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過去的低價位主機板產品,在設計規格、用料、附加功能等部分,因應定位普遍有所刪減、簡化,不過廠商近期大玩電競、遊戲話題,帶動低價位產品的配置大躍進。如 Asus 這款 B150I Pro Gaming/WiFi/Aura,配置豐富程度堪比 5,000 元以上價位產品,性價比可說是同級產品裡之最。
綜觀主機板 4 大廠,採用 Intel 代號 Skylake 平台設計的產品,從 Z170、H170、B150 到 H110 晶片組,大多皆同時推出 ATX、microATX、Mini-ITX 各式尺寸。少數例外如 Asus,B150 晶片組早先並沒有推出 Mini-ITX 尺寸產品,直到稍早前才發表 Pro Gaming 系列,孿生設計的 B150I Pro Gaming/WiFi/Aura 與 B150I Pro Gaming/Aura,主要差異在於前者預設搭載無線網路卡。
迎合遊戲玩家喜好,主打 Aura RGB LED 燈光照明1
▲ B150I Pro Gaming/WiFi/Aura 配件相當豐富,包含說明書、驅動程式/軟體光碟、Wi-Fi 天線、I/O 背板、SATA 排線 x 2、貼紙、處理器安裝輔助工具、M.2 螺絲包等。
Asus 官方送測版本為 B150I Pro Gaming/WiFi/Aura,乍看下會讓人想起 Z170I Pro Gaming,畢竟同屬於 Pro Gaming 系列,因此線路布局、設計樣式合理的雷同。B150I Pro Gaming/WiFi/Aura 零售市場參考價格為 3,490 元,於拿掉無線網路卡的 B150I Pro Gaming/Aura 則是約為 3,290 元,反觀 Z170I Pro Gaming 索價 5,990 元高出 2,500 元之多。
▲ Asus B150I Pro Gaming/WiFi/Aura。
B150I Pro Gaming/WiFi/Aura 與 B150I Pro Gaming/Aura,除了原本線路上些許的 LED 發光裝飾之外,還另外加入 Aura 燈光設計。其設計支援動態、呼吸、脈動、音樂等多種發光模式,除了自動變色也能自選色彩,甚至是設定為伴隨處理器溫度變化發光。總數 10 顆 LED 燈皆配置在 I/O 背板對角,也就是記憶體模組這端的電路板背面,Asus 官方將之稱為 Aura RGB 發光技術。
▲ 電路板背面除了 M.2 固態硬碟插槽,還有些許重要元件以及 LED 燈。
▲ Aura RGB 發光效果由主機板背面的 10 顆 LED 構成。
規格配置、用料不含糊,惟缺少 DisplayPort
B150I Pro Gaming/WiFi/Aura 除了外觀視覺處理、線路布局,包含 I/O 背板等整體功能配置,都有師承 ROG 系列的風格。I/O 背板亮點是提供 1 組 USB 3.1 Gen 1 Type-C 連接埠,得留意支援傳輸速率並非 Gen 2 / 10Gbps,而且沒有加入 USB Power Delivery 之類設計,故輸出電流量仍為 0.9A。至於 USB 3.0/2.0 部分,各有 2 組 Type-A 連接埠,另外還有遊戲玩家偏好的 PS/2 介面。
影音輸出介面倒是說不上多麼理想,DVI-D 僅支援 1920 x 1200 @ 60Hz,HDMI 是採用 ASMedia 製 ASM1442K 電平轉換晶片,輸出 4096 x 2160 解析度無法達到 60Hz 更新頻率。這類型主機板普遍預設使用者會裝配獨立顯示卡,故內建顯示配置的作用是有點聊勝於無,然而如果打算用來組裝 4K 超高畫質影片播放機,沒有加裝獨立顯示卡就不適用。
▲ 提供 PS/2、S/PDIF 光纖輸出、USB 3.1 Type-C,合適應用面面俱到,惟獨使用內顯無法輸出 4096 x 2160 @ 60Hz 訊號。
▲ HDMI 採用 ASMedia 製 ASM1442K 電平轉換晶片,僅支援 HMDI 1.4b 版規範。
Asus 似乎沒有特別迷信 Intel 無線網路卡這張牌,模組外觀打印 WCBN808A-AD(QCNFA364A)型號,內部是採用 Qualcomm Atheros 晶片。規格為 820.11a/b/g/n/ac、2T2R、2.4/5GHz 雙頻、最高傳輸速率 867Mbps,內建整合 Bluetooth 4.0,賣點是支援 MU-MIMO 技術。乙太網路則為常見的配置,Intel 製 I219-V 晶片支援 Gigabit 傳輸速率,並且整合 LANGuard 突波防護設計。
▲ Asus 自家型號 WCBN808A-AD 無線網路卡,是採用 Qualcomm Atheros 晶片設計。
▲ Intel 製 I219-V 乙太網路晶片,支援 Gigabit 傳輸速率。
內建音效基於 SupremeFX 技術設計,設計規模相較於 Z170I Pro Gaming 稍做刪減,明顯可察覺之處是 Nichicon 音效電容配置數量少一些。核心同樣採用 Realtek 製,型號 ALC1150 這款 HD Audio Codec,並未拿掉線路切割隔離、電磁干擾護罩、電壓防護供電、pop 雜音消除等設計。至於搭配的運算放大器為 Ti 製 R4580,這點和 Z170I Pro Gaming 一樣,標示支援 300Ω 耳機。
▲ 基於定位、價格帶因素,音響電容配置數量是有些精簡。
▲ Ti 製 R4580I 運算放大器,用以增加耳機驅動力。
B150 晶片組製品普遍起始價位約為 2,700 元,相較於 H110 高出 500 元左右,兩者關鍵差異之一在於 B150 內建 8 條 PCIe 3.0 通道,反觀 H110 只有 6 條 PCIe 2.0。這資源用於 Mini-ITX 尺寸的 B150I Pro Gaming/WiFi/Aura,M.2 插槽支援 PCIe 3.0 x4、NVMe 規格固態硬碟,另外有 4 組算是夠用的 SATA 6Gb/s 連接埠,實用性較 H110 有備無患。
▲ 配置 4 組 SATA 6Gb/s 連接埠,基於晶片組規格因素並未支援 IRST 功能。
▲ 主機板背面的 M.2 插槽相容 Type 2280/2260 尺寸固態硬碟。
Z170I Pro Gaming 採用 Z170 晶片組,完整支援處理器與記憶體等超頻功能,故供電迴路設計規模、等級通常比較高。B150I Pro Gaming/WiFi/Aura 採用商業電腦導向的 B150 晶片組,超頻功能並非訴求點,因此較少看到大陣仗的設計規模。B150I Pro Gaming/WiFi/Aura 是以自家 Digi+ VRM EPU 晶片為核心基礎,除了總和相數減少之外,也沒有加入超頻時脈強化設計方案。
▲ 處理器電源迴路配置一覽,只為 I/O 背板那端的元件加上散熱片。
▲ 處理器供電迴路採用自家 Digi+ VRM EPU 管理晶片。
▲ 處理器供電迴路配置、用料一角。
(下一頁還有:更多設計配置介紹、效能實測、總評)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