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前些日子,在HONDA公司的東京總部,仿人機器人Asimo正式宣布退役,結束了長達 22 年的職業生涯。
許多外媒都用自己的方式對此表達了遺憾,也對於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前景提出了擔憂。
雖然在2018年6月28日HONDA公司官方就已經宣布停止人形機器人Asimo的研發,以專注於該技術的更多實際應用。
ADVERTISEMENT
但在停止生產後,Asimo依然化身各類網紅活躍在各大舞臺和節目,以其聰明的滑稽動為孩子和家長們帶來歡樂,這使得人們一度忘記了Asimo即將離去的事實。
如今在HONDA的正式公開謝幕,也意味著我們今後很難在公共場合見到Asimo的出現。有媒體感歎,Asimo自此以後,真正要說人們再見了。
ADVERTISEMENT
Asimo的前世今生
Asimo機器人項目誕生於2000年10月31日,20年時間,Asimo在世界各地作了特別嘉賓,很快成為日本開創性機器人技術的象徵。
但其技術積累則要從1986年Asimo機器人的初號機E0開始算起。
最早的E0沒有上半身,只是一條機械腿。其首次運用了雙足步行的原理,根據直線的靜態步行來移動,成功使兩腿交替行走,但每步移動花費時間需要5秒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 1987年,E2首次實現了時速超過1公里,達到1.2公里。更重要的是,E2還能開始步履蹣跚地上樓梯,但摔倒是常態。
- 1991~1993年,E4/5/6誕生,由於加入了平衡控制技術,在步行時主體動作能保持穩定,上樓梯和走斜坡時再也不容易摔倒。
- 1993~1997年,E系列加入上半身,升級為P系列,在此基礎上演化成不同身高體重的P1/2/3等版本。
- 2000年,第一代完成體Asimo對外推出,隨後在2006年和2011年又進行了兩次代際升級,大致包括從身高120cm到了130cm,體重上逐步下降到48KG,行走速度則穩步提升到0-9km/h。
這個兒童大小的機器人在2002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鐘時聲名鵲起,然後在2008年指揮底特律交響樂團,並在2014年訪問日本時迎接歐巴馬總統走上人生巔峰。
後續Asimo機器人又登上美國晨間脫口秀節目Live with Kelly and Ryan,完成它的美國首秀,再後來還組建了一支自己的舞團。
20多年時間,Asimo掌握了跑步、單腿跳躍、用五指說手語以及從平底玻璃杯中倒咖啡到紙杯的能力,且拿東西力道非常準確,不會將紙杯捏變形,倒水的過程也很平穩,不會將水灑在外面。
最終形態的Asimo具有57個活動關節,可以輕鬆模仿人類跳舞,身體靈活度很高,電池續航可達到40分鐘。這個小傢伙可以用日語、漢語和英語三種不同的語言與人交流。
同時,20年時間,Asimo的人工智慧已經非常成熟了,看見陌生人會很禮貌地主動伸手問好,並搖動手臂,擺動頻率和幅度與人類無異,另外他會透過手掌中的感測器監測你的動作,並迅速做出反應。
Asimo曾每年以機器人品牌大使的身份環遊世界,更多地告訴人們機器人如何讓生活更輕鬆,幫助開闊新視野。
對普通人來說,Asimo的移動速度不是很快,如果幸運的話,你可以讓 Asimo 跳舞、笨拙地奔跑,甚至踢球。 但一系列榮譽最終沒有幫助Asimo再進一步,主要原因是HONDA一直無法為其找到充備的資金投入商業化使用。
在2011年,完成最後一次系統更新換代後(HONDA一共推出了7代Asimo機器人),Asimo研究專案再也沒有任何重大更新進展。 直到2018年,HONDA宣布專案「死亡」時,Asimo正好18歲。
人形的商業化難題
自2000年首次亮相以來,Asimo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HONDA也一直在嘗試留住這個項目。但是龐大的研發投入和商業化的成本,造成了這個項目一直都只是空中樓閣。造價高昂是人形機器人必然會面臨的最大挑戰,零組件成本往往與批量化程度正相關。
由於和HONDA的汽車主業務並不存在太多通用性,Asimo的零組件採購量並不大。同時,在技術路線選擇上,HONDA為了提高產品的成功率,選擇了電機控制方案。
電機方案的優勢在於,在運動控制方面,其設計比液壓控制有更成熟的解決方案,處理器編碼器也相對更容易正確獲取運動狀態的即時回饋,控制精度也有很大保障。
但電機方案不能輸出大功率,同時,不像是液壓方案那樣能夠大力出奇跡,電機方案的控制演算法調試和穩定性方案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其研發瓶頸同樣明顯。
雖然相較液壓成本便宜了很多,但這還是導致最終一台Asimo機器人的造價高達300萬~400萬美元,約8800多萬台幣到1億2千萬台幣之間。如此高昂的造價已經註定Asimo機器人很難走進千家萬戶。電機控制方案也斷絕了其軍事化路線可能。
功能的落地可行性也是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難題。
雖然Asimo機器人一直展現出非常豐富的功能,但「踢足球」、「遞水」這樣一些功能,很難說能在實用場景中落地,只能作為技術展示,成為一項儲備性技術。
這導致人形機器人在環境中會顯得捉襟見肘——不能提拿重物、不能適應複雜環境、充滿電後僅能運動40分鐘、語音互動只能進行較為簡單的對話、舞蹈表演也需要事先程式設計輸入。
雖然在聚光燈下的表現令人稱奇,但Asimo機器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並沒有體現出可以延伸的價值,這更是早已與人形機器人「實現照顧老人」的初衷背道而馳。
關於人形機器人能夠幹些什麼,HONDA的Asimo機器人也有過很多嘗試。
像是成為接待員,HONDA為IBM等幾家公司提供了租賃服務。
但Asimo機器人作為接待員,薪水比許多人都要高,月薪高達1萬美元,但真正放到接待場景,也只能簡單地做一些令人尷尬的肢體動作,這種性價比讓大多數企業望而卻步。而讓ASIMO去送餐則更是尷尬,在日本的一家餐廳,HONDA想嘗試用它來端盤子,但長期效率和穩定性讓人擔憂。
即使HONDA依然在Asimo項目上熬了很多年,機器人行業從2014年起快速發展,零組件一度也能更容易過渡,可維護性大大提升。
但到2018年,在接待、送餐等場景下的服務機器人已經以一種更加迅速的速度得到了普及。
尤其在中國市場,需求推動下,市場上的送餐機器人、客服機器人和教育機器人等產業鏈飛速發展,並快速得到了市場認可。
那麼如果機器人要朝實用方向發展,追求「像人」本身可能就是一個大大的錯誤。
由於機器人在外形和功能方面追求人形的研究成本巨大,但這些功能卻往往並不實用。 或者更多是科技的發展並沒有如HONDA預料得那麼快,即使到目前,科技條件製造出的人形機器人,還局限於材料、結構、智慧等多個因素,需要一點一滴緩慢積累。這導致人形機器人只能從事簡單、重複的工作,其他大部分指標都不盡如人意。
人形機器人依舊閃光
雖然Asimo專案最終走向了終結,但從人形機器人專案中,HONDA也並無收穫。
技術與人才當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Asimo作為人形機器人的代表作品,吸引了跨國的機器人愛好者,提高了品牌商譽的同時,也為HONDA相關研發吸引了大量人才。
HONDA方面表示,在Asimo項目中研發應用的技術不會白費。
尤其是其中的高平衡性及控制運動技術,將應用於更多研發領域,如研製防摔性能的摩托車,以及具備護理功能的可裝配型機器人的研發。
在2021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上,HONDA就展出了4款全新的概念機器人,在2021年9月,HONDA更是宣布了一項開發虛擬機器人的計畫。
可以說HONDA的機器人研發沒有停止,Asimo也只是換了一種形式繼續存在。
HONDA的Asimo專案雖然尚未盈利,但為什麼要堅持去做,這與其多年以背後不時出現政府和財團的身影有關。
2014年Asimo與歐巴馬的邂逅,便是一場早已策劃好的情節。
但盛極而衰的過程不可阻擋,政治加分到頂峰後,隨後的落差難免影響了HONDA的熱情。
不過很有意思的是,在2015年前後,HONDA的研發人員開始放出很多儲備技術,快速推動了Asimo機器人的發展。
例如透過模擬人類步態,增加了類似人類的腳踝關節和胯關節的機械結構。這使得Asimo能夠完成步行-停頓-步行動作,這一動作的技術難度非常高。
在2019年,透過改進工藝和制程,Asimo的性能和產品性能則更是快速得到改善。最後專案披露出的消息是,Asimo已經能夠在日常環境中完成組裝。
即便如此,HONDA的仿人機器人Asimo還是最終宣布退役,結束了其20年的職業生涯。
政治帶來的光環雖然非常強大,但商業的本質依然是盈利。也因此,無論一時的政治光環如何絢麗,都無法阻止它的「死亡」。
如果一個企業的項目長期只有大量的付出而沒有實際盈利,不僅Asimo會「死」,即便是波瀾壯闊如美國阿波羅登月計畫最終也會停止。
在科技研發朝向星辰大海的過程中,尊重商業邏輯,持續實現盈利,這才會有機會讓企業和項目走得更遠。
希望「Asimo之死」,可以讓後來者們吸取到寶貴的經驗教訓,更好地規劃科技研發專案。當然,為了科技賺錢,從來就不會是一件可恥的事。HONDA是這樣,波士頓動力和優必選也同樣。
結語與未來
無論結局如何,都無法抹殺Asimo代表著創新移動領域的先進一步。 Asimo機器人的「幫助人類」的主要目標一直是人類未變的夢想,「Advanced Step in Innovative Mobility」必然會在歷史長河中熠熠閃光。
Asimo機器人的終點可能是博物館,當然,未來也有機會,Asimo機器人會以更新的形態復活,甚至允許使用者從遠端虛擬操作它。
在Asimo人形機器人退役後,HONDA表示將繼續銷售Asimo周邊商品,以保持IP的活躍度。 HONDA希望,未來有一天Asimo代表創新出行的高級形式,重新被啟動。
從人類更遠的未來來看,瞭解環境、考察、學習、進入家庭,人形機器人的道路還有著無限可能。在特斯拉、TOYOTA等企業紛紛布局機器人的當下,我們不妨保持一些期待。
- 本文授權轉載自大數據文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