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Core i7-8700K 5GHz 輕鬆達標
這一代 Intel 處理器的優缺點依然是一翻兩瞪眼的狀態,透過自家 14nm++ 製程讓運作頻率再創新高,卻也因為晶粒和 IHS 之間的導熱介面材料不佳使得廢熱不易散出。即使本款 UEFI 內建 5GHz 超頻設定檔,實際運作能夠正常開機與測試,睡眠待機等機制也沒有出錯,可惜一旦遇到讓處理器全力運作的測試程式,就會觸發處理器過熱保護機制。
除了使用處理器 Core i7-8700K 搭配測試,記憶體則選擇 G.SKILL Trident Z RGB F4-3600C16Q-32GTZR,因為待測主機板僅有 2 支記憶體插槽的關係,僅插上 2 支記憶體模組進行測試。標準測試會將記憶體手動固定於 DDR4-2666MHz 等效時脈,超頻測試則載入主機板預設 5GHz 設定,以及記憶體模組 SPD 內部的 XMP 設定,將等效時脈拉抬至 DDR4-3600MHz。
▲CPU-Z 抓取到的 BCLK 運作時脈相較其它主機板稍高些許,一般大約在 99MHz~100MHz 之間,這多少也影響到標準測試分數。
▲CPU-Z 內建單執行緒與多執行緒測試,分別相較 Core i7-7700K 多出 10.4% 和 45.2%。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頻寬測試,System Agent 運作時脈自動調整至 4.4GHz,時序也收得較緊讓延遲略低 7ns。
▲Transcend MTS800 256GB 固態硬碟為標準存取速度表現。
▲CINEBENCH R15 處理器測試分數為 1414cb,內建繪圖核心則為一般標準 65.50fps。(點圖放大)
▲x264 FHD Benchmark 達成每秒壓制 46 張畫面的表現。
▲Core i7-8700K 的繪圖部分並未有重大提升,3DMark 呈現微幅漲勢。(點圖放大)
散熱部分使用筆者長期以來的老戰友 Cooler Master X6,原先曾經考量是否應該使用高度較低的散熱器,衡量這張主機板定位以及小機殼使用 120mm 或是 140mm 一體式水冷的可能性,最終選擇維持不變。
▲處理器和記憶體超頻後,CPU-Z 內建測試提升 9.5% 和 18.5%。
▲AIDA64 記憶體讀寫頻寬能夠跨越 50GB/s 門檻,延遲進入 45ns 以下。
▲CINEBENCH R15 處理器分數為 1656cb,相較未超頻前提升 15.2%。(點圖放大)
稀有的 Z370 晶片組 Mini-ITX
ROG STRIX Z370-I GAMING 是台灣地區首賣的 Z370 晶片組 Mini-ITX 版型主機板,近日 ASRock 的 Z370M-ITX 也開賣,市場定位稍低便宜約新台幣千元出頭。這張主機板各方面來說沒有出現什麼缺點,只是 USB 3.1 Gen2 規格只安排前面板連接針腳,具備此線材的小機殼可以說是相當稀有(Lian-Li PC-Q39 即為一例),採購並不容易。
若和自家 ROG STRIX 系列主機板相比,功能可比擬的型號為 ROG STRIX Z370-E GAMING,ATX 版型同樣具備無線網路,背板 I/O 還多了 USB 3.1 Gen2,要價新台幣 6,600元~6,700 元左右;若以價格分類,ROG STRIX Z370-F GAMING 約為新台幣 5,900 元左右,去除 USB 3.1 Gen2 前面板連接針腳與無線網路,加上 100 元正好可以購買 ROG STRIX Z370-I GAMING,價格帶似乎有些過於接近。Asus 表示該系列以功能差異為設計初衷,但最終價格卻相當類似,該如何在些微差異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頗為考驗消費者的智慧。
廠商資訊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 散熱器:Cooler Master X6
-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F4-3600C16Q-32GTZR
- 系統碟:Transcend MTS800 256G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FOCUS Plus 750 Platinum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