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8 15:30

專訪罡風創意映像創辦人嚴振欽:《月老》證明台灣視效技術接軌國際,「經驗積累」成未來發展關鍵!

ADVERTISEMENT

雖說近幾年電影產業受疫情影響甚鉅,不過陸續仍有不少賣座作品誕生,其中之一就是改編自九把刀原著的電影《月老》,去年一上映就奪下當週票房冠軍,更在第 58 屆金馬獎榮獲十一項提名,最終奪下包括「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三座大獎,可說是近年來國片中叫好又叫座的代表,而片中為數眾多的特效場景更是讓人一眼難忘,被不少專業人士評價為具備國際級水準。

《月老》中令人稱許的視覺特效,來自於嚴振欽所領軍的罡風創意映像團隊,這支成立於 2016 年的團隊過去曾參與電影《鬥魚》、《怪胎》與影集《一把青》、《斯卡羅》…等知名作品的製作,資歷可說是極為深厚。而嚴振欽本人也累積長達十五年的業界經驗,專精於導演、製片、美術與視覺特效…等領域,過去曾參與過《賽德克巴萊》、《KANO》、《女朋友男朋友》…等知名國片的後期製作。

ADVERTISEMENT

近期 T 小編很榮幸能專訪到嚴振欽總監,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們就帶大家揭密《月老》電影背後的故事,以及視覺特效領域的技術及市場發展現況,一起看下去吧!

因興趣走入電影產業,做視覺特效只是誤打誤撞?

T 小編先前採訪過不少影視動畫的創作團隊,其中絕大多數都非正統科班出身,而嚴振欽也同樣如此,大學時期主修資管的他,因興趣緣故選修了 Flash 動畫課程,從此便與動態影像結下不解之緣,但因學校並無開設 3D 動畫技術相關的課程,所以後來他便利用課餘時間報名進修專班,研究所時期更走入媒體藝術領域,跟著指導教授學習製作電影,以實務經驗奠定紮實的技術基礎。

ADVERTISEMENT

在研究所階段,嚴振欽主修的是導演這一塊,但因對 3D 動畫技術具備一定的基礎,所以在做作業時便成了同學們在視覺特效上理所當然的後援,而嚴振欽此時也逐漸將重心轉往視效製作,在做出好口碑後,也提前踏入電影業界參與更多商案的製作,後來甚至進一步創業、經手更多大型專案,而這些都是當初沒有設想到的發展。

嚴振欽在訪談中強調,未來若是有機會,還是希望重拾導演筒,拍攝出屬於自己的作品,舉凡動作、冒險或描繪親情的類型都是他想嘗試的,尤其幾年前父親因意外逝世,讓他更想要拍攝一部關於爸爸的作品,保留心中最寶貴的回憶。

ADVERTISEMENT

前期的深度參與成功形塑《月老》世界觀與敘事

《月老》不只一舉拿下三座金馬獎,票房成績也極為出色,4 月份在 Disney+ 平台與衛視電影台播映又掀起另一波口碑熱潮。當談到參與這部電影的創作過程時,嚴振欽很感謝導演九把刀的完全信任,而他也坦言,《月老》最終能有令人滿意的成品,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整個視效團隊在製作前期的深度參與,包括他與九把刀在電影設定的交流溝通,成功讓故事中帶有奇幻元素的背景設定更為具象化。

由於九把刀身兼《月老》這部電影的導演與編劇,因此在溝通內容時,九把刀改本的速度很快,考量到預算與實際可執行的限制,前後有多達數十個不同版本的劇本,除了紅線,包括人界、陰界與各個人物的外型設定,在討論後也更有邏輯與脈絡。對嚴振欽來說,視覺特效並非只是單純將「原本畫面上沒有的東西加上去」,而是要能讓電影中想要講述的故事劇情更加具體化,觀眾才更能融入其中。

ADVERTISEMENT

也因為視覺特效的呈現真的很難透過口述、文字或圖畫來表現,嚴振欽多半會拿先前執行過的案例與導演溝通,甚至依據過往經驗提供簡單的實測作品,盡可能讓導演了解自己的想法,確認是否滿足導演的需求。

自認是「火車頭」類型,以身作則帶動團隊成長

談到創業緣起,嚴振欽回憶當初離開中影的工作時,受曹瑞原導演邀請,以個人身份參與《一把青》的製作,爾後曹導也鼓勵他走向創業之路,所以後來才開始集結夥伴成立罡風創意映像這間公司,並漸漸在業界做出口碑。不過,由於國片市場一直以來受到市場規模與預算上的諸多限制,籌資較困難,承接專案時經常會陷入「整體成本考量」與「內部人員是否過勞或薪資不理想」的兩難狀況,他坦言這是他目前急需要設法解決的一大問題。

除此之外,如何讓團隊夥伴能力變強、並願意留下來一同打拼,更是嚴振欽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而他也致力於爭取更有趣、更有發揮空間的案子,才有機會讓團隊持續成長茁壯。當然,作為團隊領導人,嚴振欽對自我的要求也極其嚴格,包括對美感、視效技術的提升,近幾年也努力精進管理層面相關知識與方法,他自認是「火車頭」類型的領導者,期許自己不斷進步成長,才能帶動整個團隊往更好的前景邁進。

視覺特效應用層面廣,台灣雖有技術但欠缺實戰經驗

嚴振欽強調,他透過《月老》向世人證明台灣無論視覺特效技術或人才都不輸給國外,只要有好的劇本與完備的資源,台灣也能做出世界級的好作品!不同於一般人對視覺特效「著重聲光效果、酷炫」的刻板印象,嚴振欽直言視效能支援的層面是相當廣的,尤其如今電影拍攝規格已朝向 4K 、6K、8K 這類超高畫質發展,在拍攝時更容易出現「穿幫」的鏡頭,因此亟需仰賴視效輔助修復,大家應該很難想像,即便是一般文藝片,可能也隱藏了至少 50 個以上的特效鏡頭。

視效也普遍應用在彌補實際拍攝的不足之處,像是場景不符合導演要求,就得靠視覺特效後製,做出延伸的街道、更換天空背景、拉高建築物…等等。當然,近幾年的類型片也愈來愈多,更面向觀眾喜好,因此視覺特效也有了更多發揮空間,像是近期受好評的台灣恐怖片《咒》、《頭七》…等,都是透過出色的特效包裝「以假亂真」,為觀眾帶來更具沉浸感的視聽體驗。

嚴振欽認為,台灣的視覺特效產業正邁入上升期,即便技術力已能接軌國際,但實戰經驗不足會是比較大的問題,像日本、韓國的電影特效團隊,就是因為市場夠大所以有更多機會累積經驗,而這正是台灣視效產業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

確保「視覺一致性」,選擇專業顯示器絕對必要

電影是一門視覺的藝術,因此製作時必然對顯示設備有著高度要求,視覺特效製作自然也不例外。嚴振欽提到,視效從業人員挑選顯示器最重視「規格是否滿足製作需求」,由於作品最終會在電影院播放,故色彩呈現會以 DCI-P3 色域作為標準,此外,顯示器本身的色彩準確度是否足夠?可長時間維持穩定而不會有色偏、暗角的狀況嗎?這些都是挑選時的重點。

由於電影拍攝規格逐年提升,原始素材大多已走向 4K UHD 的超高畫質,因此在選擇顯示器時,解析度也優先選擇原生 4K,同時使用 32 吋的規格,更能方便工作時妥善檢視畫面的細節。

專業顯示器滿足高畫質、多色域支援需求

為了提升團隊工作效率,嚴振欽一口氣採購了三台 MSI 專業顯示器 Summit MS321UP,除了 32 吋 4K 解析度帶來極細膩的畫質呈現,可支援 95% DCI-P3 色域更滿足電影內容創作的需求,而顯示器在出廠時就已完成校準,並擁有 Delta E ≤2 的色彩精準度,省去消費者自行校色的麻煩。

嚴振欽跟 T 小編分享,MSI Summit MS321UP 在畫面細節的層次感上表現得十分出色,由於顯示器通過 VESA DisplayHDR 600 專業認證,因此暗部細節表現得很不錯,像《月老》中有不少昏暗的場景,著實考驗著顯示器暗部顯示的效果,而經由 MSI Summit MS321UP 來檢視,效果是相當顯著的,若再搭配選購的磁吸式遮光罩來降低外部光線的影響,更有助於將特效細節做到盡善盡美。

值得一提的是,MSI Summit MS321UP 所支援的 MSI True Color 技術,除了讓使用者可自行調校色彩顯示的參數,還能直接將設定配置文件保存至顯示器中,也能確保顯示器在連結不同的電腦、筆電時,能維持色彩的一致性,無需重新調校,而這樣的功能對於專業的特效人員確實有極大的助益。

很棒的一點是,MSI Summit MS321UP 提供相當完整的 I/O 埠,除了 HDMI、DisplayPort 之外,也配置 USB Type-C 可作為視訊輸入或為其他裝置充電使用,另外顯示器上也內建額外的 USB 埠與 SD 讀卡機,方便連結隨身碟或其他週邊設備,快速導入相關製作素材,這些細節功能在實際使用時也讓人覺得很貼心。

視覺特效未來將走向前期進駐,打破原有的「分工」模式

被問到台灣視覺特效產業未來的發展,嚴振欽認為,過去大家印象中視覺特效工作重心是放在影片拍攝完成後的後製階段,但就如同《月老》,特效團隊在開拍前期的準備階段就已進駐,與導演、美術人員深度溝通,進而讓整個團隊能相互了解,此舉不僅建立明確的共同目標,也打破傳統「分工」模式所產生的一些限制,讓整部電影的製作不會形成多頭馬車。當然,這樣的做法可能不見得適用於所有類型的電影,但以國外的專業流程來說,前後製的密切交流絕對是必要的。此外,新的電影製作技術,也將改變視覺特效在電影中的地位,像是取代過去綠幕拍攝的「虛擬攝影棚」就能透過環形顯示器來即時呈現背景並直接拍攝,而非拍攝後再合成背景,這有助於演員融入電影設定的情境之中,而這項技術目前在台灣也已經有世新大學、夢想動畫引進,未來也將影響台灣視覺特效產業的發展。

對有志於從事視覺特效這個行業的人,嚴振欽則建議「先了解自己想創作的作品類型」,由於視覺特效應用層面廣,從網路影音到電視、電影領域,對成品的要求標準不一,尤其電視或電影的製作細膩度高,需要更高的專注度與耐心,經驗有賴數個月到數年時間的積累,才能看到成果,絕非一蹴可幾,先設定好目標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