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專家們一直主張採取戴口罩和接種疫苗等緩解策略,以説明減少病毒的傳播。根據一項新研究,一個人的個人自戀程度會影響他們是否更願意或更不願意參與這些努力。
包括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政治學特聘教授Peter Hatemi在內的研究人員分析了浮誇型和脆弱型自戀對人們是否更願意在公共場合戴口罩或接種COVID-19疫苗的影響。
Hatemi解釋說,浮誇型自戀的特點是追求社會地位,希望別人把他們看作是重要的、值得欽佩的人。同時,脆弱型自戀與自私和自我中心主義或對他人的評判特別敏感有關。
ADVERTISEMENT
在控制了個人政治、對風險的看法、國家政策和其他重要的人口統計學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浮誇自戀程度較高的參與者不太可能戴口罩或接種疫苗。然而,那些選擇戴口罩的浮誇自戀程度較高的人也更有可能告訴其他人也要戴口罩。
脆弱自戀程度較高的參與者也不太可能戴口罩或接種疫苗,如果他們的個性也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然而,如果他們的性格也使他們對被評判的感覺更加敏感,他們更有可能參與這些緩解措施。
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可以用來説明在未來塑造資訊傳遞。該研究最近發表在《當代心理學》雜誌上。
ADVERTISEMENT
Hatemi說:「如果你想說服一個自戀程度高的人戴上口罩或參與其他緩解措施,那麼就要讓這種緩解措施變得很酷、很獨特,以滿足他們出眾的需要。對於那些對判斷過於敏感的人,你可以告訴他們這種緩解措施是社會認可的。與強調更大的利益相比,這兩種策略似乎更能挖掘這些人的個性。」
據研究人員說,關於COVID-19大流行和旨在減緩其進展的緩解措施的意見在美國有很大的分歧。以前的研究發現,保守派不太可能覺得自己容易受到COVID-19的影響,或者覺得這種病毒是一種嚴重的威脅,而且更可能認為媒體誇大了這種病毒的危險和影響。
ADVERTISEMENT
然而,研究人員懷疑,僅靠政治不能解釋人們對這一流行病的行為和意見,個性也可能起作用。
Hatemi說:「在鼓勵人們戴口罩或接種疫苗以幫助他們自己和其他人的時候,有一個人格特徵讓我們覺得可能是對那些不願意遵守的人的解釋。我和我的合作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在研究其他身份的自戀,它似乎可能與這些類型的行為有密切聯繫。」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2021年3月從1100名美國成年人的全國性代表樣本中收集了資訊。他們向參與者提出了幾個關於佩戴口罩的問題,以及疫苗行為和態度。參與者還填寫了旨在衡量其人格中自戀水準的評估。最後,參與者被問及他們個人對COVID-19的擔憂程度。
ADVERTISEMENT
研究人員說,雖然極端的自戀可以成為一種可診斷的人格障礙,但程度較輕的自戀也是每個人人格的一個方面,它存在於一個連續體上。
「我們都有某種程度的浮誇和脆弱的自戀,”Hatemi說。“這是所有人類性格中的一個自然部分,因為沒有它,我們就無法正常運作。但是我們都有的這部分自戀,它很容易被政治資訊影響,被‘劫持’到這些不同的故事中,這就是我們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看到的情況。」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