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勤備份,不再擔心檔案人間蒸發《三》:備份媒體的選擇

時時勤備份,不再擔心檔案人間蒸發《三》:備份媒體的選擇

ADVERTISEMENT

在瞭解備份的3-2-1原則之後,我們下一步的工作就是選擇備份的儲存媒體,並開將資料複製到這些媒體內妥善存放。筆者將會在這個章節介紹6種一般使用者比較容易採用的方案,並分析它們的特點,做為讀者選擇的參考。

內接硬碟

基本上無論是桌上型或是筆記型電腦的使用者,儲存資料的第一個位置,大多都是電腦的內接硬碟,這些硬碟可能是傳統的機械式硬碟或是以快閃記憶體組成的固態硬碟,前者具有容量大、成本低的特性,後者則因不具機械轉動件(如馬達、讀取頭),較不容易受到外力衝擊、摔落造成損壞。

如果要將資料備份存放於內接硬碟的話,可不能像前面說的「複製到桌面」當作備份,因為這樣2份資料還是存放於相同硬碟上,並沒有備援的功能。所以說需要存放於另一台電腦(比方說將辦公室桌上型電腦的資料,複製到每天攜帶的筆記型電腦),才能發揮備份的功效。

時時勤備份,不再擔心檔案人間蒸發《三》:備份媒體的選擇

時時勤備份,不再擔心檔案人間蒸發《三》:備份媒體的選擇

磁碟陣列

磁碟陣列的英文名稱為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以下簡稱RAID),照字面翻譯為獨立磁碟冗餘陣列,它的功能是透過額外的硬碟儲存資料,以便在陣列中的硬碟故障時,還能保住資料。

以最簡單的RAID 1來說,它需要使用2顆以上的硬碟組成陣列,當要寫入資料的時候,會同步寫入至所有硬碟中,等於是即時自動備份的概念,然而其缺點就是無論陣列由幾顆硬碟組成,能夠使用的空間都只有1顆硬碟的容量(如果用2顆4TB硬碟組成RAID 1陣列,那麼能使用容量只有4TB,而非8TB)。

磁碟陣列的優點就是使用者完全不需要手動進行備份工作,檔案就能在第一時間自動儲存多份備份(依陣列中硬碟數量決定),能夠有效避免硬碟故障造成的資料損失。

但是也因為它會即時將資料的變動寫入所有硬碟,所以當中毒或是誤刪檔案的話,所有硬碟都會受到影響,而無法在這些問題發生時提供救援。

時時勤備份,不再擔心檔案人間蒸發《三》:備份媒體的選擇

外接硬碟、隨身碟

外接硬碟與隨身碟基本上可以視為外接版本的傳統硬碟與固態硬碟,例如檔案容量較大但不是每天都需備份的照片,就可以使用外接硬碟備份,而每天工作都會使用、修改,且容量較小的文件,就可以備份在隨身碟中。

它們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在存入資料後,將裝置拿去其他地方保存,發揮異地備份的效果,以免住家、辦公室因火災等意外,造成資料毀損。此外因為外接裝置也能方便地連接至筆記型電腦,所以很適合用來為筆記型電腦進行資料備份。

然而在使用這類儲存媒體的時候,需要注意在操作的過程中不要震動、搖晃到裝置(尤其是外接硬碟),並且在攜帶時小心不要摔落或遺失。

時時勤備份,不再擔心檔案人間蒸發《三》:備份媒體的選擇

(下一頁還有光碟與雲端備份介紹)

國寶大師 李文恩
作者

電腦王特約作者,專門負責硬派內容,從處理器、主機板到開發板、零組件,尖端科技都一手包辦,最近的研究計畫則包括Windows 98復活與AI圖像生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