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2 15:40

派八萬個機器人上戰場?在演算法殺人之前,或許我們該先殺死它們

ADVERTISEMENT

最近的新聞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八萬個機器人」,引起了戰爭機器人的話題。

雖然現在AI的確有用在軍事用途上,不過,以目前的戰爭科技發展方向來說,機器人真的要上戰場拿起刺刀跟真人對幹,恐怕是最不重要的一件事。不但目前來講還做不到,而且根本不需要。人們更該擔心的,恐怕是一隻機器狗背著機關槍,然後就衝進敵營裡面一陣掃射:這點目前的科技完全可以做到。

目前 AI 武器已經被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以色列和韓國等國家部署和開發,包括 381 種部分自治武器和軍事機器人系統。這些基於人工智慧的槍支、飛機、船隻、坦克、機器人,將有可能在演算法的控制下,掀開未來的世界大戰。

ADVERTISEMENT

在這裡就來討論一下AI會如何影響戰爭。

文章目錄

它也被視為一種致命自主武器系統(LAWS)——不僅「會思考」,能辨別自然語言,還能「有意識」地尋找和辨別攻擊目標,以傳統武器和士兵無法比擬的速度和效率消滅對手。

因為它們攜帶著目前一切武器都難以預測的殺傷力,AI 專家在美國科學促進會 (AAAS) 華盛頓年度會議上表示:AI 武器將會帶來「戰爭中的第三次武器革命」,成為人類生存最大的威脅。

再見,火藥和炸彈

眾所周知,前兩次武器革命,每一次都讓社會飽受重創,小到秒殺一個人的生命,大到讓一個國家瞬間湮滅。

第一次武器革命是火藥。

這個始於 1000 多年前中國煉丹術的武器,在北宋末年可一炮燒燬城門,《金史》對稱為「震天雷」的武器有這樣的描述:「火藥發作,聲如雷震,熱力達半畝之上,人與牛皮皆碎並無跡,甲鐵皆透」。

13 世紀傳入西歐後,靠冷兵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從此衰落,隨著無煙火藥、雙基發射藥、雷管等的出現,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軍事革命,現代意義上的火箭、炸彈、導彈隨之而來,戰場上開始炮火連天。

第二次武器革命是核彈。

人類只在一次戰爭中使用過核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兩枚原子彈。

1945 年,日本廣島在一聲震耳欲聾的蘑菇雲爆炸下,瞬間淪為火海,71379 位無辜平民受難,建築和人類都如原子一般分崩離析。核爆炸產生的巨大破壞力,還產生了幾萬年都無法消失的放射性危害。

而對於 AI 武器的破壞力,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曾在聯名 2000 多位 AI 專家請願禁止「殺人機器人」時說道:請一定記住我的話,AI 要比核武器還危險得多。

這就是將來的第三次武器革命:AI。它也是一場無形的武器革命。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對 AI 已經並不陌生,從 Siri 透過語音辨識我們的需求,到網路透過使用者畫像實現對廣告的精準投放,2017 年,進化版 AlphaGo 的 Master 機器人甚至團滅圍棋頂尖高手,AI 技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進步。

但當它用到武器之中,雖然並不會像《魔鬼終結者》裡那樣科幻,但依然足以令人畏懼。

AI 武器將成為一個自主性的殺傷性武器,不僅將能在任何環境下被任何人採用,還能讓戰爭變得工業化、超越人類道德規範,從而變得無法掌控。這也是為什麼它在火藥和核彈之後,被稱為武器的第三次革命。

只要人們在武器內設定了演算法,再加上豐富的感測器、不同功能的監視器等,一個武器就能精準辨識、跟蹤、定位某個戰鬥人員,還能中途重新編輯程式和篡改演算法,跟蹤更多戰場變量。

在密集的戰鬥空間裡,決策、部署和速度就是關鍵資產。AI 能夠精確制導武器,不用士兵操縱,就能讓飛機、戰艦、裝甲車大規模絞殺敵人,獲得更顯著的勝利機會。

以往的戰鬥速度和持續時間都會被改變。因為 AI 武器的殺戮速度,無論是在行動還是思維上,都完全可以超過人類保護自己的速度。

它可怕的地方還在於:每個人,都能利用 AI 的技術讓武器變成「殺手」。

植入武器的演算法,不需要以往高價或稀少的原料,一個程式設計師和一個3D列表機,就能做出一群武器製造商才能做出的東西;資金充裕的人,就能實現一個超級大國用一支軍隊才能辦到的事情。

這將使武器廉價大量生產,使戰爭產業化。

另外,AI 在軟體系統中,也能成為一種武器,同樣會造成可怕的後果。可以預見的是,恐怖主義的恐慌必將升級,人們將整日覆蓋在訊息恐慌的無形陰影之下。

因為你不知道哪天,就有人操作著精密演算法向幽暗處迸發,利用 AI 讓全國停電或系統癱瘓,或利用惡意軟體或駭客程式,精準定位弱勢使用者和系統,利用數據和隱私脅迫群眾。

當越來越多國家開始重視起 AI 武器的未來,預防行動的機會之窗也在迅速關閉。

AI 大戰一觸即發?

我們已經聽過 N 種機器人崛起並毀滅人類的陰謀論,但實際發生的可能性或許是 0。

目前 AI 機器的程式也還依賴於固定資料,模型取決於環境條件,訊號可能受到干擾,技術背後的科學和大腦都不成熟……

AI 擺脫人類、替代人類、控制人類、成為新物種都很遙遠也並不現實,且完全自主的 AI 武器現在還沒出現。

雖然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各個國家還在用傳統武器來縮小與世界軍事力量的差距,但 AI 帶來的無人戰鬥實力正在逐步顯現,由技術驅動的「輕型戰爭」一直在暗流湧動,等待爆發。

各國正在研究的 AI 武器一般包括七大類:遠端自動射擊機器人、智慧型無人機系統、無人艦船與潛艇、自主射擊陸戰武器、智慧型導彈體系、網路攻擊與衛星攻擊武器等等。

現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海軍 X-47B 無人轟炸機已完全由電腦操控,韓國的 Super aEgis II 自動炮塔、俄羅斯的 Platform-M 戰鬥機器人都已實現自動化控制,還有很多無人機、安防機器人已難以區分軍用與民用的界限。

美國五角大廈的軍方智囊團一致認為人工智慧、機器人和人機協同將改變戰爭進行的方式。俄羅斯高級軍事官員也表示,機器人近幾年內將在戰爭中被廣泛使用。

而且全球技術支出的加大,也讓「完全自治」的人工智慧機器更有機會實現。國際數據公司的研究表明,全球機器人技術支出將從 2016 年的 915 億美元翻倍增長到 2020 年的 1880 億美元。

人工智慧正在顛覆原有的社會結構和分配方式,數據已經成為了最重要的資源。

現代社會已不像過去對石油、殖民地那樣瘋狂渴求,傳統的戰爭幾乎已無利可圖,訊息社會裡最重要的資源是無形的,未來的戰爭勢必是一場技術戰。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大規模的戰爭都沒出現過的原因。

是的,人們正在為高科技戰爭做準備,AI 會讓戰爭出現一種隱藏的、新舊交織、複雜混合的新形式。

AI 用於軍事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雖然它也有一些好處,諸如透過精確定位來減少戰爭中的平民傷亡,但可能會出現的最壞結果,是更難以掌控的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相互交織的危機。

科技的邊界是無限的,但法律和政治需要邊界

荷蘭反戰非政府組織帕克斯(Pax)在新報告中擔心軍備競賽因此爆發,並表示「要防止最終的災難,必須採取全面禁令。」

目前,有 28 個國家明確支持禁止使用完全自主武器,但美國、英國等國反對這樣的禁令,認為禁令「為時尚早」,還能探索開發和使用自主武器的潛在優勢,國家武器審查是處理自主武器的最佳方式。

不過從更積極的方面來看,禁令的勢頭正在增長。

去年,不結盟運動和非洲集團呼籲制定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聯合國秘書長也呼籲實施禁令,稱這些武器「在政治上是不可接受的,在道德上是令人反感的」,這些呼籲獲得了成千上萬的人工智慧科學家、民間社會、宗教領袖和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的支持。

2013 年 4 月起,和平組織 PAX 共同創立了國際知名的阻止殺手機器人運動,近年來,一直在推廣禁止自主武器的開發、生產和部署,以及關注其中的法律、道德和安全問題。

對於 PAX 而言,AI 武器必須被禁止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的道德問題。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ADVERTISEMENT

文章目錄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