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的機場這幾年開始採用了「不用排隊,靠臉進站」的人臉識別系統,幫助驗證旅客的身份。但是你可知道這些技術也在悄然的侵犯著我們的隱私,你的 ID、年齡、性別、家庭住所、銀行密碼等等訊息都被一張臉暴露了,想想也有點可怕。
人臉識別技術,其實是利用鏡頭的紅外線來捕捉臉型和肌理等面部3D細節。被辨識者無需停留太長時間,只要正常從鏡頭前步行經過,就可被識別出面部訊息。識別系統相當的精準,精度可以細到毛孔、皺紋和斑點。因此,就算是你化濃妝、長痘痘甚至是雙胞胎都難不倒識別系統。
在人流密集的車站乘車時,靠臉部辨識的好處顯而易見,乘客能夠快遞地透過檢票,避免了排隊的煩惱,而車站和飛機場的工作量會大大減少,吞吐量會大大上升。
面部識別系統的應用,從火車站、飛機場開始,可能未來還會延伸至飯店開房、銀行取款甚至是日常生活中開罐啤酒,我們的臉將會變成開啟各種服務最直接的鑰匙。
在業界來說,看好臉部識別的人把它看作是科技界的下一個流行趨勢,對於使用者來說百利而無一害。英國的一家技術公司 Blippar 日前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款使用臉部識別系統的 App,你的臉只要展示在螢幕上,Blippar 的人臉識別系統就能夠搜尋到你在 Twitter、Facebook 等社群軟體工具的一切動態,來判斷你到底是誰。
Blippar 其實是將虛擬的網路和現實連接起來,除了能知道你是誰以外,用戶還可以透過 Blippar 來瞭解某幅畫、某個產品的訊息。
透過對人或物的拍攝,訊息就能自動跳出到螢幕上,聽起來是件非常方便的事情,省去了搜尋的煩惱。但是如果被其他人利用,憑藉一張照片就知道某個人的名字,年齡,職業,背景和電話挺可怕的。臉是一個人最有標誌性的特徵,將臉暴露了,那麼一切隱私也就不存在了。
對於那些倡導消費者權益的人來說,很擔心類似 Blippar 的臉部識別系統蒐集和濫用用戶的訊息,比如賣給廣告商。利用未經授權的「人臉」來賺錢顯得有點不道德啊。
2015年起,美國消費者、政府部門和矽谷開始就臉部識別的隱私問題談判,但至今也沒有出得到甚麼結論。目前, Facebook,微軟和 Google 已經在臉部識別領域佈局,並依靠著強大的數據和算法,讓技術不斷地升級。
Facebook 的人工智慧實驗室已經宣佈,開發出了一種演算法,即使看不到用戶的的臉也能透過身體形狀、髮型和姿勢等特徵識別出一個人,準確率可達83%。同時,一位美國工程教授聲稱已經開發出可以從房間這麼大的範圍掃瞄某人虹膜的技術,可達到與掃瞄指紋相同的精確程度。
此外,他們還將這種技術用在越來越複雜的場景中,已經不再是從前單純標記某個人的照片了,而是在龐大的數據庫裡,識別很多未知人物的訊息。
在德國,簡單的臉部特徵識別系統就被用於廣告創意中,可以探測人的基本特徵,比如是男是女、年紀多大,更深層的工作和背景訊息則不能獲取。德國某啤酒公司的戶外數字廣告螢幕就用了該技術,啤酒主要針對年輕女性,因此一旦有目標受眾走過廣告螢幕時,螢幕裡就會發出「嘭」啤酒開瓶的聲音。
在新奇之餘卻也讓人心有餘悸,走在路上還能被一塊廣告牌探測到性別和年齡。不僅是在網上世界沒有隱私,在現實生活中同樣也沒有了。臉部識別系統不僅被商店、銀行和賭場來識別VIP客戶提升業績,還被由於識別已知的罪犯,甚至去判斷一個人是否會犯罪。在俄羅斯,還有人利用臉部識別工具去敲詐勒索成人電影裡的主角。
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法律和隱私權教授阿爾瓦羅·貝多亞警告稱,臉部識別將創造出一個「透明無隱私的世界」,當你走入一個便利商店,店員就知道你的姓名以及你的收入,還會依據你的消費水準來給你購買的建議。
雖然目前來看,臉部識別系統還沒有達到可以識別一個人面孔的能力,達不到美劇演得那樣準確知道每個監控器下路人的年齡、名字、存款等訊息,這主要是因為目前的臉部數據庫沒那麼大,電腦的處理速度也沒那麼快。
但是,隨著我們往社群媒體和網路上披露的訊息和照片越來越多,技術越來越進步,面部識別可能真的會達到標記每一個人的效果,那時候走出門時,你的隱私真的還存在麼?
- 本文授權轉載自:36kr(36氪)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