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
電競螢幕重視更新率及同步技術
日漸熱門的電競螢幕,除了外型之外,在硬體規格上,反應時間以及螢幕更新率是要優先考慮的,反應時間取決使用的面板種類,但即使是 VA 及 IPS,也已經可到 4~5ms 之間;螢幕更新率越快,畫面的移動會更為順暢,最好達到 144Hz 規格,不過要注意的是,你的顯示卡也必須支援才行。部分電競螢幕會宣稱支援 G-Sync 以及 Free-Sync,這兩種技術都是為了解決螢幕和顯示卡之間,因更新時間差所造成的畫面撕裂問題,Nvidia 與 AMD 分別發展出 G-Sync 及 FreeSync,讓螢幕去配合顯示卡來進行同步,減低顯示卡負擔,其中又以 G-Sync 的效果最好,但也比較貴就是了;而現在遊戲畫面越來越精緻,不妨也可以直接考慮 4K 規格。
▲華碩近期推出的 MG28UQ,除了支援 4K、反應時間達到 1ms 外,還內建 GameVisual 遊戲專用的預設顯示模式。
鍵盤
機械式鍵盤手感各異,親自試試最實在
如果保養得當,一個機械式鍵盤動輒可以用上10幾年,不過現在人採購機械式鍵盤的最主要原因,多半是追求自己習慣的手感,從基本的 Cherry 青軸、茶軸、黑軸,到各家廠商自行開發的不同鍵軸,由於機械結構與觸發模式的細微差別,造成其按鍵手感都有些許差異,作為普通消費者,最實際的作法還是直接到展場試打一番。若是玩遊戲的需求,機械式電競鍵盤的回饋感較重,容易確認是否有按下按鍵,但不管使用薄膜式或機械式鍵盤,別忘了檢視防鬼鍵功能是分區還是全區,最佳選擇當然是全區 104 鍵都可以防鬼鍵,如果你玩的遊戲,時常需要多種組合鍵反覆使用,有防鬼鍵功能的幫助,可大大減少出錯的機會。
▲Razer 的 BlackWidow 系列機械式鍵盤幾乎每年都會推出改版,採用自家開發的遊戲專用軸,將機械軸的觸發和重設點針對玩家進行最佳化。
滑鼠
因應4K趨勢,滑鼠解析度也要同步提高
滑鼠作為一個相當成熟的產品,通常受到的關注度相對較少,但隨著電競熱潮與 4K 螢幕的興起,讓滑鼠的基本規格也隨之升級。主要是解析度及回報率兩個項目,解析度以DPI 值來表示,DPI 值越高,那麼游標移動的速度也會越快,在 4K 畫面之下,如果滑鼠的 DPI 值不夠,那麼滑鼠游標移動就會非常緩慢,進而影響電腦操作的順暢度,滑鼠上若有 DPI 快速鍵,則可方便在不同遊戲情境下切換使用;回報率指的是滑鼠回傳電腦定位資訊的頻率,回報率規格越高,除了如實呈現操作滑鼠的軌跡,也能避免滑鼠游標延遲的問題。此外,較高階的電競鼠還會內建記憶體,以儲存玩家的遊戲配置,當更換電腦時就不用重新進行設定。
▲為了追求電競滑鼠的最高境界,廠商可以說不計成本在投入開發,圖為華碩的ROG Spatha電競滑鼠,光定價就超過5,000元。
耳機
專業耳機各有所長,依用途來採購
雖然耳機以及藍牙喇叭每年都固定有不少產品推出,但這兩年因為線上串流音樂服務的選擇性變多,也連帶拉抬起這類產品的聲勢,不僅在量的方面成長,音質方面也有許多提升,並引入更多類型,連音樂工作者的高階監聽型耳機,也能在消費端找到市場,使不同音樂的愛好者都能找到適合的產品。運動耳機方面,還是以藍牙無線為主,以免妨礙到運動的伸展,防水防汗侵蝕自然是必要的,就算你是游泳,也能找得到可用的耳機。電競耳機就更不用說了,如果你玩的是屬於組隊式的線上遊戲,那麼麥克風就很必要,最好要有抗噪功能,隊友才能聽得清楚,而部分低階耳機的低音偏重,聽起來雖然很爽,但聽久亦是一種負擔。
▲Bose 新推出的 QC 30 無線耳機除了頸套的設計外,並提供可調式主動式消噪的功能,不會因完全消噪而無法察覺外部動靜。
印表機
商用為發展趨勢,消費級走向輕量列印
從消費端的角度來看,會使用到印表機的時候的確越來越少,也難怪廠商一直往商用所需的大量列印與成本控制的方向來發展,除了雷射印表機外,噴墨技術也不斷改良,例如 HP PaperWide Pro 系列,便將工業用大圖輸出的列印技術導入,利用與 A4 尺寸同寬的列印噴嘴,達成全頁式的高速列印,速度甚至不比雷射差,對於中小型企業環境來說,這類型列印機是辦公室內不可或缺的好幫手。但是,也不能就此判定消費型印表機全無可觀,口袋型的相片印表機以及標籤列印機,一樣可以滿足家庭內特定用途的列印需求,可以很方便地將手機內的相片列印出來餽贈親友,標籤機也很適合平常喜歡動手製作一些手工小物的人。
▲這類體積輕巧的行動相片印表機,都是使用免墨水列印技術,需使用特殊的相片紙才能印出相片。
投影機
4K等級仍屬高價,FHD位居主流
對比前兩年,其實投影機的進展幅度,並不是那麼明顯,尤其 4K 投影機已經問市許久,但仍然不是一般家庭能夠輕易出手的價格,要普及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一般家用投影機產品多能達到 1080P 或 720P 以上的水準,並加入媒體播放器,只需接上 USB 隨身碟或隨身硬碟,便可觀看多媒體影音檔案,如 BenQ 推出的i500 智慧投影機,除了可當藍牙喇叭使用,還內建連網功能,可以直接無線上網觀看串流影音,減少尋找訊源的麻煩。至於商用投影機方面,則朝著短焦、輕便等方向進一步發展,如 Casio 今年的超核心機種,便採用雷射與 LED 混合光源,在色彩層次與耗材耐用性做出了不錯的平衡。
▲BenQ 過去以貼近消費族群的三坪機而獲得廣大的市佔率,新推出的 i500 在體積與訊源的多樣性上更進一層,且同樣適合家庭使用。
儲存裝置
氦氣填充表現佳,無線儲存選擇多
採用氦氣填充技術的硬碟,目的是為了解決傳統硬碟的物理性磁錄限制,由於氦氣的密度較低、阻力較小,所以在同樣大小的硬碟內,可以塞入更多的磁片,使硬碟容量再往上擴充,不過此技術多半使用在企業級硬碟與高階 NAS 專用硬碟,近期如 WD 新推出的金標系列硬碟,便採用了氦氣填充技術,最高提供 8TB 的容量,而 Seagate 除了以疊瓦式磁記錄來增加磁錄密度外,也首度採用了氦氣填充技術,在硬碟中塞入 7 片碟片,使硬碟容量來到了 10TB 的驚人容量。無線儲存亦發展許久,無線隨身碟的好處是方便且易攜帶,但如果同時有備份手機與相機記憶卡的需求,內建 2.5 吋硬碟的大容量無線硬碟也可加入考慮。
▲HGST 不但開發出氦氣填充技術,也是最先推出 10TB 容量硬碟的廠商,共分為採用 PMR 技術的 Ultrastar He 系列,及採用 SMR 技術的 Ultrastar Ha 系列。
網通設備
無線規格再翻新,NAS硬體大升級
雖然新一代 802.11ad 無線標準已經有產品搶先問市,不過目前在台灣,法規與可搭配的裝置均還未完善,所以市場主流還是以 802.11ac 產品為主,這一年以來 802.11ac 無線路由器規格已由 Wave1 升級至 Wave2,最重要的改變是終於支援了 MU-MIMO 技術,多使用者可以同時輸入輸出無線訊號,不需像以前一樣必須排隊輪流傳輸,因此網路的順暢度與傳輸速率可以再往上提升。而在 NAS 方面,幾家廠商的新一代中堅機種多已換裝為 Intel 處理器,使其具備更佳的處理效能,具體表現在於硬體加密技術與 4K 即時轉檔功能,而支援 Btrfs 檔案系統的產品,則可支援企業等級的快照功能,讓用戶檔案的備份與還原更加迅速。
▲TP-Link 推出的 Talon AD7200,是目前市場上唯一的 802.11ad 產品,可同步運行 2.4GHz、5GHz 與 60GHz 頻段,無線傳輸能力達到 7200Mbps。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