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由於全球晶片短缺,影響到了很多產業。不過,影響最大的卻是汽車產業,從德國到美國德州的汽車生產都遭遇晶片短缺的衝擊。
2020年,當汽車製造廠因疫情而紛紛關停時,汽車銷售被預測將長期放緩。因此,半導體業也據此進行了規劃,安排將晶片產能分配給其他產業的買家。然而,現在發現汽車購買的需求意外旺盛,汽車廠商加大生產速度,卻面臨了晶片供應的短缺。
不過,晶片的短缺對各國汽車產業的影響並非一視同仁。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產業經濟學家佛曼(Stephen Foreman)表示:「就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打擊程度而言,德國和日本由於其經濟對汽車業的依賴比較重,因此顯得尤為脆弱。然而,美國汽車市場雖然面臨較大的汽車產量衝擊,但對GDP的整體衝擊不大,因為美國汽車市場及其供應鏈業務僅佔美國經濟約2%。」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報告中指出,由於美國汽車市場的汽車庫存量少,而福特、克萊斯勒、福斯、通用和本田都已宣佈在第一季將暫時關閉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工廠。估計這將導致美國第一季的汽車產量減少23萬輛,相當於蒸發5.8個百分點。
ADVERTISEMENT
不過,對美國而言,預計對第一季度整體工業生產和GDP增長的影響分別僅為0.5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
在亞洲其他地區,日本的汽車生產面臨著嚴重的、短期性的不景氣。本田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已經因晶片缺貨而減少了第一季度的生產計畫。報告估計,這將分別對該季度的整體工業生產和GDP造成1.1個百分點和0.3個百分點的衝擊。相比之下,韓國受到的影響微乎其微,因為韓國擁有的兩家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三星和SK海力士都在加緊生產。
為什麼汽車產業影響最大?
由於過去汽車生產商大多採取「即時」(just-in-time)的生產模式,且沒有囤積元件的習慣,在去年春天的經濟封鎖後,晶片供應商擔心庫存快速積壓,取消了原計畫在2020年上半年給代工廠的訂單。但報告顯示,全球汽車業的恢復速度比預期快得多,尤其是在需要安裝更多晶片的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領域。與此同時,汽車業的復甦伴隨著「宅經濟」需求的增加,新的Playstation 5和iPhone 12等商品銷售表現樂觀,最終導致了晶片的供不應求。
ADVERTISEMENT
而由於交貨時間至少為六個月,受影響的晶片製造商無法在短期內快速調整生產以滿足需求。
供應鏈研究公司Elm Analytics的創始人霍夫(Tor Hough)稱:「汽車製造商很執著於精準生產,所以常常保持低庫存以提高成本效益。即使他們沒有矯枉過正,也可能考慮得不夠長遠。」他認為,雖然汽車供應鏈經理們善於控制短期危機,但在做出更大的改變上往往比較緩慢,因此難以對付潛在的長期風險。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