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SEGA的3D眼鏡《3-D Glasses》。
當任天堂狂賣紅白機的同時,SEGA的Master System仍舊困於主機銷售量的泥淖中。任天堂對第三方廠商軟硬兼施,要求廠商不得將遊戲移植到其他主機,許多廠商最後選擇屈服。Master System雖然有許多SEGA的優質遊戲,卻無法得到第三方廠商的支援,使得整體遊戲質量無法提升,主機銷售量跟著陷入低迷。
後來任天堂推出The Famicom 3D System,SEGA見狀不甘示弱,一個月之後也跟著推出3D眼鏡《3-D Glasses》,在北美、歐洲與日本三地販售,準備與任天堂的3D眼鏡正面對決。
▲《環遊世界大賽車3D》遊戲封面。
結果呢?SEGA的3D眼鏡推出後同樣乏人問津。這副3D眼鏡並不便宜(約50美金),和The Famicom 3D System同樣有畫面閃爍的問題,而且只支援8款遊戲。這些遊戲大多為既有遊戲的3D版本,如《環遊世界大賽車3D》與《飛彈攻防戰3D》。
任天堂與SEGA的3D眼鏡採用相同的3D原理。玩家玩遊戲時必須配戴快門眼鏡(Shutter Glasses),藉由左右眼不同影像的高速切換,讓大腦產生錯覺,以為眼前的影像具有景深與立體感。這種3D技術實在談不上高明,更遠不及當代3D裝置所使用的可替換框架序列技術(Alternate-Frame Sequencing)。
▲任天堂當年試圖導入3D,結果不盡理想。
▲遊戲不錯玩,可惜3D版本的視覺感受欠佳。
而且當年的畫面更新率低,畫面閃爍很嚴重。
後來的遊戲業每隔幾年就會重新燃起3D的話題,不過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特別搶眼的表現。硬要舉例的話,任天堂於1995年推出的Virtual Boy勉強值得一提,這玩意在當年可是潮到掉渣。至於表現就別再提了,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直到2011年任天堂推出3DS,展現裸眼3D技術後,3D才總算有谷底反彈的跡象。相較於隔壁VR技術的漸趨成熟,3D技術要融入遊戲業還是有許多困難,像是影像質感有待提升、對眼睛負擔過大(長時間觀看3D影像可能誘發青光眼等視覺病變),以及必須配戴3D眼鏡等等,都是必須盡速克服的要素。
▲3DS的裸眼3D效果不錯,卻無法帶動流行。
任天堂與SEGA過去挑戰3D以失敗收場,其結果並不意外。但是仔細想想,他們在30年前就有3D的概念,在技術限制下毅然採取行動,其遠見與行動力實在教人敬佩。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失敗,每次的失敗都可以提升將來成功的機會。或許有朝一日,廠商能夠開發出更具質感的3D,呈現出豐富的視覺饗宴也不一定,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