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Intel 代號 Kaby Lake 的第七代 Core 微架構處理器,已經於日前正式發布行動產品相關資訊,雖然看似典型的一年一代更新,裡面卻暗藏了 Intel 策略搖擺跡象。最初問世命名為 Core M 的極低功耗處理器,更名成 Core m7/m5/m3 才讓大家習慣不久,這次又做了大調整。
去年 Apple 表全新 MacBook 筆電,採用 Intel 新推出的 Core M 行動處理器,在 Apple 加持下迅速打開了 Core M 知名度。Core M 系列相當獨特,定位算是介於最低階的 Atom,以及筆電常見超低功耗 Core i7/i5/i3 系列產品之間。它能像 Atom 那樣使用無風扇散熱方案,本質性能亦猶如 Atom 強化版,儘管和超低功耗 Core i7/i5/i3 相差一截,報價卻是近乎同級的貴。
▲ 代號 Kaby Lake 第七代 Core 處理器,極低功耗系列產品外觀樣式。
ADVERTISEMENT
Core M 起源於 Broadwell 世代,進入 Skylake 世代 Intel 玩起老把戲,將之更名、重劃為 Core m7/m5/m3 三個系列。這樣的舉動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初代產品型號編碼原則即有跡可循,Intel 似乎想套用成功模式卻又猶豫不決。正當大家逐漸習慣新品牌名稱,Intel 日前所發布 Kaby Lake 世代行動產品,確認將 Core m7/m5 併入典型 Core i7/i5 家族,只留下 Core m3 維持獨立。
▲ Core m7/m5 併入 Core i7/i5 家族,只留下 Core m3 品牌獨立。
產品系列名稱頻繁更動,很容易導致消費者選購時困惑,這顯示 Intel 布局規劃輕率了點。還好就本質而言,這個定位產品截至目前為止,規格設定等級都沒有太大變動。從 Core M 到 Core m7/m5/m3,再到併入 Core i7/i5 家族與獨立的 Core m3,都還是一樣性能等級、設計規格產品。並未因名稱更動,而出現好比高鐵、台鐵般的營運速度落差,充其量是逐代提升性能表現而已。
ADVERTISEMENT
▲ 第七代 Core 處理器三款極低功耗產品規格資訊。
經過這三個世代的演進,其產品命名規則已經明朗,是沿用既有品牌/系列、架構世代、產品線、型號等框架。依世代由舊至新列舉範本 Core M-5Y71、Core m7-6Y75、Core i7-7Y75,Core M/Core m7/Core i7 為品牌/系列名稱,5/6/7 代表 Core 微架構世代別。Y 為產品線代碼,意指 Extremely low power 極低功耗,這三代產品標準設定皆為 TDP 4.5W、可配置最高 7W。
在這相同命名規則下,性能等級區隔並不會讓人混淆,依舊是 7/5/3 由高至低(Core M 命名有些模糊,算是例外)。至於 Kaby Lake 世代產品編入 Core i7/i5 家族,未來可能變得很混亂這點,透過產品線代碼還是可以快速判斷出差異。如下圖所示,冠上 Y 即為我們這篇討論的重點產品,而 U 則代表 Ultra-low power 超低功耗,標準 TDP 15W 常用於輕薄筆電,其餘代碼依此類推。
ADVERTISEMENT
▲ Intel 處理器命名規則。
極低功耗處理器可以使用無風扇散熱器,這能讓筆電設計得更加輕薄,同時具有電池續航力優勢。除了 MacBook 這最佳應用範例,特別是可分離 2 in 1 變形筆電,同樣是受惠對象。只不過耗電量左右著性能表現,若說用 Atom 所打造平台只能算是簡易電腦,那過去的 Core M 只不過堪用一點而已。儘管 Intel 因應市場反應而提升性能,其表現與標準報價相較下,策略還是令人感到困惑。
ADVERTISEMENT
延伸閱讀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