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CPU跟GPU合體不算是新聞,Clarkdale處理器就包了這2個晶片,不過AMD與Intel這次玩更大,要把CPU跟GPU整合成單晶片,AMD推出Fusion架構APU(Accelerate Processing Unit),而Intel則拿出Sandy Bridge應戰。
目前Intel速度較快,代號「Cougar Point」的P67、H67主機板將隨之上市。但是壞消息是不相容Lynnfield跟Clarkdale,要升級得要忍痛砍掉重練。
差2.5mm就是放不下
先從Intel方面來看,首波Sandy Bridge採用與Clarkdale同樣的第二代High-K 32nm製程,直到2011年底至2012年左右才會有22nm產品。目前來說Sandy Bridge會有雙核心以及四核心版本,並支援Turbo Boost跟HT(Hyper-Threading,超執行緒)技術,若以TDP區分,可分為65W跟95W兩種版本。除了稍後會提到的指令集差異外,腳位亦更改為LGA 1155。從Bit-tech取得的外流資料,LGA 1156與LGA 1155最大差異除了針腳數量不同外,防呆凹槽也不相同。兩者相差約2.5mm,因此無法兼容於Clarkdale或Lynnfield。目前Sandy Bridge預計將取代主流級Clarkdale或Lynnfield市場,屆時P55跟H55也將退位。
▲IDF 2010上率先展示Sandy Bridge晶圓,預計將於2011年登場。
▲工程版Sandy Bridge,外觀與Clarkdale相當神似。(資料來源:HKEPC)
▲從腳位尺寸可看出,LGA 1155防呆缺口位置不同於LGA 1156。(資料來源:bit-tech)
首度使用AVX指令集
除了二合一晶片有看頭外,新增的Intel AVX(Advanced Vector Extension,先進向量擴充指令集)也是重頭戲,對於密集的浮點運算有大幅度強化。AVX指令集將原先128bit指令擴增到256bit,峰值FLOPs(每秒浮點運算能力)最高可達到目前的2倍。而Clarkdale開始支援的AES-NI(AES New Instructions,進階加密標準新指令)亦同時支援,整體效能可望有大幅度的提升。
PCI-E通道部分,處理器可直接提供16條通道,可直接變成顯示卡使用的PCI-E 2.0 x 16或2條x8介面。官方目前仍未提供是否支援CorssFire與SLI技術,不過從Computex上多家廠商展示的P67主機板來看,都可支援CrossFire,若通過NVIDIA授權則可再支援SLI,跟現在P55系列相同。
▲單晶片設計之外,支援AVX指令集也是這次的重點。
▲首波產品將以32nm為主,次年才會推出22nm產品。
▲單晶片就具備CPU與GPU,將成為未來入門產品的標準。
6系列支援SATA 6Gb/s
晶片組方面,預計將推出主流款P67、入門款H67與H61、企業款Q67跟Q65共3條產品線,且主機板採單晶片設計,與5系列相比差異在新增SATA 6Gb/s介面。不過從目前獲得的消息來看,雖然新增SATA 6Gb/s介面,但是數量最多只有2個,超過2個的都是利用Marvell晶片外掛而得。至於在入門款H61方面,則完全沒有支援SATA 6Gb/s。與AMD的800系列晶片所提供的6個介面相比,6系列規格上明顯較為遜色。雖然現在多數硬碟在單硬碟環境下,仍無法突破SATA 3Gb/s的障壁,2個SATA 6Gb/s就某些方面來說尚且夠用,只是爽度較低罷了。至於USB 3.0方面,則是完全不支援,都是暗藏NEC晶片才得以支援。
▲6系列僅支援2個SATA 6Gb/s,至於USB 3.0則是透過外掛NEC晶片取得。
▲與P55同為單晶片設計,原先北橋功能將由CPU與南橋瓜分。
▲如果超過2個SATA 6Gb/s介面,仔細找找都能看到Marvell晶片。
猛獸Sandy Bridge「E」系列
除了主流的P67跟H67之外,另有計畫推出代號「Patsbutg」的平台,也就是俗稱的X68。Patsburg將使用LGA 2011腳位,並配合Sandy Bridge的「E」系列處理器,支援四通道記憶體與PCI-E 3.0介面,記憶體規格預計將採DDR3 1600且PCI-E通道將有32個之多,將取代現今X58平台。而處理器與PCH晶片之間,將維持PCI-E 2.0 x4頻寬,也仍為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介面。Patsbutg最快也要等到2011年第三季才會出現,現在所知的八卦規格難保到時候不會有所改變。相較於短命的P55跟H55,X58看起來還能撐上好一陣子。
▲目前所知,Sandy Bridge僅支援DirectX 10。
AMD APU可支援DX11
打從2006年AMD併購ATI時就有計畫整合CPU與GPU,然而這個嘴砲打了好幾年現在終於有點跡象。Computex上AMD拿出了APU晶圓,並展示網頁加速特效跟DirectX 11遊戲效能,看起來並不遜於Sandy Bridge的質量效應2展示。目前預計推出代號「Llano」與「Ontario」,前者較為注重效能可能用於一般筆電,而Ontario則有低功耗優勢,應該會用於小筆電上。
規格上來看目前並沒有太多的消息,只知道Llano將採32nm製程,而Ontario有可能採用顯卡的40nm製程,而兩者都將於2011年初上市。跟Sandy Bridge比較起來,目前無法推測效能優劣,但是至少AMD確定支援DirectX 11而Intel只有支援DirectX 10,可能跟雙方的顯示技術有相當大的關聯。
▲AMD APU首度展示就拿出Aliens vs. Predator,這是款支援DirectX 11的遊戲。
▲Intel有Sandy Bridge晶圓,AMD也拿出APU亮相。
▲整合多核心CPU跟GPU之後,就變成所謂的APU。
▲Llano主打一般市場,可提供較高的處理跟顯示效能。
▲Ontario則是以低功耗為主,可能仍採用40nm製程。
山地不理機 vs. fu神 比一比
代號 | Sandy Bridge | Sandy Bridge | Fusion | Fusion |
系列 | Sandy Bridge | Sandy Bridge E |
Llano | Ontario |
定位 | 低~中 | 高 | 中 | 低 |
製程 | 22nm | 22nm | 32nm | 40nm |
腳位 | LGA 1155 | LGA 2011 | NA | NA |
核心 | 2~4 | NA | NA | NA |
晶片組 | P67、H67 | X68 | NA | NA |
記憶體 | 雙通道 | 四通道 | NA | NA |
USB 3.0 | X | X | X | X |
SATA 6Gb/s | O | NA | NA | NA |
內建顯示 | O | NA | O | O |
API | DirectX 10 | NA | DirectX 11 | DirectX 11 |
AES-NI | O | NA | NA | NA |
AVX | O | NA | NA | NA |
推出時間 | 2011年Q1 | 2011年Q3 | 2011年Q1 | 2011年Q1 |
▲Sandy Bridge將先推出桌上型版本,而Fusion則不明確。
推土機…差了那條沙橋吧(迷:好像離題了?)
要跳就從775跳1155
防呆要磨掉這比賺處理器+主機板的錢還要費工
不過萬一你成功了 記得通知大家
to kk
效能現在還是不能說的秘密...
英特爾你好樣的
雖然我也拿你沒辦法....
如果你是搭Core i5/i7處理器,選對作業系統,配備足夠記憶體,換用高速磁碟裝置(硬碟跑RAID 0或固態硬碟),沒有再升級處理器也很好用了喔~
(以上純屬虛構)
就是32nm的第二代
效能和TDP會改善不少
1155本來就注定沒多就就要被淘汰的之後775還能活得比他更久
eriol大:
是1156吧?
> 比較想知道效能到底提升多少??
> 要跳就從775跳1155
Socket 478 到 1155 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