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安全總比後悔好」。 一家日本避難所製造商在一次採訪中如此說道。
的確,光在2021年,我們就經歷了包括高溫乾旱、颱風「雷伊」、颶風「艾達」等大災害。
有時候擔心也不是完全沒必要的,而以怎樣的方式來面對和迎接這些無法避免的、說來就來的災害,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在2017年,一名男子被發現在猶他州和聯邦政府擁有的土地上建造了四個小屋和數量不詳的地下掩體。為了生活,這名男子使用散落在8個地點的桶和垃圾箱來儲存補給品。
據瞭解,這位男子之所以會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就是為了迎接世界末日的到來。
只是這…有什麼更現代化的避難手段嗎?日本避難所製造商就提供了一種安全便捷,甚至可以直接放在家裡的避難所。
防爆抗震,手工製作,適合多人居住
這家日本避難所製造商名叫Wnisheter,最近他們推出了一款名叫「最後的堡壘」的小型避難屋。
首先作為一款合格的避難所,基本的防護功能一定少不了。這個可擕式金屬避難屋能夠防爆抗震,可以保持1.07atm的氣壓,甚至還能在6.5到7秒內將放射性化合物和其他污染物全部排出,裝配的過濾系統也能在平時生活中過濾掉空氣中99.995%的污染物。
這個避難屋還可以進行客制,適合1到7個成年人居住避難,由於避難屋體積足夠小,它可以放置在公寓、地下室、後院,甚至地下任何地方。
根據官網介紹,避難屋都會根據要求,結合內外部和功能進行開發和設計,每件產品都是手工製作,因此在結構和品質上,可以接受各種標準的檢驗。
在日本,已經有不少家庭都已經有了動作。像是在岩手縣,一個四口之家就入手了這麼一個避難屋,該避難屋寬12m、長12m、高5.5m,被安裝在地下,被1.5m的土壤覆蓋。
是避難屋,也是一個普通的房間
接下來,我們就走進這個避難屋來看看,裡面到底有什麼。
如果你選擇把這個避難屋裝在家裡,就可以在打開房門時看到避難屋:
這個避難屋的尺寸是M,核洩漏的時候可供2-3人使用,如果是為了防震的話最多可以容納15人,對一家人來說綽綽有餘了。
可以看到,在避難屋內部還安裝有電視、空調等裝置,正前方的白色方形物就是在核洩漏的情況下最關鍵的空氣篩檢程式,通常都會有套子蓋住,不會影響房間美觀。避難屋的門窗都很堅固,氣密性也有品質保證。
電視下方的櫃子也是可以打開的,能用來放置一些水、食物等必需品:
天花板安裝有進氣閥門,和篩檢程式和管道連接在一起,確保外部的空氣得到最大化的清潔和過濾,出口閥門則安裝在入口處。
由於避難屋在平時基本沒什麼用,因此也可以把它就當成一個普通的房間,比如將其裝潢成家庭影院的樣子:
也可以手工打造一個地下避難所
修建避難所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早在2015年,英國網紅colinfurze就在自己家後院動工製作一個地下避難所,從掘地三尺開始,然後在地下鋪設建築材料,修房蓋,然後用沙子、水泥、草坪等蓋住。
5年後,從地面上看並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地下已經完全變了個樣。
在這個避難所裡,colinfurze屯了很多生活用品,各種罐頭,以及用不完的衛生紙:
甚至在他的一些手工實驗過程中,還狠狠地「折磨」過這個避難所,比如,搖滾吉他火燒天花板…
不過還好,這個避難所還好好的。
在全球,避難所逐漸形成了一個市場,而對於這類特殊需求的產品化趨勢,你又有什麼看法呢?
資料來源:
- First Look at the WNIShelter, a Portable Bomb Shelter That Fits in Your Basement
- 設置型シェルター(最後の砦)
- Backyard UNDERGROUND Apocalyptic BUNKER
- 本文授權轉載自大數據文摘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