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紐約市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遺傳學家皮爾·保羅在做抑制腫瘤形成的研究時,發現了一種Zbtb7基因。由於Zbtb7是POK基因家族的一部分,根據其特性皮爾·保羅將它稱為:POK紅細胞·骨髓產生因子(POK Erythroid, Myeloid Ontogenic factor)之後為了方便描述,這兄弟一下子就決定把它壓縮成了一個自己熟悉的單詞「Pokemon」
前幾天,《古生物學雜誌》發表學術新聞稱,有學者在距今6700萬年的白堊紀後期地層裡發現一種新的淡水鯊物種,發現者將這個新物種命名為Galaga don。
這則普通的學術新聞得到了BBC的報導,傳播到社群媒體後還受到大量熱心群眾的轉發。大家對它的熱情不是想要歌頌偉大的自然,而是新物種的名字Galaga——這是大家小時候熟悉的那個FC遊戲《大蜜蜂》(Galaga)。
這並不是字母上的巧合,新物種存在的證據是白堊紀地層中的幾顆牙齒,這些直徑不到1毫米的牙齒與南夢宮在1981年發行的遊戲《大蜜蜂》中的飛船非常相像——至少它的命名者,協助完成該發現的一位中學教師奈特·伯恩是這麼認為的:
於是, 一個跨越6700萬年的兩個不相干的東西就透過這樣一種曲折的象形關係被連結在了一起。
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每天都會出現大量學術新發現,想為一個新發現取個好名字是件麻煩事,它需要與這個新事物相關聯,不能和既有名詞重複,還最好足夠通俗方便記憶。
但,隨性的科學家才不會管這有的沒的。
就像新出生的小鴨子會把身邊出現的第一個傢伙當媽媽一樣,有時候決定人類未來的科學發現名稱,不得不取決於它的發現者身邊放著什麼奇怪的東西。
在人類的基因序列中,有一條確保人類的左腦右腦分離和兩隻眼睛獨立的重要基因,名叫「音蝟因子」(Sonic Hedgehog)。這並不是這條基因的暱稱,而是它的學名,如果想更正式點,你也可以稱之為刺蝟因子蛋白或者刺蝟因子前蛋白原。
發現「音蝟因子」並對其命名的是哈佛遺傳學實驗室,美國科技媒體Gizmodo對這個命名的原因進行了追蹤,事實非常簡單——負責首次克隆音蝟因子基因的哈佛大學遺傳學系主任克里夫·塔賓回憶說:
有一天,我們實驗室負責為該基因命名的英國博士後羅伯特·里德爾的女兒從英國帶過來一本漫畫書……
這個漫畫書大概長這樣:
那個時候音速小子遊戲還沒有在美國上市,音速小子在當時的美國最為人熟知的形像還是漫畫書裡的樣子,而在美國人民等到音速小子電子遊戲發售之前,他們更先得到的。是一篇「音蝟因子」的詳細介紹論文。
基因命名認證機構吃了「沒文化」的虧,等到當他們意識「SONIC」真正含義為時已晚。人類基因命名委員會主席蘇·波維對此義憤填膺:
任何人都不應該宣布這種帶有尷尬名字的基因。
為避免未來隨性的科學家重蹈覆轍,波維以委員會的名義把它列入「十大需要更改的基因名稱清單」以儆效尤,並收集了100多名遺傳學家對於新命名的建議。
結果就像今天人們看到的,大家依然叫它音蝟因子:
不僅如此,因為蛋白質的功能可以被其他分子抑制的,後來波士頓的布羅德研究所成功合成了一種用來抑制音蝟因子基因產生的分子,而發現者則毫不猶豫地把這個分子命名為音速小子的頭號敵人「蛋頭博士」(角色名Robotnik/分子名Robotnikinin)。
用電子遊戲名稱做學術命名的問題,早些年《科學美國人》雜誌也有一篇文章進行過討論,作者Jon Chang作為紐約大學正在實習的神經生物學家,同時也作為一名資深玩家,還舉出了更多與音蝟因子基因相似的例子。
比如更貼近普通人生活的角蛙。生物學上角蛙屬的分類眾多,但人們更喜歡把統稱的角蛙稱為「小精靈蛙」(Pac-Man Frog)。
這個名字的來源就比較好理解了,一方面是因為那個圓滾滾的外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傢伙的飲食風格——他們會嘗試吃任何他們認為能放進嘴裡的東西,而且看起來有些東西不能吃,這包括常規的昆蟲、蜘蛛、螃蟹,也包括更大的脊椎動物蛇、蜥蜴、囓齒動物和其他青蛙——它似乎和「小精靈」有著同樣的胃口。
無獨有偶,在天文界,北天仙后座的一片亮發射星雲和電離氫區——NGC 28——這個9,000光年以外的天文奇觀,因為酷似那個電子遊戲界那個缺了90度角的大黃餅— —同樣被以小精靈冠名,屈辱地成了「小精靈星雲」(Pac-Man Nebula)。
雖然香港天文界也給它起過「食鬼星雲」這種酷酷的名字,但好像確實不如「小精靈」這個家喻戶曉的公眾形象更容易讓人記住。
當然,電子遊戲的名字並不只是被動地讓其他圈子的人拿去嵌套,也有成為問題主角的時候,這同樣是來自《科學美國人》雜誌上Jon Chang作者描述的案例。
1981年,一個叫做拉希頓的醫生陪著一位17歲的少年去街機廳玩耍,在那裡,他親眼見證了少年在觀看一個遊戲最後兩秒的「多彩螢幕閃效果」之後,所引發的嚴重的癲癇症狀。於是拉希頓的醫生以那個他認為的疾病的罪魁禍首《太空侵略者》為名,將這種病命名為「太空侵略者癲癇」。
這個說法讓當時的玩家們非常彆扭,倒不是名字裡透露的對電子遊戲歧視的意味,而是拉希頓醫生見證的那個遊戲不是《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s,台灣翻成「小蜜蜂」),而是《太空戰士》 (Astro Fighter)。
《太空侵略者》為這種癲癇症背鍋約一年半之後,又有兩位醫生在一位17歲女孩身上發現了類似症狀,不過這位女孩當時玩的是《黑暗戰士》(Dark Warrior )。
兩位醫生覺得這兩次病例都不是因為《太空侵略者》引發,卻要把病叫「太空侵略者癲癇」實在太不厚道了,於是決定將其精確地定位為:「電子太空戰爭電子遊戲癲癇」(Electronic Space War Video Game Epilepsy)——「儘管我們還沒有發現像《爆破彗星》(Asteroids)《保衛者》(Defender)之類的遊戲也會造成癲癇發作,但在未來這類事件有可能會出現。」
光敏感性癲癇,是指一部分視覺敏感的青少年,在受到背景光高頻閃爍的影響下,視神經受到強烈刺激,腦部控制紊亂後,引發的身體不適、昏厥或痙攣等急性症狀。
說到寶可夢,終於來到了標題裡的那個故事。
2005年,紐約市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遺傳學家皮爾·保羅在做抑制腫瘤形成的研究時,發現了一種Zbtb7基因。這種基因在肝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肺癌的病例中都出現了過剩現象,很可能是直接導致細胞癌化的物質。
由於Zbtb7是POK基因家族的一部分,根據其特性皮爾·保羅將它稱為:POK紅細胞·骨髓產生因子(POK Erythroid, Myeloid Ontogenic factor)之後為了方便描述,這兄弟一下子就決定把它壓縮成了一個自己熟悉的單詞「Pokemon」,並將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Pokemon過度會導致轉基因小鼠體內外明顯的致癌轉化。在這裡,我們確認轉錄抑制物Pokemon (基因編碼Zbtb7)是致癌的關鍵因素。
不出意外,第二天「寶可夢」致癌的消息透過媒體傳開了。
但沒關係,驚喜總會如期而至。
很快,美國任天堂對皮爾·保羅的癌症中心寄出律師函,以法律手段威脅他們更改新致癌物名稱,《自然》雜誌後續跟進報導,該癌症中心最後被迫滿足了任天堂的要求,改用基因編碼Zbtb7來代替原有的名稱。
可是幾年後,大阪生物科學研究所發現了一種有趣的蛋白質,這個蛋白質在哺乳類視網膜光感受器突觸形成中起著關鍵作用,還能夠比平常更迅速無誤地傳遞電訊號到腦部。
因為能夠有效率加速光→ 電訊號的轉換傳遞,所以研究團隊決定把這個新發現的蛋白質定名為皮卡丘素(Pikachurin),他們同樣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這一成果。
而任天堂也似乎已經也被這幫科學家磨平了棱角,並沒有再次發出抗議的聲音,因為那似乎並沒什麼效果。
你看,直到現在,POK紅細胞·個體發育因子還是會被人叫做「寶可夢」(Pokemon)。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