ADVERTISEMENT
P55、H55還沒坐熱,Intel又要推新晶片組。這次P67、H67將搭配研發代號「Sandy Bridge」的處理器,腳位更換為LGA 1155,無法相容於P55、H55的LGA 1156腳位,Lynnfield跟Clarkdale也無法安裝在P67、H67主機板上,要升級整個平台得要砍掉重練才行。
雖然Computex上並沒有Sandy Bridge「直接」的產品展示,不過在Intel專題演講上,還是有稍微小試一下身手。此外,展場隨處可見P67、H67主機板,也似乎在宣示Sandy Bridge即將來到。
Sandy Bridge能打中階卡?
Sandy Bridge從IDF至今已經有不少展示,而Computex這場Intel記者會比較有看頭的就是實機展示。Intel拿了Core i7配上獨立顯卡(聽說是中階卡)的電腦,還有一台是Sandy Bridge處理器配上IGP,跑了Mass Effect 2(質量效應2)遊戲測試。從影片中來看,兩者的流暢度差異不大,或許某些方面的效能相當值得期待。
然而筆者認為這段影片有幾個問題,首先展示的解析度並不高,無法突顯獨立顯示卡的效能優勢,且無法得知特效強度,這些都是沒有交代的效能關鍵。另外,雖然是遊戲的即時影像,但是影片中也能看到兩者都是靜止畫面,相信玩家都知道靜止時的FPS跟動態的FPS落差很大,因此拿靜態的遊戲展示來說明顯示效能並不嚴謹,不能當成客觀的測試結果。
從初步規格來看,Sandy Bridge除了支援現有的AES-NI外,較大的特色是首度支援AVX(Advanced Vector Extension,進階向量擴充指令集),從128 bit提升到256 bit。製程方面則維持32nm,但是功耗與發熱量可望進一步下降。
▲Sandy Bridge效能可與Core i7加獨顯匹敵,不過該測試真的僅供參考。(資料來源:PC Magazine)
躲躲藏藏的Intel 6系列
各廠商受限於NDA,無法大辣辣展示P67與H67主機板,只能隱晦地寫上Intel 6系列晶片組,不能提供太多規格上的資訊。從產品資訊跟硬體規格來看,P67總共有6個SATA介面,其中2個支援SATA 6Gb/s,至於USB 3.0方面目前全都是外掛NEC晶片,晶片組並不支援。至於H67部分一樣沒有USB 3.0,且目前看來不確定是否支援SATA 6Gb/s,正確規格仍得等到Intel發表後才能確定。
雖然不能透露太多硬體規格,但是產品展示倒是沒什麼問題,各家廠商或多或少都有拿出1~6張產品展示。根據廠商消息指出,Sandy Bridge與P67、H67預計將於2010年第四季發表,並於2011年第一季上市,屆時將取代P55、H55成為新的主流級產品。
▲微星6系列跟P55功能似乎差異不大,OC Genie等功能都還是維持原狀。
▲腳位為LGA 1155,無法相容舊款處理器。
▲記憶體仍為雙通道設計,三通道仍是X58獨有規格。
▲至少具備2條PCI-E x16並支援CrossFire,若有NVIDIA授權則可支援SLI。
▲看到藍色的USB就知道是USB 3.0,不過晶片組並不支援USB 3.0因此還需要外掛晶片。
▲背板後端可看到NEC晶片,看樣子NEC可繼續賣上好一陣子。
▲從華擎P67可清楚看出仍為單晶片設計,基本架構與P55相當神似。
▲處理器腳位從外觀上看不太出來有什麼不同,散熱器仍不確定是否能共用。
▲背板仍只支援2個USB 3.0,南橋則支援2個SATA 6Gb/s。
▲華碩一次拿出6張6系列,P8P67D是供電簡化的入門款,且只有一條PCI-E 2.0 x16。
▲14相供電的旗艦款,有外掛SATA晶片後,共有2個SATA 6Gb/s與6個舊介面。
▲跟Deluxe相比只有單網路,且拿掉外掛的SATA晶片。
▲超級簡化版,少了eSATA跟TPU晶片。
▲H67上看不到SATA 6Gb/s,有可能是工程版的關係。
▲跟Pro版本很相似,外觀上看不太出來有什麼差別。
▲精英P67看起來中規中矩,SATA介面沒有轉90度裝置有可能會卡位。
▲支援3個完整的PCI-E介面,猜測供電模組應該也有強化。
▲可支援CrossFire的雙PCI-E版本,但是似乎沒有SLI授權。
▲單PCI-E 2.0 x16的小板,有支援USB 3.0跟SATA 6Gb/s。
▲Jetway這張是H65的ATX版本,型號為IH65。
世界唯一!X58內建HD 5770
華碩這次展出的IMMENSITY相當令人驚艷,主機板採用X58晶片組,且內建一顆能實現NVIDIA跟AMD顯卡混插的Lucid晶片外,還有一個AMD顯示晶片。這個顯示晶片華碩表示是AMD Radeon HD 5770或HD 5750,因為仍是概念性產品,所以規格上仍不明朗,而顯示核心旁還有2個記憶體,可供繪圖核心使用。從背板I/O可看到目前還沒有影像輸出端子,IMMENSITY概念是讓X58成為具備中階顯示輸出的「IGP」主機板,配合Lucid晶片的混合功能,若外接顯卡還能跟內顯串連,不限定顯卡品牌且串連的彈性較高,設計理念十分創新。
▲巨大的散熱器底下藏了顯示晶片跟2個記憶體,PCI-E介面間則是Lucid晶片。
▲規格表上只有透露具備GPU,但是無法得知正確的核心規格。
▲誇張的散熱片是為了壓制顯示核心的溫度,不過沒有主動風扇幫助散熱效果堪憂。
▲背板看不到顯示介面,應該是工程版的因素。
USB 3.0針腳初登場
這次主機板方面除了P67、H67值得期待外,另外前置USB 3.0針腳已經有些著落。從華擎方面得知,USB介面制定時並沒有統一主機板上的前置USB針腳,當初USB 2.0制定時,經過一番討論(或者是混戰),後來才統一使用華碩所訂定的規格。而USB 3.0方面雖然推出已久,但是仍未有統一的前置針腳,目前華碩與華擎初步統一USB 3.0針腳介面,採用19針腳位設計,單插槽可提供2個USB 3.0介面,與現在9針的USB 2.0介面大不相同。而第一張搭載USB 3.0前置針腳的主機板則是華擎P55 Extreme3。仔細觀察可發現,主機板下方藍色插槽就是新的USB 3.0介面,華擎表示將來出貨時將會附贈3.5吋前置面板,就算機殼沒對應介面也沒關係。
▲USB 3.0介面登場,單插槽一樣可以支援2個介面。
▲排線針腳數增加到19針,比起USB 2.0更寬。
▲P55 Extreme3是目前得之第一張有前置USB 3.0介面的主機板,不久後華碩也將推出。
▲淡藍色插槽就是前置USB 3.0介面,共有19支針腳。
▲因為機殼仍未支援主機板上的USB 3.0插槽,第一波產品將附贈前置介面。
mini-ITX從ION到H55都有
主流的ATX與microATX規格外,這次也有展出不少mini-ITX主機板。規格從ION、ION2、785G、H55到CULV處理器都有,種類與選擇性相當多。比較特別的是,Zotac推出的IONITX採用Intel Celeron SU2300,不是常見的Atom處理器。且主機板內建無線網路晶片,不用外接網卡就能無線上網。另外,Jetway展出的NC95-525-LF也是相當奇特的主機板,使用Intel Atom D525處理器,且內建NVIDIA GeForce GT218核心,效能等同GeForce GT210。
▲Zotac推出使用CULV處理器的mini-ITX主機板,且支援無線網路。
▲這張H55想必不陌生,是最值得入手的小板之一。
▲精英也有推出H55小板,與同級產品相比大同小異。
▲這張是Atom D510或D410配上GMA 3150的版本,輸出介面不支援HDMI。
▲Jetway把GT 218直接做在主機板上,且有Mini PCI-E可接無線網卡。
▲介面該有的幾乎都有,但就別期望有USB 3.0就是了。
▲高階版本Atom D525處理器,還有一款採用D510。
▲華碩這張則是Atom加無線網路的版本,記憶體採用SO-DIMM規格。
▲雖然沒有寫處理器型號,猜測應該就是Atom D510。
▲題外話,每到Computex就會下雨,有拿愛心傘的朋友要記得歸還阿。
英特爾最近的產品生命週期真短阿......
1156會被1155取代
SO 沒跳去買I5 I3
早買早享受(升級被綁 砍掉重練) 晚買享1156
要看這兩個的報價多少,再決定要不要重煉了.
原本的機殼+電源供應器+ PCIE X16顯卡和DDR3 , SATA2 硬碟都可保留使用.不是嗎?!
如果又看到喜歡的卡或硬碟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