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Seagate 首款氦氣封裝硬碟,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測試

Seagate 首款氦氣封裝硬碟,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測試

ADVERTISEMENT

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是款近線儲存硬碟產品,特點為價位適中、容量大、性能高、可靠度佳。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為最新一代產品,Seagate 首度導入氦氣填充封裝技術,帶來更大容量、更低耗電量特性之餘,官方還強調氦氣填充的密封耐久度更佳。

硬碟的磁錄技術發展,已經再次走到交叉路口,新技術在成本與良率得以普遍應用之前,廠商只得極盡可能提升產品容量。解決之道無非是改良機構,以便於塞入更多的碟片與磁頭,較早前大多為 4 碟片、8 磁頭配置,近兩三年陸續提升至 6 碟片、12 磁頭之多。即便理論上還能塞入更多,然而礙於物理特性限制,工作溫度等因素成了棘手問題,因此誕生了氦氣填充封裝設計。

氦氣封裝,容量、耗電量、溫度、重量全數得利

Seagate 首款氦氣封裝硬碟,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測試
▲ Seagate Enterprise Capacity 3.5(Helium)HDD V6 10TB。

一般硬碟的內部並非密封,因此在上蓋之類部位,能夠看到小小的透氣開口,這樣的設計已經行之數十年。大家都知道,硬碟啟動當碟片達到設計轉速,所產生上升浮力得以讓磁頭組,以小於髮絲的距離飛行在碟片上方。這再稀鬆平常不過的空氣,雖然成就了硬碟這個科技產品,相對來說也是主軸馬達與碟片,諸如此類零件的負擔。

關鍵便是在於空氣阻力,隨著碟片與磁頭越塞越多,風阻對散熱效率的影響加劇。此外,這也會加重主軸馬達的負擔,相對需要耗費較多驅動電力。因此科學家嘗試從物理層面解決,最終選定密度只有空氣七分之一的氦氣(Helium),作為繼續疊疊樂的突破片。氦氣填充封裝是 HGST 最早導入應用,Seagate 今年才推出首款產品 Enterprise Capacity 3.5(Helium)HDD V6 10TB,但強調密封結構的耐久性更佳。

Seagate 首款氦氣封裝硬碟,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測試
▲ 一般硬碟上蓋與基座為獨立組件,以 6 顆左右的螺絲固定,
氦氣填充產品則是採用焊接密封處理。

Seagate 首款氦氣封裝硬碟,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測試
▲ 底部外觀樣式和一般硬碟沒有多大差異,只能看出金屬外殼色澤不同這點。

Seagate 表示,一般硬碟基座大多是採用金屬壓鑄生產,因為加工方式與材料因素,容易產生一些小氣泡、孔洞。其影響是存在填充氣體散發的疑慮,如果氦氣填充產品沿用之,將使產品的可靠度受到影響。因此,Seagate 改採用全鋁鍛造加工方式製造外殼,並且利用焊接密封確保耐久性。從外觀可以發現,其基座色澤不同於一般產品,而且上蓋不再是以螺絲搭配封膠結合。

拿過 6~8TB 硬碟的人應該都有感受到,拿在手上相當有份量,Enterprise Capacity 3.5(Helium)HDD V6 10TB 卻並非如此。官方宣稱外殼由全鋁鍛造方式加工製造,使得產品的整體重量,較一般大容量近線儲存產品輕 20% 左右(參考數值為 130g)。規格標示重量為 650g,這重量還比自家同系列 4TB 兄弟產品輕了 5g,反觀 8TB 重量達 780g 之譜。

Seagate 首款氦氣封裝硬碟,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測試
▲ 拆除電路板可看到,底部外觀樣式仍然沒有多大差異。

Seagate 首款氦氣封裝硬碟,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測試
▲ 基於密封需求,本體與電路板的訊號接點,由以往的公頭變更為母座。

耗電量堪比 2TB 產品,MTBF 達 250 萬小時

在氦氣封裝協助下,Enterprise Capacity 3.5(Helium)HDD V6 10TB 內部,是以 7 張約等 1.42TB 容量碟片,搭配 14 顆磁頭共同組成。其設計仍然是採用 PMR(Per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垂直磁紀錄)技術,除了得力於氦氣封裝能塞入更多碟片,單一碟片也較 8TB 產品大約 1.33TB 容量又再增加些許,因此使用 7 張碟片便能使產品容量提升 25%。

肚量超大的 Enterprise Capacity 3.5(Helium)HDD V6 10TB,是針對雲端資料中心、高容量密度 RAID 儲存裝置、分散式檔案系統等,這些講究一定性能的企業應用設計。故而採用 7200RPM 轉速主軸馬達,搭配 256MB 容量多區段快取記憶體,受測品為 SATA 6Gb/s 傳輸介面(完整型號ST10000NM0086),另外亦有 SAS 12Gb/s 版本得以選擇。

Seagate 首款氦氣封裝硬碟,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測試
▲ 電路板線路布局如舊,並未受到氦氣封裝設計影響太多。

Seagate 首款氦氣封裝硬碟,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測試
▲ 主控制器為 LSI 客製化產品,型號是 TTB8100。

Seagate 首款氦氣封裝硬碟,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測試
▲ Micron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規格為 
DDR3L-1600、單顆容量 256MB。

針對企業應用所需,Enterprise Capacity 3.5(Helium)HDD V6 10TB 具備諸多附加功能設計,如電路板外觀可見 2 顆旋轉震動感應器(RV Sensor),規格標示旋轉防震能力為 1500Hz(弧度/秒²)。此外還有濕度、氦氣壓力、溫度數位感應器,並且支援熱插拔,以及不可或缺的 SCT(SMART Command Transport)ERC(Error Recovery Control,錯誤復原控制)功能,透過工具軟體查看預設回應時間為 10 秒。

加上具備 PowerChoice 閒置時電源與 PowerChoice 電源/效能這兩項技術功能,規格標示閒置耗電量僅 4.5W,最大作業耗電量 8~8.4W。反觀同系列 8TB 產品,閒置時 7.6W、平均作業耗電量 11W,意味這款產品最多可節省 3W 左右的耗電量。區區 3W 看來有些無感,然而在裝配數量動輒上千或更多的應用環境,功耗與電力相關設備建置成本連動,因此將會是相當顯著且實際。

Seagate 首款氦氣封裝硬碟,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測試
▲ 電路板左右對角,裝配這等級產品必備的震動感應器。

Seagate 首款氦氣封裝硬碟,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測試

Seagate 首款氦氣封裝硬碟,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測試
▲ S.M.A.R.T. Monitoring Tools 偵測資訊:支援 SCT ERC 功能,回應時間預設為讀取、寫入同為 10 秒。

在此設計基礎下,產品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故障間隔)標示值高達 250 萬小時,得以全年無休運轉(24 小時 x 7 日、8,760 小時/年),AFR( Annual Failure Rate,年反修率)則為 0.35%。反觀自家同系列 8TB 產品,MTBF 標示值 200 萬小時,而且 AFR 是更高的 0.44%,可見氦氣填充封裝的優點還真不少。

至於企業應用同樣在意的性能部分,官方規格標示最大連續傳輸速率為 249MB/s,隨機讀取與寫入則是 170IOPS、370IOPS(4K QD16 WCD)。其中最高連續傳輸速率部分,並未比自家同系列 8TB 來得高,我們猜想兩者碟片磁錄密度接近(推估容量分別約為 1.42TB 與 1.33TB),因而沒能有感的拉開最高速度差距。

Seagate 首款氦氣封裝硬碟,Enterprise Capacity 3.5 HDD V6 10TB 測試
▲ CrystalDiskInfo 偵測資訊:空調辦公室、半開放機殼環境長時間連續測試之後溫度約為 37°C,反觀先前所測試 8TB 產品都超過 40°C。

 

(後面還有效能實測)

bisheng
作者

前 PCADV 編輯、現 BenchLife 玩票性質打雜工 https://benchlife.info

使用 Facebook 留言
PeteR
1.  PeteR (發表於 2016年6月27日 14:53)
"反觀自家同系列 8TB 產品,MTBF 標示值 200 小時,而且 AFR 是更高的 0.44%"
MTBF 200 hours(⊙ˍ⊙)
WOW(≧▽≦)這種產品趕快拿去填海吧╮(╯_╰)╭
KTor
2.  KTor (發表於 2016年6月29日 01:20)
"是以 7 張約等 1.42GB 容量碟片"
"單一碟片也較 8TB 產品大約 1.33GB 容量又再增加些許"

GB?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