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9 09:00

傳統硬碟不只大,更要 2 倍快!Seagate 發表 Multi Actuator 多讀寫臂技術

ADVERTISEMENT

近來傳統硬碟的技術一直在磁錄密度議題打轉,無論是 SMR 疊瓦式磁紀錄,或是未來即將實現的 HAMR、MAMR 等能量輔助式磁紀錄。Seagate 近日提出的 Multi Actuator Technology,則是將讀寫臂分組不同步操作,達到提升傳輸速度、降低存取延遲目的。

提升媒體磁錄密度一直是傳統硬碟增加容量、提升效能的最重要手段,因為當磁錄密度增加了,也就代表碟盤每旋轉 1 圈,或是在一定的時間區段之內,掃過磁頭的資料量也就隨之增加,包含 Seagate 和 Western Digital 的 HAMR 和 MAMR 也都是增加磁路密度的技術。但就傳統硬碟的結構而言,現代硬碟與 1956 年 IBM 305 RAMAC 資料處理系統,內部負責實際儲存的 IBM 350 硬碟並沒有什麼不同。

近日 Seagate 於自家部落格發表的 Multi Actuator Technology 多讀寫臂技術,終於為硬碟內部結構帶來些許變化。傳統硬碟無論具備多少用來儲存資料的碟片,每片碟片的 2 面各自擁有 1 個讀寫臂和磁頭負責資料錄寫與讀取,每組讀寫機構均固定在一起,後方安排音圈馬達,藉由改變音圈馬達的磁場和外圍永久磁鐵磁場交互作用,移動讀寫機構讀寫資料。

ADVERTISEMENT


▲Seagate Multi Actuator Technology 多讀寫臂技術運作影片

Seagate 的 Multi Actuator Technology 多讀寫臂技術,將把讀寫機構(讀寫臂)分組,各自擁有不同的音圈馬達和永久磁鐵,如此一來便能夠指揮不同組的讀寫機構移動至碟片不同的區域,同時進行讀寫動作加強資料傳輸率,或是各自進行讀取和寫入作業降低反應延遲,達成單一硬碟平行化處理。

該技術實際應用時程,Seagate 並未確切說明,僅指出第一代產品將會分成 2 組讀寫機構各自獨立運作,未來只要音圈馬達和永磁鐵小型化,並能抑制多組讀寫臂移動造成的振動問題,相信每片碟片各自擁有獨立的讀寫機構並不是難事。目前高容量傳統硬碟的最高連續傳輸速度可達 250MB/s,導入此技術之後,或許 SATA 6Gb/s 介面也會不夠用,需要再往上制定新的介面規範。

ADVERTISEMENT

 

延伸閱讀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