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9款固態硬碟分高下
Marvell新控制器表現亮眼,SandForce持平儲存裝置效能測試軟體相當多,跑完一輪將所有數據呈現出來,很容易讓人看得頭昏腦脹。這些零零總總的數字,有時候可能不容易看出背後代表意義,也很難和實際使用感受關連在一塊。
但是將這些數據系統化整理,歸納出幾個要點,參考價值就會提高不少。筆者認為針對循序與隨機存取表現,取其最高傳輸速度以及4K單位性能,再輔以PCMark之類實際應用模擬軟體數據,這樣選擇起來就會容易許多。
SandForce循序存取稱霸
循序傳輸可以分2個層面來看,分別是最高傳輸速度,以及4K單位存取表現。在連續大量傳輸資料狀態下,SandForce控制器讀與寫都能達到500MB/s以上,即便是非同步顆粒機種也有這般能耐。不過循序傳輸測試,通常也代表資料可以高度壓縮,強調內建ARM處理器的SandForce控制器,得以跑出壓倒性漂亮數據。
反觀Marvell鮮少著墨架構特點,Crucial m4是第二代控制器的元老級產品,其寫入只達200MB/s上下。至於第三代控制器機種,則是有OCZ Vertex 4和Agility 4,以及Plextor M5 Pro等3款。Agility 4受限於配置非同步顆粒,寫入速度和m4相仿,其他2款具有超過300MB/s表現,由此可看出新控制器的強化之處。
循序存取表現比較
▲採用SandForce控制器的機種,最大循序存取都有500MB/s以上亮眼數值,但是日益被看重的4K部分,Marvell控制器具有強韌對抗能力。
開機碟首重4K性能
對系統開機碟而言,還有個重要參考數據是4K單位表現。因為Windows採用NTFS檔案格式,預設配置叢集單位為4KB(4096byte),包含記憶體置換檔也是以4KB為分頁基礎容量,在背景進行置換存取作業。固態硬碟這部分表現超過傳統硬碟許多,差距達數十至上百倍,是實際使用中能夠感受到飛快的關鍵。
相較於最大傳輸速度,SandForce領先局面逐漸消失,Marvell開始展現實力。從4K測試數據來看,2個陣營差距瞬間拉近,韌體調校功夫成為致勝關鍵。至於4K QD32方面,QD32是32個指令佇列,意即多工存取測試。這部分是以Vertex 4與Agility 4,還有M5 Pro表現最佳,也正好同為Marvell第3代控制器機種。
隨機存取勝負多變
對比循序存取的風光,SandForce陣營對隨機存取有點傷腦筋,特別是寫入速度會大打折扣。因為隨機存取的資料量大小不一,可壓縮程度也隨時變化,自然無法發揮壓縮架構的優勢。因此就算是m4這老將,也能以近乎200MB/s的速度,輕鬆擊退普遍不超過180MB/s的SandForce機種。
表現最亮眼的仍為M5 Pro和Vertex,寫入速度遙遙領先在前,平均起來自然高過於其他產品。特別是4K QD32項目,m4和配備非同步顆粒的Agility 4,也有超越對手陣營的實力。SandForce就只有4K單線程測試,整體表現優於Marvell,其中MemoRight FTM Plus冠軍碟和SanDisk Extreme SSD,還分別拿下最高讀與寫速度的位置。
隨機存取表現比較
▲隨機存取狀態下的最高傳輸與4KB表現,是性能指標決勝點,這部分Marvell第3代控制器稍微占上風,特別是最高傳輸速度部分。
延伸閱讀:
SSD 新手升級術!6款 SSD 推薦,筆電如何換裝 SSD?如何進行調校?
SSD 新手使用須知:4K 對齊調教實戰,提昇 SSD 效能
(後面還有:9款 SSD 真實應用模擬實測 / 跟著編輯這樣買)
囧rz
> 這不是電腦王99期的文章嗎
> 囧rz
是啊!好文章要整理出來分享給更多人。
> OCZ阿~~BJ4╯-__-)╯ ╩╩
找我有事嗎?
評測的 SSD 只有 9 款,照理說應該要挑 9 個不同廠牌,每個各選出一款代表型號做介紹和比較,比較恰當。但是卻有兩個牌子(Kingston & OCZ)都選了 2 個型號,佔去了其他廠牌的位置…
尤其是 Kingston(HyperX & HyperX 3K)這個部分更奇怪。真的要一牌子挑兩型號的話,為何不是選 Intel(520 Series & 330 Series)? 在台灣地區,無論是在 SSD 的知名度還是市佔率上,Intel 都明顯優於 Kingston 才對…
另外就是,為什麼台灣的廠牌那麼少?台灣也有不少知名度高的 SSD 廠商,像是 Transcend、Lite-ON、EZLink、A-DATA、Silicon Power、KingMax 等等,但是卻只有 MemoRight 雀屏中選(也不清楚是因為什麼理由)。考慮到前述之某些國外廠牌還一個就佔了兩個位置,編輯也未免太不捧自家廠牌了吧… ╯-__-)╯ ╩╩
另外,在「真實應用模擬定輸贏」的 part,編輯數度提到「Vertex 4 落後或者墊底」的話語,但看圖片那應該是 Agility 4 而不是 Vertex 4!
> 另外就是,為什麼台灣的廠牌那麼少?
F1都能報兩隊競賽了
這說明該公司有能力出兩種型號一同競爭
台灣品牌這方面出道比別人晚也的確比較弱勢
╯-__-)╯ ╩╩
大概是有些東西交待的不夠直白,現在品牌大洗牌戰越演越
烈,許多本地品牌的「製造成本」還比Intel、Micron、
Toshiba等,擁有晶圓廠品牌的「售價高」,早已傳聞有台廠
玩不下去了。
可預期在不久的時間內,會有部分、甚至是許多台灣品牌退
出「通路零售市場」,改將重點擺在OEM業務方面。這是當初設
定題目,排除多數台廠的原因,只留下還有用力推零售市場的
品牌。
( 話說到這,買台廠產品未來可能碰到什麼狀況,應該已經
暗示的很明顯了吧?!
至於少了什麼舶來品的話,廠商拿不出樣品,
我們又能如何 ╮(╯_╰)╭
> 至於少了什麼舶來品的話,廠商拿不出樣品,
> 我們又能如何 ╮(╯_╰)╭
台廠玩不下去!
主因很簡單製造廠商太多家
誰也不服誰的造成資源過於分散
而且這種歷史早在IDE時代演過一遍了
自然就走向通路零售市場的消亡一途
╮(╯_╰)╭
Marvell Controller 製作的 SSD,不然的話可選擇性就那幾家
而已。
> 十銓, 廣穎這兩家國內廠牌都有同步顆粒的高階SSD 都要寫專題了怎麼不一起測阿~~~真的很可惜~~~
前面不就寫很白了,別再問,很可怕
> ※ 引述《SOP》的留言:
> > 這不是電腦王99期的文章嗎
> > 囧rz
> 是啊!好文章要整理出來分享給更多人。
廣告 囧rz
2. 大家回想128GB IDE或SATA硬碟價位在3000元是幾年前,大約就可以知道幾年後1T SSD會降到3000元以下,磁盤有瓶頸,晶圓一樣有瓶頸,先前有人疾呼的[SSD取代傳統硬碟]的話,笑笑就好,1-2年後,1T磁盤硬碟可能維持在2000元下,但4T硬碟應該會降到3000元以下,所以SSD開機,磁盤硬碟儲存的方式應該還會維持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