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蝦皮支付向金管會申請電子支付執照,雖然在去年(2020)年11月已經獲得金管會許可,不過依法必須要增資,但因為沒能獲得經濟部投審會的審核,蝦皮支付無法取得營業執照,金管會在13日正式宣布,廢止蝦皮支付電子支付機構的業務許可。
文章目錄
沒有電子支付執照的蝦皮,下一步究竟該怎麼走?
金管會廢除電支業務許可,蝦皮:將停止代收代付服務
蝦皮之所以需要申請電子支付執照,主要原因是經手的錢太多了。
ADVERTISEMENT
蝦皮支付屬於經濟部主管的第三方支付,不過蝦皮前年整年經營代理收付的日均交易量達到31億元,遠遠超過電支條例規範一年日均交易量10億元的門檻,蝦皮為了符合法規規範,必須向金管會申請電子支付執照,去年11月,金管會已經通過申請許可。
依照法規,蝦皮支付要在取得許可的6個月內,也就是今年的5月13日前,向金管會申請核發營業執照。要升格為電子支付,資本額需要增加到5億元,為此,蝦皮打算從海外匯入4.95億元增資款,這需要經過經濟部投審會的審核,蝦皮支付因此申請展延一次,增資大限延後到8月13日下班前。
但是今年經濟部採用新的中資審核認定標準,蝦皮一直沒通過投審會的審核,被認為有中資疑慮。因未能在期限內申請核發營業執照,金管會宣布,廢止蝦皮支付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許可。
ADVERTISEMENT
蝦皮表示:「對此結果誠懇接受。」也會從8月14日起,停止代收代付服務,未來會繼續按照法規要求處理相關業務,同時確保用戶權益及用戶對平台服務的使用不受影響。
零售電商都在申請電支執照,為何就蝦皮有爭議?
零售電商跨足金融支付領域,已經成為趨勢,全家、全聯等業者,近期也都紛紛提出電子支付執照申請,那為什麼唯獨蝦皮爭議這麼大呢?還頻頻申請失敗呢?
商研院國際數位商業研究所所長戴凡真分析,電子支付執照能讓業者做到「收款」這類的金流清算業務,「清算業務帶有銀行性質,因為可以掌握到消費者交易數據,涉及到個人資料,在台灣管制很嚴格。」
ADVERTISEMENT
蝦皮支付的母公司是在紐約上市的冬海集團(Sea Group),而中國騰訊也是其股東,外界憂心,中國會透過蝦皮支付監控台灣消費者,背後涉及個資保護、國安等敏感問題,蝦皮規劃從海外匯入增資款向,就踩到「中資」這一條這條敏感的紅線。
沒有電支執照,蝦皮會怎樣?
戴凡真說,電商做生意除了物流,也會希望進一步掌握金流,來更深一層認識消費者。台灣的電商Pchome,集團旗下就有行動支付「Pi 拍錢包」、momo雖然沒有推支付,但背後的富邦集團旗下有富邦銀行,透過發行momo聯名卡,來補上金流服務這一塊。
因此當蝦皮在台灣市場的規模越來越大,自然會想要掌握消費者的金錢流動,申請電子支付執照就成了掌握金流的手段。
ADVERTISEMENT
如今沒能取得電子支付執照,蝦皮依法暫停代收代付服務,接下來可能面臨哪些狀況?不具名的電子支付業者分析,就實務上來說,蝦皮這次無法取得電子支付執照,為了符合法律規範,最大的差異,就是保留在代收付信託裡的日均餘額不能那麼高,也就是必須更高撥款給賣家的頻率。
該業者表示,從今年七月一日起,日均餘額的限制規範,已經大幅從10億提高到20億,「其實對蝦皮相當有利,只需要從本來的31億,控制在20億以內就可以。」
下一步,該怎麼走?
但就長期的發展目標來看,蝦皮當然還是希望能增加金流服務,既然自己沒能申請到執照來做,戴凡真分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跟台灣本地的銀行合作,就能解決為了增資所衍伸的中資疑慮。
戴凡真認為,蝦皮跟其他電商相比,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在東南亞市場有很多用戶,因此做好「跨境金流」會是接下來看重的重點。
過去做跨境交易也可以透過刷信用卡完成,但缺點是刷卡跨國交易手續費太高了,「賣家收款看到這手續費,都覺得很痛苦。」戴凡真認為,就蝦皮的策略發展上來看,會希望每個市場都能有金流支付的功能,再透過跨境金流,把每一個市場串聯起來。
總結來說,蝦皮的目標是要在台灣做好金流服務,無論是自己申請,或是跟別人合作都不重要,只要能達成目的就好。蝦皮被金管會廢止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許可,雖然看似是挫敗,但對蝦皮在台灣經營來說,影響並不大,山不轉路轉,也許不用多久,蝦皮就會對外宣布合作對象也說不定。
- 本文轉載自數位時代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