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去年底,台灣市場傳出 3.5 吋硬碟與固態硬碟,單價與出貨量首度出現黃金交叉,這趨勢正蔓延進其他應用環境。最新的市場調查研究報告指出,2.5 吋硬碟與固態硬碟的價差也將達到黃金交叉,預估筆電廠商會更樂於採用固態硬碟,其占比在今年內有機會超過 30%。
2015 年甚至是從 2014 年至今,硬碟廠商的日子並不怎麼好過,因為硬碟出貨量持續走下坡。雖然有烏雲蔽日感,不過追根究柢起來,倒也並非完全是固態硬碟崛起所導致,硬碟產業本身的技術演進也是變數。3.5 吋產品出貨總量下滑,一大部分原因是產品容量倍增,廠商紛紛表示出貨量固然下滑,但出貨產品的總和容量卻是提升。
真正首當其衝的或許是 2.5 吋硬碟,尤以筆電應用最為顯著,要論性能、應用彈性等條件,硬碟都逐漸不再能夠和固態硬碟相比。市場調查研究單位 TrendForce 旗下的 DRAMeXchange 最新報告指出,筆電改採用固態硬碟的比例將提升至 30%,而且今年固態硬碟與 2.5 吋硬碟的價差會持續縮小,128GB 固態硬碟與 500GB 硬碟價差將不到 3 美元。
▲ 128GB 固態硬碟與 2.5 吋 500GB 硬碟的價格也步入黃金交叉。(引用自 DRAMeXchange)
DRAMeXchange 調查顯示,第 1 季是需求量不高的典型淡季,快閃記憶體廠商的競爭卻並未暫停,因而走向削價競爭之路。採用 MLC、TLC 顆粒的消費性固態硬碟,於今年第 1 季的平均合約價格跌幅,分別達到 10〜12% 與 7〜12% 之多。其中即便推出 TLC 固態硬碟的廠商仍然不多,礙於 MLC 價格下滑而擠壓到生存空間,因此也不得不跟著調降價格。
這趨勢使得 2.5 吋硬碟的賣相備受挑戰,DRAMeXchange 預估在今年內,128GB 固態硬碟與 500GB 硬碟價差會縮小到 3 美元以內,而 256GB 固態硬碟與 1TB 硬碟有機會在年底前看到低於 7 美元。由於固態硬碟具有絕對的性能優勢,再加上今年筆電的出貨量跌幅有機會縮小,故 DRAMeXchange 認為筆電改採用固態硬碟的比例,在今年內將會超過 30%。
對筆電製造商而言,128GB 或 256GB 容量的固態硬碟,已經足夠用來安裝作業系統,並且提供一些基本儲存空間給予消費者利用。由於性能比硬碟好上許多,能夠提升產品的使用者體驗好感,既然兩者單價已經縮小到數美元,自然值得捨棄比容量大小的傳統思維。若是消費者有低成本大儲存空間需求,大型筆電仍然得以裝配 2.5 吋硬碟,其餘則是讓消費者自行採購 2.5 吋外接硬碟來使用。
▲ eMMC、M.2、2.5 吋等各形式固態硬碟,已經成為筆電廠商的新寵。
從現實面來看,目前輕薄型與高性能遊戲筆電,流行採用體積小的 M.2 固態硬碟當系統開機碟,其中高性能遊戲筆電由於體積大,能夠預留裝配 2.5 吋硬碟的空間。而 2 in 1 變形筆電,硬碟廠商曾推出 5mm 高度產品搶市,不過廠商設定低價位機種更愛用 eMMC 固態硬碟,高價位機種則是採用其他形式固態硬碟居多。至於一般各式定位筆電,預設或可以選配 2.5 吋固態硬碟也不少,只有價格導向產品才會預設配置 2.5 吋硬碟。
DRAMeXchange 也指出,Samsung、SanDisk、SK Hynix、Micron、Toshiba 等快閃記憶體廠,今年都會加大 15/16nm 製程 TLC 顆粒產能、加速轉進 3D 架構世代,藉此降低製造成本以提升利潤。因此桌上型電腦族也會受益,各式固態硬碟產品價格將持續創新低,此外桌上硬碟容量已經增加到 8TB,看來今年是擴充升級儲存裝置的好時間點。
我期望同樣容量的SSD和硬碟黃金交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