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ADVERTISEMENT

最近AMD主打的都是Bulldozer,讓Llano低調到快讓人遺忘,編輯部透過管道取得AMD Llano A8-3850與技嘉GA-A75-UD4H主機板(採用FM1腳位),開始測試之前先來看看Llano處理器與A75主機板有那些特色。

A8-3850:時脈2.9GHz

Llano與Sandy Bridge相似,都是整合CPU與GPU的新產品,腳位與AM3+完全不同,是採用全新的FM1腳位,因此無法相容於舊主機板。另外,Llano定位於入門至主流產品,價位約會在1,800~3,900元之間,主要對手則是Intel Core i3與Pentium,至於未來的Celeron則是用E-350與之對抗。

由於處理器與主機板都不是最終的產品,因此效能與規格可能會跟市售版本有些誤差。從BIOS內可看到處理器時脈為2.9GHz,型號為A8-3850,控制台內可看到A8-3850具備4執行緒。與目前AMD產品相比,時脈略低於Athlon II X4與Phenom II X4系列。安裝主機板驅動時,可看到顯示核心為Radeon HD 6550D,可能是Radeon HD 6550的衍生版本,D可能代表Desktop,相對於筆電用的Mobility版本。以過去的經驗來看,AMD平台的顯示效能比處理器效能更有看頭。

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右方為A8-3850,與Phenom II X6外觀無明顯差異。

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左為AM3腳位,右側則是FM1。

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時脈為2.9GHz,且具備IGP。

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顯示核心時脈為600MHz,型號則是HD 6550D。

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系統頁面可查詢硬體規格,處理器為四核心架構,顯示核心則是HD 6550D。

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系統頁面也可得知時脈為2.9GHz。

A75-UD4H:FM1腳位第一彈

主機板部分,編輯部這次拿到技嘉即將推出的GA-A75-UD4H。從BIOS來看,仍非UEFI介面,不過這並非市售版本,仍有可能導入UEFI。至於主機板配置上,可看到仍有Etron晶片,因此A75晶片組已整合USB 3.0,但只有4組,仍需使用USB 3.0控制晶片擴充數量。另外,與H67等主機板相似,A75也是單晶片配置,因此原先北橋晶片已經消失,多半是整合至處理器與南橋內。

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外觀上除腳位與扣具外,其餘都是熟悉的規格。

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紅色為USB 2.0介面,背板USB 3.0由外掛晶片提供。

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中間有缺口的就是FM1腳位,另外FM1似乎也多用新式散熱扣具。

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雖是主流產品,供電模組也有10相。

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主機板上沒有CrossFire或SLI圖示,無法得知是否支援多卡串連。

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邊緣另有USB 3.0前置擴充埠,此處則是原生的USB 3.0。

AMD Llano來了!A8-3850、A75-UD4H 主機板搶先看

▲至於SATA部分都是6Gb/s規格,但是數量僅有5個。

魯蛇實驗室
作者

戶田惠梨香 新垣結衣 長澤雅美 吉高由里子 志田未來 北川景子 香里奈 竹內結子 北乃紀伊 菅野美穗 黑川智花 宮崎葵 夏帆 貫地谷詩穗梨 石原里美 有村架純 井上真央 真野恵里菜 能年玲奈 深田恭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neco
2.  neco (發表於 2011年6月11日 12:24)
>至於SATA部分都是6Gb/s規格,但是數量僅有5個。

因為一個在後窗阿<( ̄︶ ̄)>
PCABC
4.  PCABC (發表於 2011年6月11日 14:20)
╯-__-)╯ ╩╩

AMD一直放風聲出來有屁用啊

到底還要等多久

我想要換主機了啦
Dcaaf067509d02a26a32f792aef92a14?size=48&default=wavatar
5.  shin (發表於 2011年6月11日 14:44)
奇怪…記得A75不是有USB原生3.0嗎?

看這主機板的配置,背版I/O的四個USB 3.0應該是由兩顆etron晶片提供才是

而前面板擴充的部份才是A75內建的USB 3.0才是

編輯真的沒有寫錯嗎?(⊙ˍ⊙)
A9ebb0be1d9bad465c06e2cc3a20d32b?size=48&default=wavatar
8.  Nemesis (發表於 2011年6月11日 17:03)
A75內建usb3 4個port ,加上etron只是增加板子的特色,變成有六個USB 3 port. 編輯的確寫錯了
6fdaefa5997a2e8ece3a27ed753c3200?size=48&default=wavatar
11.  小明 (發表於 2011年6月11日 23:26)
從P4時代,電腦已足夠應付文書與多媒體需求。

隨者進入多核心時代,這些皆能更順暢執行,此時處理效能競賽成為其次,圖形、遊戲與影音相關的顯示效能變得更為重要。

技術進步之下,最後形成另一趨勢:CPU與GPU組合的融合晶片,並且功耗方面也有長足進步,不論是APU與SNB都朝向這條路邁進。

多年前崇拜高時脈處理器+獨顯的時代,也隨者融合晶片的出現,思維也跟者改變。
6500964c1c1b84cc6fb57a9bc62a9d18?size=48&default=wavatar
13.  z (發表於 2011年6月13日 00:56)
樓上的 甘您老師
您北不是什麼老鷹
現在很少人做雞了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