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5 14:30

「真」無線藍牙耳機採購指南-5大革新技術分析、8款新品試聽報告

ADVERTISEMENT

隨著第一代 AirPods 的熱賣,帶動 TWS(True Wireless Stereo)耳機風靡全球,只要曾體驗過這般自由無束縛的聆聽饗宴,就肯定能感同身受真無線耳機的魔力,促使各大3C品牌及音響大廠相繼推出同類型產品。真無線耳機雖然帶來方便性與有別以往的使用體驗,但不可否認仍有許多細部功能需持續優化改良。

隨著近年來藍牙5.0技術普及,以及新一代處理晶片問世,時隔多年,全新進化的真無線藍牙耳機橫世登場,市面上二代真無線耳機已然到來,而新一代產品有哪些技術性或功能規格面的更新?值得讀者入手或汰舊換新嗎?本篇 PC home 採購單元將一一解答,另也精選8款一線品牌所推出的新款真無線藍牙耳機,提供大家參考!

5個真無線耳機進擊要點

自各大品牌發表自家首款真無線耳機至今,市場接受度與銷售成績雙雙呈現上升曲線,雖然對於力求方便性和日常聆聽用途的消費者來說,真無線耳機是最佳選擇,不過現在無論耳機廠商或3C品牌,幾乎都不會錯過這片前景看俏的耳機新藍海,走進3C賣場內選擇更是琳瑯滿目,選購時不妨稍微拉高預算範圍,挑選品質有保障的一線品牌產品之餘,筆者也將直接切入近代真無線耳機的5大有感升級,帶讀者掌握新一代 TWS 應具備的重點特徵。

ADVERTISEMENT

重點1:更穩、更輕巧的配戴舒適度

部分讀者或許會疑惑,真無線耳機先天體積就比其他耳罩式、藍牙無線耳機短小許多,即便同類型交叉比對也僅存在數十克的重量差,看似微乎其為的差異,仍會對一天連續使用2、3小時的重度使用者,有著顯著影響。 

ADVERTISEMENT

極致的舒適度

一來耳機重量重,長時間對雙耳間造成的負擔不容小覷,另方面當耳機本體偏大,部分機身或多或少會露在耳朵外,相較之下容易鬆脫,同理,當耳機本體大又未符合人體工學設計時,耳塞置入耳道後,整顆機身外圍就會在卡在耳骨上,久而久之便因為支撐而形成壓迫感,因此,目前真無線耳機產品一致以舒適、穩固的配戴體驗為皈依,耳機整體設計也往輕盈重量、小巧機身靠攏,瘦身後的真無線耳機能適度服貼在耳骨之中,再加上耳機曲線符合人體耳廓形狀打造,使用者體驗更為理想。 

三種配戴方式

依照舒適度程度衡量,半開放式最好、入耳式居中、耳掛式再次之,不過當提到穩定度,則須將使用情境一併納入考量,舉例來說,從事運動訓練時,配戴耳掛式無疑能帶來最穩定安心的配戴感;而若針對移動或通勤使用,入耳式耳機相對能帶來穩定與舒適的均衡感受;至於純粹只在辦公或居家定點使用,那麼半開放式就很夠用。

ADVERTISEMENT

重點2:近乎零延遲的聽感表現

真無線耳機的特點之一,就是透過藍牙傳輸,以完全無線的方式連接行動裝置,並在無線材阻礙的狀態下享受各項影音娛樂,不過凡事利弊相生,以往說到分體式無線耳機,最令人詬病的一項痛點就是「延遲感」,雖然在對應於純音樂聆聽情境,不至於有明顯感受,不過一旦開啟YouTube觀看一段線上影片,或點開手遊開戰一番,卻常常會被數秒間的影像與聲音延遲干擾,導致使用者無法沉浸其中。

連線方式的改變

有鑑於真無線耳機不如一般耳機,兩只耳機本體間有一條線纜連接,因此,過去的連線配對原理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遍地以藍牙技術,將手機訊源傳輸至主耳機,再由主耳機將聲音資料透過無線訊號傳至副耳機,為了平衡兩耳間的同步率,必須降低主耳機速度、配合副耳機接收訊號和處理時間,因而導致耳機與播放裝置間形成延遲感受;而另一種被稱為 NFMI 近磁場感應技術的運作方式,雖然可以緩解延遲性和功耗問題,不過相對訊號傳輸距離與範圍有限,因此,同樣未能從根本解決這項技術限制。 

ADVERTISEMENT

QCC晶片與藍牙5.0奧援

雖然無線延遲是現今藍牙播放設備的通病,不過許多晶片廠和科技廠紛紛轉向研發 TWS 耳機專用處理器,藉此解決低功耗、連接穩定性及語音喚醒等諸多技術儲備,舉例來說,高通針對藍牙無線音訊與自家 Snapdragon 處理器進行深度軟硬整合,在初期提供了 apt-X Low Latency 藍牙低延遲技術,改善延遲感受,後續亦推出高階 QCC5100系列和中低階 QCC30XX系列藍牙晶片,並支援藍牙5.0版本,每支耳機皆可獨立與手機連接、傳輸聲音訊號,改進以往主副耳間的連線仲介負擔,在天線結構方面亦重新配置,確保更寬廣的訊號覆蓋範圍,有助維持訊號強度,為新一代真無線耳機迎來更穩定的訊號傳遞。 

重點3:環境降噪與通話降噪受關注

降噪耳機對於許多人來說並非新鮮事,這項技術早在多年前便已導入 Bose、SONY 品牌旗下的耳罩式降噪耳機上,直至今日,依舊備受商務人士和部分族群推崇,不過去年 SONY 率先將 ANC 主動式降噪技術導入至真無線耳機上,橫世推出 WF-1000XM3真無線降噪藍牙耳機時,便贏得各界高度關注。

主動式降噪TWS問世

有鑒於真無線耳機體積要比耳罩式耳機小巧數倍,若要在有限的機身物理條件限制中塞入內、外向麥克風陣列來偵測外界聲音,藉以產生旗鼓相當的反向波抵銷外部喧囂雜音,同時又要保有一定音質水準,不難想像背後需克服許多技術難題,但自 TWS 耳機問世至今,短短數年間我們已經可以在輕巧便利的真無線耳機上,享受降噪科技為通勤或工作過程帶來的沉浸式聆聽體驗,今日更有丹麥品牌小鳥 Libratone、Apple 和紐約品牌 Master&Dynamic,相繼發表的主動式降噪真無線新品除了環境音降噪之外,通話降噪也逐漸備受重視,可以料件 ANC 降噪真無線耳機後勢可期。

通話降噪受重視

真無線耳機的通話品質都不是太好,常常會被另一方反應人聲過小或背景雜音過吵,這對於需要時常通話的上班族或情侶來說是一大困擾,因此,通話噪音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目前廠商常見的作法是增加麥克風數量、改善收音位置,尤其可觀察到目前高階真無線藍牙耳機大多採用線型 MEMS(端設陣列),一來容易收音,可透過訊後處理,抑制其他方向的聲音干擾,形成指向性聚焦人聲拾音部分,提升通話清晰度,如鐵三角 ATH-CKS5TW、Jabra Elite 75T 和 AirPods Pro 都是採用這種形式。接著,在技術層面則是加入高通 CvC 降噪技術,利用藍牙耳機內部晶片,把通話麥克風接收到的訊號進行過濾處理,降低外界風切聲,並偵測集中說話者的聲音,讓通話過程更順利。

重點4:續航力升級、支援無線充電

在傳統藍牙耳機走過的10年歷程裡,許多問題是在技術升級後才逐漸克服,反觀真無線耳機自2、3年前開始蓬勃發展,從最初的致命延遲感、差強人意的音質表現、通話雜訊及續航短等,每一個環節之於使用者體驗來說,都會引起層層波瀾,當然,真無線耳機產業並不是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他們也正在竭盡所能改善、力圖完美整合。

續航力大躍進

其中,電池續航力帶來有感進化,得利於藍牙5.0版本低功耗優勢,以及高通 QCC 系列晶片和各品牌自行研發的新處理器的多重輔助下,相較初代元老級 TWS 單次僅可播放3、4小時音樂,如今真無線耳機新血,在有限的耳機空間內最長可達到單次15小時的聽歌時間,日常使用時不再輕易沒電,予以更長效的續航力。 

ANC對電力的考驗

雖然新款真無線耳機普遍在電力表現上具有顯著升級,不過針對搭載主動式降噪功能的機型仍有但書,由於這類耳機須在本體內部搭載降噪麥克風與降噪晶片,方可抵銷環境噪音,而機身在加入種種零組件後,自然縮限了電池容量配置空間,再來當耳機執行主動式降噪時,也會耗損一部分電量,所以現階段 ANC 降噪真無線耳機,單次滿電續航力大多落在4、5小時左右。 

無線充電更便利

不僅電力更優於前代,在續電方面亦提供多元的充電方式,除了以主流 Type-C 充電埠進行有線快充之外,目前多數手機廠商所推出的真無線耳機充電盒,更支援 Qi無線充電和手機反向充電,當電力即將耗盡時,不失為一個便利的續電辦法。

重點5:高解析音訊解碼、側重低頻調校

不可諱言音質是耳機的重要因素,一款好的耳機在聲音的表現上絕不容馬虎,雖然藍牙耳機的音質表現無法企及有線耳機,便與各家聲學調校技術、耳機驅動單體、腔體空間、音頻解碼等級和個人音樂喜好息息相關,所要探討的範圍十分廣泛,難以一言道盡,主能客觀從各品牌常態對藍牙音質提升所做的努力來說明,實際仍建議讀者親自到門市進行試聽,判斷耳機整體的聲場、解析力和三頻表現是否符合個人音樂喜好。

aptX與LDAC高解析力

各品牌真無線耳機在改朝換代之際,勢必會一併升級耳機內部單元結構,音頻調校性能也較先前出色、純熟許多,再加上許多新一代 TWS 產品訴求支援48KHz/16bit 的 aptX 解碼格式,亦或是自家高解析音頻技術,像是 SONY 便搭載自家支援24bit高解析音質 LDAC,當搭配相對應的播放設備時,能帶來接近CD的音質清晰度。 

強調重低音,貼近大眾口味

因應年輕世代對搖滾樂、電子樂的追捧,TWS 耳機廠商在低頻量感下足功夫,以鐵三角來說,便採用 PEEK+TPU 不同硬度材質的振膜重疊,在確保低頻力度的同時,不至於有低頻過大產生的閉悶感,總歸來說,除了有自成一格的低頻系列之外,其餘大多仍追求三頻均衡和通透的聲場表現。

       
        真無線耳機前瞻發展

自去年 Sony 二代真無線降噪耳機 WF-1000XM3和蘋果首款搭載 ANC 主動式降噪真無線產品 AirPods Pro 問世後,我們已經可以預期「主動式降噪」將成為2020年 TWS 耳機產業的兵家必爭之地,與此同時,觀察到未來語音助理延伸應用和健康檢測功能的加入,勢必會為真無線耳機市場開闢下一個戰場。

        全新人機互動情境

今日在居家物聯網領域,由 AI 部署的智慧硬體產品不勝枚舉,由於這些智慧家居產品功能多元,若完全倚靠手機端 App 操控會非常繁瑣,因此,現主要由智慧音箱居中扮演人機互動的媒介,不過日後,隨著 AI 語音助理擴展到耳機領域,擁有 AI 助理的真無線耳機更有著得天獨厚的「便攜」優勢。未來真無線耳機將與智能音箱聯手組成「家庭 +行動」的智慧體驗,憑藉真無線耳機的操作獨立性,一方面減少用戶手機端的作業,再者,解決智慧音箱定點式收音範圍限制,將自由度和操控彈性進行最大程度釋放,使它能運用在更多場景上。 

        健康檢測應用

雖說耳機智慧化的技術尚未完全成熟,但未來真無線耳機很有可能會承接智慧手錶等可穿戴設備,先是在耳機中加入生物辨識感應器,讓真無線耳機透過對稱式外殼設計,同時搭配感應器自動偵測與辨識能力,當使用者戴上耳機時,能依照配戴位置調節耳機的聲道,讓耳機不再有分左右耳之分,可任意配戴。

而另一應用方向則是,在耳機上導入如同智慧手錶一樣的健康檢測功能,像是監測心率、最大攝氧量等身體資訊,只消透過一個耳機設備就能同時滿足音樂聆聽、多媒體操控,甚至是追蹤自身的健康狀況等多工應用。

下一頁為你推薦8款大牌所推出的新款TWS!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