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Uber 以6.8億美元收購了創立不足一年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 Otto,堪稱「天價」。然而因此而起的商業糾紛,現在不僅讓 Uber 深陷 Waymo 專利訴訟案,也讓 Uber 創始人及前 CEO 卡拉尼克雪上加霜。
有人確信,Waymo 的訴訟讓 Uber 承擔了重大的法律、財務和聲譽風險,如果卡拉尼克當時披露自己已知的重要事實,這些風險本可以減少或者避免。因此,他們把卡拉尼克告上了法院。
把卡拉尼克告上法庭的人,正是卡拉尼克的A輪投資人、持股 Uber13%股票、約有20%投票權的 Uber 大股東 Benchmark。他們在訴狀中細數了卡拉尼克原本需要披露的已知訊息。對比之前的公開訊息,Uber 天價收購 Otto,像極了一場卡拉尼克自編自導的「好戲」。
▲大股東 Benchmark 訴卡拉尼克
Uber收購Otto時間表(明線)
Benchmark先說明了第一條時間線,即公眾所知的 Uber 收購 Otto,並與 Waymo 開始發生關係的全過程,共有四個階段:
1)2016年2月,卡拉尼克聲稱準備收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Otto,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是萊萬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曾經在 Google 的自動駕駛部門(也就是現在的 Waymo)任職,是核心工程師;
2)2016年4月,Otto 收購案被提交至 Uber 董事會,並於2016年4月11日簽署了收購備忘錄,在討論這項交易時,卡拉尼克反覆向董事會強調,收購 Otto 將會是 Uber 業務的轉型,誇讚萊萬多夫斯基是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工程師;
3)2016年8月,正式對外公佈收購案,涉資6.8億美元,Uber 併購 Otto,後者創始人萊萬多夫斯基攜團隊進入 Uber,任職副總裁,全面掌管 Uber 自動駕駛業務;
4)2017年2月,Waymo 起訴 Uber 涉嫌竊取商業機密,並聲稱萊萬在離職創辦 Otto 前,下載了1.4萬個高度機密的 Waymo 文件,包括 Waymo 專有的電路板設計方案。Waymo 還進一步指責萊萬使用這些竊取的文件來開發 Uber 的自動駕駛汽車。
暗線:連董事會都蒙在鼓裡
但隨著訴訟的進行,另一條時間線被牽出,這些事情甚至連Uber董事會都毫不知情。有證據顯示,萊萬與Uber有著長期的關係,特別是與卡拉尼克之間的關係更是「說不清」。
首先,最近公開的文件顯示,Uber 和萊萬早在2015年5月20日,就開始討論某些技術問題。2015年10月-12月11日期間,萊萬和 Uber 的代表已會見過五次。
另外,在一次一對一的會面後,卡拉尼克親自建議:萊萬應該創建一個公司,然後Uber來收購。
甚至,早在2016年1月,卡拉尼克就預計到可能會和 Waymo 打官司。
更為關鍵的是,作為收購 Otto 調查的一部分,Uber 曾委託法務顧問 Stroz Friedberg 準備一份關於 Otto 或萊萬是否擁有屬於 Waymo 的任何文件或訊息的報告。Stroz 訪談了 Otto 團隊的五個人,並對他們的電腦和其他裝置進行廣泛的審查。
Waymo 認為,這次調查足以讓 Uber 知道萊萬是否持有 Waymo 的資料。但值得注意的是,被調查人萊萬曾經試圖阻止在訴訟中使用 Stroz 的報告。
而且早在2016年6月——收購案宣佈前,卡拉尼克已經得知 Stroz 報告的內容,但他單方面決定不向董事會披露調查結果,因為他擔心這會影響他對董事會的控制。
更加不利的消息是,最近的公開訊息表明,最早在2016年3月11日,萊萬多夫斯基就已經匯報給卡拉尼克、Nina Qi、Cameron Poetzscher、Lior Ron,他擁有的五張光盤中包含 Google 的訊息。
但這些訊息,卡拉尼克都選擇了「保留不公開」。
最後,在 Waymo 起訴 Uber 的幾個月裡,Uber 方面還拒絕停止萊萬的工作。大股東Benchmark認為這些決定由卡拉尼克親自部署,他一直積極阻止任何解僱萊萬的嘗試——直到不得不做出決定——2017年5月26日,萊萬多夫斯基最終被 Uber 解僱。
18天後,2017年6月13日,卡拉尼克也在董事會的壓力下,公開宣佈辭去 Uber 的 CEO 職位。
▲卡拉尼克還能回來嗎?
卡拉尼克內外受困,歸期縹緲
當然,Uber 如此風雨飄搖之際,大股東 Benchmark 親自把卡拉尼克告上法庭,原因並不只是知情權未得到滿足。
更核心的原因是卡拉尼克正在嘗試透過一系列的手段重掌董事會,並導演「賈伯斯式」的回歸——而且伏筆早已埋下。
去年6月,Uber 董事會在卡拉尼克的主導下,計劃將席位從 8 人增至 11 人,卡拉尼克是唯一一個有權指定新增席位的人,而且其中一個被保留給卡拉尼克自己。當時包括 Benchmark 在內的董事會同意了這一計劃。
不過,Benchmark 現在表示,如果當時知道卡拉尼克會發生後來讓 Uber 千夫所指的一系列事件:性別歧視、性騷擾醜聞,以及收購來的 Otto 跟 Waymo 糾紛,卡拉尼克都事先知情,他們都不會同意新增3個董事會席位。
現在,暫時從 CEO 退位的卡拉尼克還想運用自己在董事會埋下的伏筆回歸,Benchmark 不僅反對,還希望用訴訟解決問題。
- 本文授權轉載自:36kr(36氪)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