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7 11:00

隱私安全問題不該是 Google+ 被關閉的理由,社群網站的未來何去何從?

ADVERTISEMENT

上個禮拜,Google 宣布因為存在著隱私安全風險,所以決定將 2011 年推出的社群網路服務 Google+ 於 2019 年正式關閉,這使得許多仍然活躍的用戶大感不滿,認為 Google 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尤其選擇了一個錯誤的理由,做為關閉「鬼城」的藉口。

莫須有的隱私安全罪名

為什麼 Google+ 會遭到關閉呢?Google 表示,今年三月由於在 Google+ 應用程式介面(API)發現了重大漏洞,為了確保用戶隱私資料的安全性,所以必須關閉這項服務。

ADVERTISEMENT

但是,根據 Google 自身的估計,大約有 50 萬名 Google+ 使用者「可能」受到了 Bug 影響,而且「沒有」任何開發者知道這個 Bug,同時更「沒有」證據顯示 Google+ 用戶的個資有所洩漏。

換句話說,Google 不但已經修補好了 Google+ 的漏洞,也沒有發生任何資料外洩問題,但他們還是決定把 Google+ 給關了。

如此莫須有的「隱私安全」大帽子,就這樣被 Google 扣到了 Google+ 身上,成為了 Google+ 罪該萬死的理由。

ADVERTISEMENT

有網友認為,若是用同樣的標準來看待其他社群網站,那已經洩漏了 2,900 萬個資的 Facebook,應該可以被關閉 58 次。那麼 Google+ 走到盡頭的真正理由,究竟是什麼?

錯誤的市場戰略導致失敗

老實說,筆者身為一名從 2011 年 Google+ 創始之初就加入,直到現在還是每天瀏覽 Google+ 訊息串的忠實用戶,看見 Google 終於要將這款俗稱「鬼城」的社群網路服務關閉,並不是非常驚訝,畢竟許多用戶都早已了解,這一天終究會到來,只是不知道何時會真正發生。

根據 Google 的說法,現在每位 Google+ 用戶的平均使用時間不會超過 5 秒,這對一款主打社群的網路服務來說,已經不僅是不及格,甚至是到了「垃圾」的地步;糟糕的用戶黏著度,對 Google 而言是失敗的直接證據。

ADVERTISEMENT

Google+ 原本肩負的使命,是要衝擊當時聲勢逐漸上漲的 Facebook;只不過,Google+ 初期模糊的服務定位,以及在市場上落後的競爭地位,既吸引不到原本在 Facebook 上活躍的使用者,也無法產生讓新使用者註冊的拉力,這些窘況都讓 Google 不知道該怎麼繼續將 Google+ 維持下去

雖然在 2012 年,Google+ 推出了「社群」功能,加強了用戶間的分享與交流,使其更有一個「社群網站」的風範,也確實引來了不少人潮,但仍舊是孤臣無力可回天,用戶數持續下滑,直到後來真的變成一座「鬼城」,只剩下如筆者這類的核心用戶,會繼續在上面活動。

ADVERTISEMENT

使用人數不夠理想,是 Google+ 被關閉的直接理由,這點 Google 肯定是心知肚明,但利用「隱私安全」做為理由關閉 Google+,卻是一種不願意正面承認失敗的膽小行為,更讓人氣憤的是,這對於還在使用 Google+ 進行社交活動的忠實用戶而言,非常不公平。

遭到放棄的社群服務

當有人問起筆者,為什麼還是每天看 Google+ 的訊息串時,我還真的回答不出來,很可能就只是習慣性的在那糟糕的網頁介面和手機 App 上滑一滑,看看社群中又分享了什麼新東西,或者是好友又更新了哪些近況,其實就跟看 Facebook 差不多,只是朋友圈不盡相同。

Google+ 有很多的缺點:例如用手機 App 看訊息串時,有時會卡住無法載入,在網頁上偶爾也會發生類似情況;某些原本內建在 Google+ 的功能被獨立甚至閹割,例如 Google 相簿和 Google Hangouts,這些問題用戶已經抱怨了一、兩年,但 Google 絲毫沒有改善的意圖。

使用者看見 Google 的態度,心中其實也大致明白,Google 早就「半放棄」了這項服務,也了解 Google+ 遲早會像前身 Google Wave 一樣,墮落歷史洪流,只是真的面臨訣別時刻,仍會感到些許不捨。

歷史重演又該怎麼辦?

現在的 Google+ 平台上,呈現出猶如戰爭即將開打前的場景:有人打包行李準備逃難,轉移到其他社群網站;有些人互相交換 Google+ 以外的連絡資訊,希望可以和朋友繼續保持聯繫;有些則在請願網站發起連署,希望 Google 可以回心轉意。

無論如何,Google+ 似乎確實走了窮途末路,忠實用戶再怎麼不捨也得放手,只好開始尋找應變方案,繼續過未來的日子。

值得令人反思的是,要是同樣的情況發生在 Facebook,甚至 PTT、Reddit 上時,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現代人與社群網站、服務間的緊密連結,成為了潛在的危機和隱憂,一旦這些網站不再繼續經營下去,或許自己的文字、照片和影片,可以帶得走,但社交圈和交到的朋友,卻不見得能跟著轉移到其他地方。

網路使用者一向都缺乏選擇的權力,只能任由大企業肆意的關閉、新增服務,而缺少救濟的管道。Google+ 只是一個例子,當未來有更多社群平台遭到關閉的「科技難民」出現時,這將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問題。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