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科學家表示,在遠古時期,澳洲內陸地區曾有許多巨大的猛獸生活於此,像是咬力十足的袋獅、高如卡車的袋鼠和體型如犀牛般的袋熊等,如今這些遠古猛獸已從地球上消失,但我們還是能透過化石窺見牠們在千萬年前留下的痕跡。最近,生物學家在昆士蘭州著名的化石採點「里弗斯利」(Riversleigh)發現了一種全新的袋獅化石,並將它命名為「Lekaneleo roskellyae」。
👉 歡迎加入T客邦telegram ( https://t.me/TechbangNEWS )
位在澳洲昆士蘭內陸的里弗斯利(Riversleigh)不僅被列為世界遺產之一,同時也是澳洲最著名的化石遺址,由於位置偏遠,沒有人為破壞且石灰岩地形將澳洲的哺乳動物演進史完好封存,可追溯距今約 2300 萬至 1500 萬年前的動物化石標本,有利古生物學家藉由化石拼湊哺乳動物故事。
ADVERTISEMENT
日前,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研究人員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指出考古學家於該地發現一具被命名為 Lekaneleo roskellyae 的化石遺骸,並表示,這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小袋獅」品種,大約只有家貓的大小,推估是漸新世-中新世(大約 23 至 3,400 萬年前)生活在古代澳大利亞雨林的物種。
由於此前也曾有其他品種的袋獅遺骸被發現,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在西澳博物館中展出的 Thylacoleo carnifex 骨架,根據當時的記載,袋獅被視為是所有已滅絕的哺乳類動物中,咬勁最強的肉食性物物,一支體型重達 100 公斤的袋獅,咬力可以媲美一頭 250 公斤重的獅子,它的前肢極為強壯,並有可收縮的爪子、鋒利的前齒及強壯的顎肌,能夠將骨頭切成薄片,綜合上述特徵,推測它有可能還會爬樹,並保存獵物的腐肉。
ADVERTISEMENT
儘管 Lekaneleo roskellyae 最初被認為是 Priscileo 科(袋獅的另一種科),但研究小組發現牠牙齒組成元素與 Priscileo 科存在著差異,並與從前見過的其他物種都非常不同,表明它實際上是一種袋獅家族樹狀圖上的不同分支,屬於一種全新物種
ADVERTISEMENT
而身為研究人員之一的 Archer 博士也提到:「袋獅是澳洲大陸特有的肉食性動物,關於牠的滅絕原因向來是一層迷霧,而當解剖這次發現的袋獅頭骨時,得到的結果是,該袋獅很有可能只生活在樹上,而且獵食對象是鳥類、蛇類和小動物等,對此有了全新的認識,這與我們之前見過的其他任何相關物種有很大的不同,也是將牠列為新種袋獅的原因。」
👉 歡迎加入T客邦telegram ( https://t.me/TechbangNEWS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