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裝 16 核心小鋼砲吧!Asus ROG Strix X570-I Gaming Mini-ITX 主機板評測

來裝 16 核心小鋼砲吧!Asus ROG Strix X570-I Gaming Mini-ITX 主機板評測

ADVERTISEMENT

受惠於 AMD chiplet 設計以及 TSMC 7nm 製程,AM4 封裝面積能夠納入 2 個實體八核心 CCX 晶粒,推出實體十二核心、十六核心 Ryzen 9 3900X/3950X 處理器。需要多核心效能的 Mini-ITX 玩家同享福利,不必攀附 HEDT 平台處理器,ROG Strix X570-I Gaming 主流市場即可滿足需求。

主流 Mini-ITX 超越十核心

電腦系統持續走向高度整合,以往儲存裝置介面、網路、顯示、音效……等需要額外安裝介面卡才可獲得的功能,漸漸整合進入處理器封裝或是主機板,雖然整合的品質、效能並不一定比獨立介面卡來得好,但對於多數消費者而言足敷使用,也就沒有購置大張 ATX 主機板的必要性。

如同汽車一般,不少玩家喜愛追求小而美的鋼砲類型主機,體積小型化方便移動、不占空間,必要時又能夠發揮不輸大體積主機的效能。Ryzen 9 3900X、Ryzen 9 3950X 整合 2 個實體八核心 CCX 晶粒,將主流平台推向 12 核心、16 核心,過去玩家選擇 HEDT 平台 ASRock X299E-ITX/ac 主機板與 Core i9-7980XE/9980XE/10980XE 處理器才能獲得的運算能力,如今更便宜的主流平台也可提供。

想在工作管理員數框框數到眼花嗎?如今選擇主流平台 AM4 同樣能夠辦得到。

Asus ROG Strix X570-I Gaming 為目前台灣 4 大主機板廠商之中,第 3 款上市的產品,第一款為電腦王編輯部已撰寫過的 GIGABYTE X570 I AORUS Pro WiFi,第二款為 ASRock X570 Phantom Gaming-ITX/TB3,後者採用 Intel LGA 115x 散熱器孔位和 Thunderbolt 3,定位更特殊一些。

相對於自家另外一款 ROG Crosshair VIII Impact 定位於最強小板 Mini-DTX 市場,ROG Strix X570-I 採用更大眾化的 Mini-ITX 版型,相容多個獨立工作室/廠商所推出的 5 公升以下迷你機殼;背板 I/O 更具備視訊輸出埠,搭配 Ryzen with Radeon Graphics 處理器,自組自建 1 公升主機或是改裝成無風扇被動式散熱同樣來就補,目標更大範圍的迷你系統玩家。

ROG Strix X570-I Gaming 彩盒印製上主機板外觀,盒裝尺寸依據 Mini-ITX 版型設計,因此相對其它 ATX 產品縮小一圈。

ROG Strix X570-I Gaming 彩盒底部使用關鍵規格資訊圍繞主機板照片四周,玩家於實體商店選購時一目瞭然,下方再以局部照片搭配特色說明文字。

ROG Strix X570-I Gaming 盒裝紙質平面配件一覽,包含說明書、貼紙、ROG 玩家共和國感謝函、CableMod 8 折優惠券、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

配件線材一覽,其中包含無線網路卡外接天線。

由於版型限制的關係,ROG Strix X570-I Gaming 主機板前置音效擴充針腳並非採用常見的杜邦 2.54mm 規格,而是 2mm,因此也包含轉接線材(圖片右上方),另外也有機殼前面板 I/O 針腳延長線(圖片左下方)。

Asus ROG Strix X570-I Gaming 規格

  • 尺寸版型:Mini-ITX(170 x 170(mm))
  • 晶片組:AMD X570
  • 支援處理器:AMD 2nd/3rd Gen Ryzen、1st/2nd Gen Ryzen with Radeon Vega
  • 記憶體插槽:2 組(雙通道),DDR4-2133∕2400∕2667∕2933∕3200、DDR4-4800+(超頻),無 ECC,無緩衝
  • 介面擴充槽:PCIe 4.0 x16 x 1
  • 儲存裝置介面:SATA 6Gb/s x 4、M.2 x 2(M key、2242∕2260∕2280、PCIe 4.0 x4/SATA 6Gb/s)
  • 背板 I/O:DisplayPort x 1、HDMI x 1、USB 3.2 Gen2 x 3、USB 3.2 Gen2 Type-C x 1、USB 3.2 Gen1 x 4、RJ45 x 1、3.5mm x 3
  • 附件:SATA 線材 x 4、ARGB LED 延長線 x 1、無線網路天線 x 1、前面板 I/O 延長線 x 1、前面板音效轉接線 x 1、M.2 安裝套件 x 1、M.2 螺絲包 x 1、束線袋包 x 1、ROG 貼紙 x 1

堆疊結構提升容積率

Mini-ITX 主機板的腹地面積狹小,原本容納零組件的空間即已捉襟見肘,再加上近年來 M.2 SSD 興起,向主機板追討安裝位置,因此 Mini-ITX 不僅往上蓋起多層結構放置零件,更往下挖地下室安放於電路板背面。

ROG Strix X570-I GAming 於主機板背面安排 1 個 M.2 2260/2280 SSD 安裝空間(搭配 M.2 安裝套件可支援 2242),正面於 AMD X570 晶片組上方加裝 1 片電路子板,此電路子板主要負責類比音效轉換處理,另透過軟排線同時賦予另外 1 個 M.2 2260/2280 SSD 安裝空間。處理器供電轉換散熱片,也向背板 I/O 借了一些安裝空間。

Mini-ITX 版型較小,無法負荷 ROG Strix X570-I Gaming 產品定位應有的多項功能,因此 Asus 於部分區域採用向上發展的方式。

主機板處理器插槽與記憶體插槽之間,有著多國語言文字裝飾。

ROG Strix X570-I Gaming 背部安排 1 個 M.2 2260/2280 SSD 安裝空間,電路板左方靠近邊緣亦安排 RGB LED 燈光。

處理器供電轉換區背部安排 1 片金屬板,肩負部分散熱工作,Asus 同樣在此印製多國語言文字。

這張主機板提供 1 個 +12V、G、R、B 和 1 個 ARGB +5V、D、G LED 燈條擴充針腳。

負責 RGB LED 燈光效果控制的 AURA 晶片,位於主機板背部、處理器插槽與記憶體模組插槽之間。

風扇插座包含處理器 CPU_FAN 在內,一共安排 3 個插槽。

ROG Strix X570-I Gaming 於主機板正面右上角安排簡易型 BOOT、VGA、CPU、DRAM LED 除錯燈號,並使用 4 種燈色方便辨識。

這片向上發展的電路子板,主要擔負音效處理與類比輸出的工作,最重要的音效處理晶片使用與 Realtek 合作的 S1220A,支援類比輸出負載阻抗偵測功能,並加裝 TI OPA1688、RC4580 運算放大器晶片,Nichicon 音響級電容同樣也是少不了的必需品。

覆蓋電路子板的 M.2 散熱片,ROG 眼型標誌具備 RGB LED 燈光特效。

M.2 散熱片背面預先貼上導熱墊。

電路子板透過軟性電路板連接,組裝時請注意不要傷到這條排線。

電路子板音效晶片採用 S1220A,並加裝 OPA1688、RC4580 運算放大器晶片。

電路子板 M.2 插槽端附近安裝 1 個 Diodes PI3EQX16000ZHEX 晶片,加強 PCIe 4.0 訊號傳輸品質。

ROG Strix X570-I Gaming 安排 4 個 SATA 6Gb/s 插槽,前置面板擴充針腳 USB 2.0、USB 3.2 Gen1 各提供 1 組/2 個。

PCIe x16 插槽外覆金屬層,並以多根針腳焊入電路板加強固定。

ROG Strix X570-I Gaming 市場定位較為大眾化,考量到玩家有可能安裝內建 Radeon Graphics 顯示輸出功能的 Ryzen G 系列處理器,於背板 I/O 安排 1 個 DisplayPort 1.4 和 1 個 HDMI 2.0b,並依據該平台處理器與晶片組規格,加裝 Genesys Logic GL9901、GL9950 等 redriver 晶片,負責背板 USB 3.2 Gen 2 訊號加強作業。

ROG Strix X570-I Gaming 背板 I/O 一覽,提供 1 個 DisplayPort 1.4、1 個 HDMI 2.0b 視訊輸出,另外還有 3 個 USB 3.2 Gen 2 Type-A 插槽(紅色)以及 1 個 Type-C。

背板 I/O 上方一部分空間作為處理器供電轉換散熱片之用,Asus 亦在此處加強外觀設計,印製「ROG STRIX」字樣。

GL9901、GL9950 redirver 晶片負責強化 USB 3.2 Gen 2 訊號傳輸。

這張主機板網路連結均採用 Intel 產品,無線網路選擇近期便宜、好用,目前消費市場唯一一張支援 Wi-Fi 6/802.11ax 的 Wi-Fi 6 AX200 無線網路卡,5GHz 支援 160MHz 頻寬,最高連線速度可達 2402Mbps,並整合藍牙 5.0 功能。有線網路部分則是選擇 I211-AT,最快支援 1Gbps 連線速度。

ROG Strix X570-I Gaming 網路連結性均安排 Intel 產品,有線網路交由 I211-AT 晶片負責。

較為可惜的是,雖然 ROG Strix X570-I Gaming 負責安放 UEFI 的序列式快閃記憶體容量達 256Mb,為一般 128Mb 的 2 倍,可容納未來新款 AM4 處理器微碼,但並未安排 Flashback 免安裝處理器、記憶體更新 UEFI 機制。此機制需要另行安裝微控制器,有可能是 Mini-ITX 版型空間不足,衡量後放棄該功能。

負責存放 UEFI 檔案的序列式快閃記憶體,ROG Strix X570-I 採用 256Mb 規格,以便提供容量餘裕放置未來新款 AM4 處理器微碼,同時容納自行開發的 UEFI 功能。

雙風扇加強散熱

為了在有限的 Mini-ITX 空間當中,滿足 Ryzen 9 3950X 供電需求,最好還有些餘裕讓玩家超頻,Asus、ASRock、GIGABYTE 均採用驅動器、上橋 MOSFET、下橋 MOSFET 整合封裝的 DrMOS,於有限的空間裡放置多相降壓電路。更有甚者,Asus 與 GIGABYTE 均採用 Infineon 70A 功率級晶片,前者處理器核心供電採用 4 相並聯設計,後者則為 6 相設計。

ROG Strix X570-I Gaming 處理器採用 4 相與雙相供電轉換設計,前者負責核心供電、後者負責 SoC 供電。負責這 2 區供電轉換 PWM 控制晶片為 ASP1405I,據悉這款 Asus 與 International Rectifier(已被 Infineon 收購)合作的晶片,最大支援 6+2 相 PWM 訊號輸出。

Asus 近期設計的原則為不添加 PWM 訊號倍相器,求取較佳的暫態反應表現,降低因晶片負載變化而造成的電壓 overshoot 過衝和 undershoot 下衝現象,因此僅取 ASP1405I 其中 4 相負責處理器核心供電,單相並聯 2 個功率級;SoC 供電則取用 ASP1405I 另外 1 組 2 相 PWM 訊號,單相採用 1 個功率級。

ASP1405I 負責處理器核心供電與 SoC 供電的 PWM 訊號控制。

理解 ROG Strix X570-I 處理器供電相位電路拓樸,接下來就是得知用料規格。無論是核心供電或是 SoC 供電,各個功率級均採用 1 個 TDA21472 OptiMOS Powerstage 以及 1 個鋁金屬電感,後端負責平滑電壓起伏的電容,因為電路板面積有限需深入處理器插槽扣具區域,因而採用多顆高度較低的 Panasonic 導電性高分子鋁電解電容 SP-Cap 470μf。其餘柱狀固態電容,也都是採用 105℃/5000 小時長壽命版本。

ROG Strix X570-I Gaming 安裝 10 個 TDA21472,其中 8 個負責處理器核心供電,另外 2 個負責 SoC 供電。

主機板的黑色柱狀固態電容,均為 105℃/5000 小時長壽命版本。

處理器 +12V 供電採用 EPS 8pin 插座,均為實心針腳,外部包覆金屬層並焊入電路板加強固定。由於版型限制的關係,這片 ROG Strix X570-I Gaming 於此處並沒有安排濾波電感。

處理器插槽中央電路板開設小孔洞,讓玩家使用 LN2 極限超頻時能夠塞入測溫頭。

功率級 MOSFET 的散熱工作,Asus 導入主動式設計,MOSFET 往後向背板 I/O 區商借一些空間,並於此處安裝 Delta 台達電子 30mm 溫控風扇,軸承壽命長達 6 萬小時。X570 晶片組也採用相同的設計手法,於散熱片安裝 30mm 溫控風扇,更內嵌 1 條熱導管加速引導晶片組廢熱。

功率級 MOSFET 散熱片向後佔據背板 I/O 部分空間,並安裝 30mm 溫控風扇,軸承壽命達 6 萬小時。

晶片組採用與 MOSFET 相同的主動式散熱設計,亦加裝 30mm 溫控風扇。

晶片組散熱片內嵌 1 條熱導管引導廢熱,並透過導熱墊直接接觸 X570 晶片。

Delta 風扇型號為 ASB0312HP-00,直徑 30mm,軸承壽命達 6 萬小時。

Mini-ITX 版型主機板,通常只有 2 條記憶體插槽,因此 Asus 於 VDD 供電僅安排單相供電規模,由 1 個位於電路板背面的 Richtek RT8125D 降壓 PWM 控制器負責。此外可能是考量到散熱的關係,記憶體 VDD MOSFET 採用比較大的 SO-8 FL 封裝,上橋使用 1 個 4C10B、下橋使用 1 個 4C06B,而 Asus 於 ATX 版型的雙相供電規模 MOSFET 則是採用 PowerPAK 1212-8 封裝。

RT8125D 負責記憶體 VDD 供電轉換控制。

相較於 ATX 雙向供電設計,MOSFET 採用較小的封裝,ROG Strix X570-I Gaming 可能是考量到散熱問題,記憶體 VDD 供電 MOSFET 採用比較大的 SO-8 FL 封裝,上、下橋 MOSFET 分別為 4C10B、4C06B。(MOSFET 封裝較大,與電路板銅箔接觸面積通常也比較大。)

 

DIP5 與 Armoury Crate

ROG Strix X570-I Gamign 屬於玩家共和國的一員,UEFI 介面自然以紅色作為主要的視覺設計基調,初始介面則選擇 Advanced Mode,玩家也可以按下鍵盤 F7 切換至 EZ Mode,或是進入 Advanced Mode 的 Boot>Boot Configuration>Setup Molde 修改。

ROG Strix X570-I Gaming 屬於玩家共和國的一員,市場定位較高,因此 UEFI 預設為 Advanced Mode。

按下鍵盤 F7,亦可於 Advanced Mode、EZ Mode 2 種介面模式當中切換。

ROG Strix X570-I Gaming UEFI 支援正體中文在內的 9 種多國語言。

鍵盤功能快捷鍵 F3、F4、F6、F9、F11 分別安排 My Favorite 我的最愛分頁、AURA RGB LED 燈光開關、Qfan 風扇轉速控制、搜尋、EZ Tuning Wizard 超頻精靈等功能,玩家能夠隨時隨地呼叫出上述功能。受限於產品定位,Ai Tweaker 頁面並沒有出現 Tweakers Paradise 等細項功能頁面。

鍵盤功能鍵 F6 可呼叫出 Q-Fan 控制介面,能夠以滑鼠拖拉溫度轉速對應曲線的方式操作,CPU FAN、CHA1 FAN 預設溫控來源為 CPU,AIO PUMP 預設為全速運轉。

EZ Tuning Wizard 為簡易型超頻精靈介面,能夠依據玩家的使用情境、散熱系統微調頻率。

Asus 主機板自家特色內容,整合於 Advanced Mode 的 Tool 分頁,計有 EZ Flash 3 Utility、Secure Erase、Flexkey、User Profile、SPD Information、Graphics Card Information、Armoury Crate 等 7 種功能。

Tool 分頁整合 Asus 特色功能,其中 Flexkey 可將前面板 I/O 的 reset 重置按鈕,變更為 AURA RGB LED 開關,或是按下開機直接進入 UEFI 的 DirectKey 功能,十分便利。

Asus EZ Flash 3 Utility 負責更新 UEFI,更新檔案來源可從儲存裝置載入,連接有線網路時亦可自行上網下載。

SSD Secure Erase 負責快速刪除 SSD 固態硬碟內容。

User Profile 提供 8 個欄位,讓玩家儲存不同的 UEFI 選項組態設定檔,亦可將設定檔儲存、載入外部空間。

SPD Information 用以顯示記憶體模組 SPD 內部資訊。

Windows 10 作業系統安裝完畢之後,Armoury Crate 功能將於畫面右下角挑出提示資訊,讓玩家自行選擇是否安裝該公用軟體,不需要此功能也能夠設定成 disable 關閉。

Windows 作業系統公用程式,包含已經有相當歷史的 AI Suite III,整合 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EZ Update、System Information 等 3 大程式。如名稱所述,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為 Asus 自家 TPU 與 EPU 2 種微控制器的總稱,分別負責頻率調整以及電力機制管控,EZ Update 負責 UEFI 以及驅動程式、軟體的更新作業,System Information 則提供系統運作資訊。

AI Suite III 整合多樣功能。

Dual Intelligent Processors 5 讓玩家能夠從 Windows 作業系統調整各個項目的運作頻率和電壓。

ROG Strix X570-I Gaming 主機板風扇插座,亦可從 Windows 作業系統環境調整溫度與轉速對應曲線。

EZ Update 提供軟體與韌體更新功能,還能夠更換開機圖片。

System Information 負責顯示系統運作資訊,以及記憶體模組 SPD 所記錄的資訊。

Armoury Crate 為 ROG 系列主機板近期加入的功能,當完成 Windows 10 作業系統安裝,自動於桌面右下角自動跳出 Armoury Crate 安裝提示,免去以往 DVD 或是 USB 隨身碟的驅動程式、公用程式安裝程序。Asus 自家 AURA RGB LED 燈光控制介面,如今也整合進入 Armoury Crate,若是玩家喜歡更進一步的客製化,也會引導使用者安裝另外一套 AURA Creator 編輯軟體。

ROG 系列主機板支援 Armoury Crate,Windows 10 作業系統安裝完成,右下角即跳出安裝提示,節省玩家透過 DVD 或是 USB 隨身碟安裝驅動程式、公用程式的時間。

AURA Sync 同步整合至 Armoury Crate。

玩家若要取得更進一步的 RGB LED 燈光效果,Armoury Crate 也會引導下載另外一款 AURA Crate 編輯軟體,操作方式類似非線性剪輯軟體,透過圖層與時間軸調整。

3950X 全核心 4.2GHz

標準效能驗證環節,筆者選用 AM4 插槽平台最高階處理器 Ryzen 9 3950X 處理器,為 x86 主流市場第一款實體十六核心產品,記憶體則是搭配 Micron Ballistix Elite DDR4-4000 8GB x 2 雙通道模組,將等效時脈固定於 DDR4-3200。SSD 和顯示卡同樣是一時之選,為 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和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

將記憶體等效時脈固定於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 JEDEC 最高支援標準 DDR4-3200,ROG Strix X570-I Gaming 主機板自行選擇 23-23-23-52 時序。

ROG Strix X570-I Gaming 主機板搭配 Ryzen 9 3950X,CPU-Z 單執行緒效能為 548.1,多執行緒為 10998.6,差一些就進入 1 萬 1 大關。

雙通道記憶體模組 DDR4-3200 23-23-23-52,透過 AIDA64 量測記憶體頻寬約為 46345MB/s~48668MB/s 之間,存取延遲為 78ns。

由於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與 X570 晶片組支援 PCIe 4.0 的緣故,CrystalDiskMark 循序讀取效能接近 5000MB/s。

使用 CINEBENCH R15 進行測試,單執行緒獲得 214cb,多執行緒為 3965cb。(點圖放大)

採用較新的 CINEBENCH R20 版本,單執行緒為 520cb,多執行緒為 9014cb。(點圖放大)

影片轉檔 x264 FHD Benchmark 平均每秒可壓制 70.9 張 1080p 張畫面。

編碼工作較為複雜的 HWBOT x265 Benchmark 採用預設 preset 1080p,每秒可以壓制 97.318 張畫面。

量測電腦平台整體效能的 PCMark 10,採用上述零組件搭配能夠獲得 9957 分。(點圖放大)

以 3DMark 不同測試場景畫面品質檢視遊戲效能,Ryzen 9 3950X 和 GeForce R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 擁有不錯的成績,能夠暢玩各類型遊戲。

筆者原本僅於 HEDT 平台選用 Blender Benchmark 3D 場景渲染時間測試,因 Ryzen 9 3950X 具備十六核心 32 執行緒而加測,單張畫面渲染時間為 10 分鐘 39.58 秒。(點圖放大)

超頻測試環節,透過 ROG Strix X570-I Gaming UEFI 畫面調整 Ryzen 9 3950X 處理器倍頻,不手動調整電壓的狀況(意即交由主機板自行決定),實體十六核心全體可以飆上 4.2GHz,並通過如 CINEBENCH R20、HWBOT x265 Benchmark 等採用 AVX2 指令集的壓力測試。

由於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 Infinity Fabric 時脈仍舊與記憶體相互掛勾,多數處理器 1:1 除頻比例的最高數值大約在 1866MHz 左右,若是記憶體時脈再往上飆,除頻比例就需要採用 1:2,實際讀寫速度不見得更好,因此筆者選擇等效時脈 DDR4-3733,再往下調整時序,最終能夠採用 15-17-16-36 1.4V 設定正常運作。

將 Ryzen 9 3950X 16 個核心全部超頻至 4.2GHz,此時可以顧全多執行緒效能,CPU-Z 多執行緒獲得 11426.3,進步幅度約 3.9%,單執行緒則因超頻時無法使用 Precision Boost 2 技術,單執行緒分數下降至 515.9。

ROG Strix X570-I Gaming 能夠讓搭配測試的記憶體模組以 DDR4-3733 15-17-16-36 1.4V 設定運作,複製頻寬已接近 60000MB/s 關卡,存取延遲更同步下降至 67.3ns。

Ryzen 9 3950X 全部核心超頻至 4.2GHz,CINEBENCH R20 多執行緒效能提升約 9.5% 來到 9867cb。(點圖放大)

透過 AMD Ryzen Master 得知 ROG Strix X570-I Gaming AM4 插槽的 PPT、TDC、EDC 分別為 395W、255A、255A,大概是顧慮到上一級還有 ROG Crosshair VIII Impact,數值比同級競爭對手 GIGABYTE X570 I AORUS Pro WiFi 為低(540W、300A、360A)。(點圖放大)

小細節、決勝負

Asus 終於在台灣市場引進 ROG Strix X570-I Gaming,正好可以跟電腦王編輯部先前測試過的 GIGABYTE X570 I AORUS Pro WiFi 相互比較。雙方預設目標市場相同,ROG Strix X570-I 售價約為新台幣 8,300 元,X570 I AORUS Pro WiFi 約為 7,700 元~7,800 元左右,在用料規格差不多的情況之下,雙方信仰的差距透過價格呈現出來。

以功能性而言,X570 I AORUS Pro 略勝一籌,視訊輸出多出 1 個 HDMI 2.0,Q-Flash Plus 支援免安裝處理器、記憶體更新 UEFI,也支援 ECC 記憶體模組,有意組裝迷你型工作站的玩家可以留意;ROG Strix X570-I 優勢在於音效處理以電路板子卡方式取得空間,提供更豪華的陣容,USB 3.2 Gen 1 多出 2 埠,UEFI 容量多出 1 倍,倘若 AMD 未來仍繼續於 AM4 插槽推出新處理器,放棄舊款處理器微碼的可能性較小;當然,許多人選擇 Asus 主機板的原因,不外乎 UEFI 調整選項、功能較為豐富。

除了 ASRock X570 Phantom Gaming-ITX/TB3 採用不同的市場策略,Asus 和 GIGABYTE 於 X570 晶片組 Mini-ITX 主機板看法一致,雙方訂價也相當接近,上述的少量功能差異,將成為雙方在市場上的決勝點。

 

產品資訊

Asus ROG Strix X570-I Gaming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 處理器:AMD Ryzen 9 3950X
  • 記憶體:Micron Ballistix Elite DDR4-4000 8GB x 2 @DDR4-3200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
  • 系統碟: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9

你知道電腦王也有 Telegram 頻道嗎?

R.F.
作者

誤入叢林的小白兔,每天爬樓梯到七樓的白癡,幻想自己很瘦的豬,一放假就睡死的bed potato。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