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在電腦上觀看YouTube、Netflix等串流影片時,不用想太多,直接選擇最高畫質就對了。但是利用行動網路在智慧型手機上觀看影片時,一來是要注意連線的頻寬,二來是需要小心消耗的流量,否則輕則影片播放不流暢,重則就會把流量額度用光,造成頻寬被限制或需要額外付費的問題。
影響流量的因素
這邊所說的影片流量(Bit Rate,也稱為位元速率)指的是每秒鐘影片所佔用的容量大小,簡單地說就,把影片檔案的容量除以時間長度,就可以得到整部影片的平均流量。通常越大的流量有助於呈現更多畫面細節,畫質也就越加清晰。
說穿了影片就是把很多張圖片串起來並連續播放,所以解析度與FPS(Frames per Second,每秒播放的畫面張數),都是影響流量的關鍵因素,如果解析度或FPS越高的話,就會消耗更多流量。
如果要降低流量的話,可以透過H.264、H.265、VP9等編碼格式進行影片壓縮。有趣的是,在影片壓縮的時候,除了能夠以畫格中編碼(Intra-frame Coding)技術,針對每張圖片進行壓縮之外,還可以透過畫格間編碼(Inter-frame Coding)比對不同畫面中的圖像,僅記錄有變動的部分,進一步節省影片流量。
串流影片需要多少流量
根據Netflix官方的說明,在播放影片時至少需要0.5 Mbps的寬頻,標準畫質、高畫質(1080p)、超高畫質(4K)分別需要3、5、25Mbps寬頻,使用者可以先透過Netflix提供的測速服務,瞭解電腦或行動裝置的傳輸速度能夠滿足哪種畫質的需求。
至於YouTube部分,筆者透過4K Video Downloader截取3支影片在不同解析度下的容量(影片:1、2、3),並除以時間長度換算平均流量,來估算在觀看影片時所需的網路速度。
另一方面,筆者也將平均流量換算成觀看10分鐘影片所消耗的數據傳輸量,方便使用吃不飽行動上網方案的讀者,能估計自己的費率大概能夠應付幾支影片。
以筆者的裝置為例,27Mbps的速度,大概連播放4K 60P高畫質影片都沒問題,但是每月1.5GB的傳輸量,大概只能看11分鐘的影片就會用玩,若是轉為觀看SD影片,則可看5個小時左右。
讀者也以用上述的數據,自行估算自己的裝置與上網方案適合觀賞哪種畫質的影片。
(標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本圖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作者為Tony Webster)
音訊可使用libfdk_aac vbr4編碼
> 用x265編碼可以在畫質沒有太大損失的情況下將一部兩小時的電影控制在1.5~2.4G的大小之間
> 音訊可使用libfdk_aac vbr4編碼
是的,筆者在當年H.265推出時,就曾撰文介紹。與H.264相比,H.265技術僅需一半的流量,就能達到相近的畫質。
詳情可見下列文章的第二頁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128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