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概觀性能些微進步,真實寫入速度倍數提升
逐一來看 Trion 150 的概觀性能表現,ATTO Disk Benchmark 循序模式測得最高速度約為 556MB/s、寫入 532MB/s,而 I/O Comparison Random 隨機存取測試模式是讀取 510MB/s、寫入 531MB/s,與 Trion 100 相較是有略好一點。若是和相同容量的 Crucial BX200 相比,Trion 150 讀取小幅度勝出,寫入因 BX200 未達 500MB/s 而拉開一段差距。
▲ ATTO Disk Benchmark - Neither 測試模式:最高存取速度約為讀取 556MB/s、寫入 532MB/s。
▲ ATTO Disk Benchmark - I/O Comparison Random 測試模式:最高存取速度約為讀取 510MB/s、寫入 531MB/s。
▲ ATTO Disk Benchmark - Overlapped I/O 測試模式:最高存取速度約為讀取 564MB/s、寫入 537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測試結果是互有高低,Trion 150 480GB 對上 960GB 的 Trion 100,如此比較顯示讀取可能是 Trion 150 有小進步,但是寫入方面 Seq 4MB 和 4K QD16 項目,Trion 100 是有機會勝出。與 BX200 比一比,Trion 除了 4K 讀取稍微落後,寫入各項目表現都超越 BX200 不等幅度,如此差距不排除是控制器本質差異使然。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測試:讀取 530.71MB/s、寫入 500.24MB/s,總評分 4649.96 分。
AS SSD Benchmark 稍有狀況,Trion 150 表現不再占有明顯優勢,除了 Seq 讀取之外全都落後 Trion 100,尤以 4K-64Thrd 寫入差距最大。撰稿期間,OCZ 曾提供這軟體的測試驗證參考資訊,可能確實是韌體哪裡水土不伏,因而沒能順利得到理想的跑分結果。這讓 BX200 有了超前機會,各測試項目互有高低,但是以評分模式來看,BX200 讀取子評分與總分都超前不少。
▲ AS SSD Benchmark 測試:子評分讀取 223分、寫入 454 分,總評分 806 分。
▲ AS SSD Compression-Benchmark 測試:讀與寫曲線相當很平穩,最高速度約為讀取 526MB/s、寫入 497MB/s。
CrystalDiskMark 由於存檔數據版本不同,故我們不便於做出絕對的評判,與自家兄弟兩相比較,我們不排除 Trion 100 在此跑分項目的表現可能是略好。至於對上 BX200 的時候,其實無須比較也可以預料到,讀取還是以 Trion 150 表現較佳。不過寫入部分和 AS SSD Benchmark 所得結果一樣有變動,Trion 150 贏在 Seq 類測試模式,4K 類 BX200 能夠迎頭追上並且超前。
▲ CrystalDiskMark 測試:Seq 項目測得速度落在讀取 553.3MB/s、寫入 526.1MB/s 上下。
再來同樣看到 PCMark 測試部分,Trion 150 取得成績為總分 4933 分,頻寬 214.52MB/s,對比總分 4907 分,頻寬 194.65 MB/s 的 Trion 100 來說,總得分差異甚微大可一視同仁。不過寫入頻寬提升約莫 10%,大致上已經跳脫產品容量差異這變數影響,和 BX200 相較亦維持領先地位,後者測試存檔成績為總分 4905 分,頻寬 200.81MB/s。
▲ PCMark 8:Storage 測試總分 4933 分,頻寬 214.52MB/s。
概觀性能測試最後要來看 HD Tune Pro 寫入表現,這能窺探廠商所宣稱的 SLC Cache 機制效果,超過設定容量之後比較趨於真實的寫入表現。Trion 100 寫入速度落在 100~125MB/s 之間,反觀 Trion 150 大多能達到 250MB/s 以上,可見新的顆粒搭配策略發揮了效用。至於 BX200 快取設定容量固然比較大,但是飽和之後速度驟降至 50~75MB/s 區間,兩相比較差 Trion 150 一大截。
▲ HD Tune Pro 測試:寫入最大值 419.1MB/s,超過快取範圍速度落在 250~300MB/s 之間,軟體測得平均值 270.6MB/s,可視為真實寫入速度參考值。
寫入掉速控制進步,惟整體平衡還能更好
再來進入我們比較看重的性能一致性測試階段,首先來看 ULINK DriveMaster 2012 測試平台,採用 4K 隨機寫入腳本的測試結果。可發現 Trion 150 韌體調校有顯著進步,寫入 50% 容量仍然有 11481IOPS 表現,較對照組不到 7700IOPS 表現好上一截。而後差距開始逐漸縮小,直到模擬進入髒碟狀態的分水嶺 200%,Trion 150 所得結果為 1875IOPS,較照對組高出約 25%。
我們過去一再提到,台系控制器的韌體調校普遍不佳,如此測試大多落在 2000~3000IOPS 之間(泛指搭配 MLC 顆粒的產品),甚少遇到超過 4000IOPS 的產品。然而 Trion 150 不只領先對照組,還能夠逼近 MLC 設計方案平均範圍的低標,儘管仍然說不上是好但值得肯定。至於測試腳本附加平均值數據,Trion 150 讀取表現進化有限,同樣遠遠落後 BX200,但是寫入領先相當幅度。
▲ 4K 隨機寫入測試結果,平均參考值 4150IOPS、極端狀態 1875IOPS。
這次首度加入 Trim 這個測試腳本,儘管現在沒有存檔數據得以相互比較,但是我們未來會開始累積樣本。Trim 和前面的 4K 隨機寫入具有連帶關係式,以因果關係來說,透過 4K 隨機寫入模擬髒碟狀態是果。這是由於寫入性能變化和 GC(Garbage Collection,垃圾回收),以及區塊平均抹除(Wear Leveling)等機制有關,而廠商都將之和 Trim 視為一體,故 Trim 效率的高低是為因。
Trim 腳本是基於 JEDEC 218A Client Workload 測量基準進行,每執行 100K 個 I/O 指令會得到 1 組 IOPS 數據,該腳本並會自動計算出平均 IOPS 值,所得結果如下圖所示。另外,我們順道測試了 Performance consistency 性能一致性腳本,這是基於隨機 4K、 32 佇列深度,所得結果是以 99.9% 最低 IOPS 和平均 IOPS 相除而來。
Performance consistency 如同 Trim 腳本,預設提供多種測試模式,我們是選用 4K 校正、讀與寫混合模式進行。這和 4K 隨機寫入腳本不同的地方在於,該腳本是用來觀察寫入速度變化,著眼點在於進入髒碟狀態後的寫入表現,而這支是用來觀察整體讀與寫的表現。所得結果很戲劇化,Trion 150 平均值表現最佳,但是總評價只有 2008IOPS,和 Trion 100 那 4085IOPS 表現相差甚遠。
▲ Trim 測試所得結果。
▲ 性能一致性測試結果顯示,Trion 100 反將 Trion 150 一軍。
顆粒牽一髮而動全身,調校足有長進
Trion 150 受測品為 480GB 容量,至於 Trion 100 存檔數據是 960GB 版本,故如此比較下來,Trion 150 略好的部分可以確定是進化結果,若有稍微落後之處也尚屬合理。此外有幾點值得留意,像是顆粒搭配組合的改變提升了真實寫入速度,而我們習慣用來觀察寫入速度變化的測試(即寫入掉速),結果顯示是有相當幅度進步。
至於需要再觀察的地方,概括來說是韌體調校可能還存在些許毛邊,像是 AS SSD Benchmark、DriveMaster 性能一致性腳本,都出現倒退嚕的結果。其實 Trion 100 推出之後,官方亦曾釋出提升性能的新版韌體,故我們認為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綜觀而言,在台灣能採購到的 TLC 設計方案產品之中,我們認為現階段應該是沒有比 Trion 150 更好的選擇。
廠商資訊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7-4770K
- 主機板:Asus Z97-PRO(Wi-Fi ac)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Genesis PnP DDR3-1600 4GB x 2
- 系統碟: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
- 作業系統:Windows 8.1 Pro 64bit 中文版
延伸閱讀:
TLC 先鋒 Trion 100 繼承者登場,OCZ 正式推出 Trion 150
SanDisk Ultra II SSD 小改版,宣稱耗電量能夠降低 25%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