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中國「拜騰汽車」是這幾年在中國被矚目的電動車公司之一,他們的首款量產車型M-Byte曾於2019年在美國電子消費展上亮相,還說過將於2020年中正式投入量產。但截至目前,M-Byte一台車都沒有做出來。現在已經跟紫光集團一樣,被債權人申請破產。
紫光跟拜騰都是所謂的「被破產」,什麼叫「被破產」呢?根據中國的「破產法」的規範,當一間公司具有相關申請破產的事宜,但是公司不願意自己申請破產程式,被公司的債權人向法院申請相關的破產。
簡單來說,就是拜騰跟別人借的錢還不出來,然後對方就把拜騰告上法院,要求法院清算這間公司,把能賣的東西拿出來賣,好償還債務。
ADVERTISEMENT
「拜騰汽車」是由中國原東風英菲尼迪(Infiniti)總經理戴雷於2016年參與創立,是最早成立的中國所謂的新能源汽車之一。
而鴻海集團在今年1月初才宣布與拜騰汽車合作,要推動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製造工作,力爭在2022年第1季度前實現M-Byte量產。當時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還參與拜騰汽車全員會,發表「讓拜騰贏」的演講。
ADVERTISEMENT
事實上,拜騰汽車已經長時間處於搖搖欲墜狀態。從2020年4月份開始,拜騰公司美國分公司有50%的員工被安排休假。與此同時,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下令對拜騰的德國子公司Byton GmbH進行臨時破產管理,慕尼黑律師邁克爾·鮑爾接任該職位,擔任臨時破產管理人。
而據拜騰汽車在中國的員工透露,在去年12月31日,拜騰汽車也公告表示,在經歷了6個月停工停產後,中國所有公司目前仍不具備復工復產的條件,經研究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延長停工停產期6個月,至2021年6月30日止。
ADVERTISEMENT
燒光84億人民幣卻造不出一台量產車
其實拜騰汽車在中國的電動車陣容中,人才可以說是最有看頭的,他們有在BMW工作了二十年,打造出BMW i8的Carsten Breitfeld(中文名:畢福康),以及在中國推動Infiniti品牌、熟悉中國汽車市場的的Daniel Kirchert(中文名:戴雷)。
有這樣強的陣容,拜騰汽車在資本市場上一度左右逢源。成立至今,拜騰汽車先後進行了6次融資,其中,前四次融資總額已到84億元(人民幣),投資方包括一汽集團、寧德時代和富士康等,最新一輪融資時間是今年的1月6日。
ADVERTISEMENT
拜騰的車款不僅標榜將搭載臉部辨識、血壓監測、手勢控制,以及雲端平台連動等科技應用,甚至可透過識別乘客身分自動調整座椅高度及偏好娛樂內容等個人化,並且強調將整合多項第三方應用服務,搭配自動駕駛功能,讓駕車旅遊變得更有樂趣。
但多次融資之後,這五年拜騰汽車交出來的,只有M-Byte和K-Byte的“現代感”概念車型。而這兩個創始人,畢福康在前年跑去了另一家具有爭議的汽車公司法拉第未來擔任CEO,戴雷則在今年跑去另一間中國車廠「恆大汽車」擔任副總裁。
2020年6月底,央視還曾點名拜騰汽車,直指其「燒光84億,還造不出車」。
為了打造頂級品牌形象,燒錢無節制
為了強調品牌的頂級形象,拜騰在供應商遴選上堅持強調「最貴、最好」的原則。他們自建工廠也提高了造車成本,整車產線的設備與特斯拉看齊,某些元件研發投入遠超過豪華車標準。據傳拜騰曾以近億元人民幣的開發價,將整車控制器(VCU)外包給了德國頂級供應商,而市面上一般VCU開發價約幾百萬元人民幣。
而後,2018年左右,拜騰與澳洲一家知名DMS(駕駛員監控系統)開發公司Seeing Machines宣布一項金額近5000萬美元的合作計畫。知情人士表示,拜騰當時強調,「所有東西都要用最頂級的」。
此外,拜騰位於上海的首個品牌店開業時,店員服裝都是量身定制、從德國進口;中國區員工名片也要採用進口環保材料,一盒名片費用高達上千元人民幣。
另外,在2018年,拜騰300餘人規模的北美辦公室僅零食採購費就用掉了700多萬美元,相當於平均每人一年吃掉了近2萬美元的零食。同年,拜騰在上海長寧來福士廣場1號樓26層租了一整層樓辦公,員工午飯後談論的,都是何時把這個豪華電動車品牌推上市。
2020年1月參加北美CES展時,拜騰還花了約30萬美元把車空運到美國,再海運回中國,花費遠超市場行情價11萬美元。
有業界人士指出,一般的汽車企業有完善且強有力的管理制度,由成本控制部門對資金進行把控。而在拜騰,計畫的預算及預算追加等支出,只需要部門主管點頭,報批後直接從財務拿錢,缺少管控。結果就是,錢燒完了,車卻沒造出來。
雖然說現在拜騰破不破產還不好說,但是兩個創始人走了,東西也都還沒做出來,一手好牌也沒了。年初本來以為找到鴻海結盟會是他們的解藥,但是現在到底鴻海能不能「讓拜騰贏」,恐怕也很難說。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