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怎麼選?解讀Intel、AMD處理器以及顯示晶片的關係

筆電怎麼選?解讀Intel、AMD處理器以及顯示晶片的關係

筆電於市場上種類多元,不僅規格複雜且選項豐富,各等級產品之間的價格差異也相當大。因此,玩家首先得釐清自身挑選筆電的需求,如果你想要玩遊戲,就從平常喜歡遊玩或未來想要嘗試的遊戲下手,將官方所建議的硬體規格需求當作參考依據,接著再來尋找對應的產品才是較為適當的方法。

文章目錄

判讀遊戲的硬體要求

假設你的目的是玩遊戲,或是目的之一是玩遊戲,遊戲廠商長年以來都會於作品上市之前,先行公布軟體的系統需求,讓玩家有所依據且提早準備升級。一般來說,這類需求通常還會區分出「最低」與「建議」兩種,若電腦硬體無法達到最低門檻,遊戲通常也無法順利執行。

近年來遊戲廠商更逐漸將「最低需求」與「建議需求」的定義明確化,方便玩家對作品的實際效能表現有所預期。舉例來說,《毀滅戰士:永恆》所公布的硬體要求清單上,就清楚列出遊戲要於 1080p 解析度、最低影像品質設定下,玩家若要享受穩定的 60fps 畫面幀率,電腦就需要搭載什麼等級的硬體。

除了參考系統需求清單外,有些遊戲廠商還會釋出獨立的效能評測工具,讓玩家可實際在電腦上運行一次,確認硬體規格是否符合需求,甚至於得到什麼等級的畫面表現。

除了參考文字條列的系統需求清單外,有些遊戲如《Final Fantasy XIV》還推出了官方評測工具,使效能等級的判斷更加準確。

僅靠內顯能玩遊戲嗎?

隨著 AMD 與 Intel 不斷提升處理器的內顯性能,現今一些入門級的獨顯產品,雖然效能仍比起內顯高出一些,但在性價比、省電程度與產品體積上,反而失去了優勢,這就使得內顯成為了玩家執行小型作品的選擇之一。

不過對於筆記型電腦市場來說,是否擁有獨立顯示卡/顯示晶片,依然是區分產品等級的一大重點,因此當前的電競筆電大多仍具備獨顯,藉此迎合玩家於更多遊戲效能上的需求。

但是消費者通常會忘記,在筆電上即便是獨顯,仍有著顯著的效能差異與等級之分,這點筆者將在後面的章節深入講解。

即便是筆電內顯也能玩《Minecraft》,但只要畫面變得遼闊、複雜,或安裝了許多材質包,內顯效能就會顯得缺乏而導致卡頓。

MacBook也是遊戲筆電?

在蘋果推出自研的 Apple M 系列處理器之後,Mac 產品效能的大幅進化,就成為了消費者之間的熱門議題,甚至造成部分玩家開始思考,將 MacBook 當成電競筆電的可能性。

但是在 MacBook 上玩遊戲,自古以來的問題都不在效能上,而是 macOS 與遊戲開發商、硬體製造商之間的生態環境、利益分配與歷史糾葛等各種因素,相對於 Windows 平台實在太不利於玩家族群。

以結論而言,即便搭載了強大的 Apple M1 甚至 M2 處理器,現今的 MacBook 依然不太適合被納入「電競筆電」範疇,至於詳細的理由與思考過程,由於得佔據相當大的篇幅進行討論,筆者將留待未來再為玩家進行分析。

處理器與顯示晶片

若要驅動電競筆電的強大效能,其所搭載的中央處理器與顯示晶片,自然成為了最關鍵的部分。隨著 Intel 第 12 代、AMD Ryzen 6000 系列處理器相繼推出,配合 NVIDIA 將顯示晶片推進到 RTX 30 系列,消費者的首要功課,莫過於區分不同 CPU、GPU 產品型號所對應的效能等級。

Intel 應選 H 系列處理器

目前 Intel 在筆電處理器方面,除了基本的 Core-i3、i5、i7 與 i9 等級區分,其實更重要的效能辨別標準,在於 CPU 名稱後面所附帶的英文字母。

以 Intel 第 12 代 CPU 而言,帶有 H、HK 與 HX 型號後輟的處理器,較常為電競筆電所選擇,原因在於 H 系列 CPU 擁有較高的基礎功耗,如 H 為 45W、HK 為 45W 加上解鎖超頻能力,至於最新登場的 HX 則高達 55W。

Intel H 系列筆電 CPU 的極限效能,通常較同型號的低電壓 U 系列(9W 或 15W)更好,然而在 U 與 H 之間,Intel 又於第 12 代處理器新增了基礎功耗 28W 的 P 系列,藉此填補輕薄產品仍需較高效能的市場空白。

只不過,搭載 P 系列處理器的產品,通常不會以電競為主打,主要仍面向中階創作者客群,因此玩家還是挑選 H 系列 CPU 較為適合。

Intel 筆電處理器型號的不同英文字尾,差異就在於瓦數限制,U 系列強調低電壓、長續航;H 系列則有更高的電壓與更強的極限效能。

AMD 筆電 CPU 相對單純

至於 AMD 陣營的筆電處理器,在 Ryzen 6000 產品上除了 Ryzen 5、7、9 等級之分,亦有 U、HS、H 與 HX 四種英文字母後輟,各自代表基礎功耗不同的系列。

就遊戲需求而言,低電壓的 U 系列通常不會納入考量,HS 與 H、HX 系列則是 35W TDP 與 45W TDP 的差異,因此後兩者的極限效能會較佳。目前旗艦等級的 AMD Ryzen 9 6900HX 與 6980HX 處理器,皆已有實際產品搭載上市,但整體來說 HS、H 與 HX 都是 AMD 核心電競筆電可以考慮的選項。

至於處理器的核心與執行緒數量方面,無論 AMD 或 Intel 的最新世代產品,至少都是從 6 個實體核心起跳,若單純考慮遊戲情境已經非常足夠,因此關鍵仍落在不同等級 CPU 所對應的電壓、功耗,能夠支援到的基礎和最大運作時脈。

借助市場的強勁需求,AMD 筆電處理器市佔率近幾年來出現顯著攀升,在效能面上亦有與 Intel 一戰的本錢。

NVIDIA 顯示晶片對應桌機

談到筆電所搭載的獨立顯卡,台灣市面上大多數產品皆是以 NVIDIA 的繪圖晶片為主,若要判斷效能等級也較筆電 CPU 來得簡單易懂。以 NVIDIA 當前主流的 RTX 30 系列而言,即有 RTX 3050、3060、3070 與 3080,效能表現上前兩者屬於中階,後兩者則是高階與旗艦。

若 GPU 名稱冠上了 Ti後輟,則代表該產品效能相較同型號的 GPU 強上一些,但原則上不會超越下一等級的繪圖晶片。此外,NVIDIA 還有效能更低的入門級獨顯 MX 570 與 MX 550,以及架構翻新、支援光線追蹤但十分罕見的 RTX 2050。 

Intel 處理器加上 NVIDIA RTX 顯示晶片,為當今遊戲筆電最為主流的組合,消費者雖然選擇較多,但不同產品之間仍有效能上的差距。

注意 NVIDIA 獨顯效能陷阱

乍看之下 NVIDIA 筆電獨顯的效能區分非常簡單,若想擁有最佳表現的重度玩家,就直接選擇 RTX 3080 與 3070,中度玩家則是 RTX 3060 與 RTX 3050,但實際上 NVIDIA 偷偷設下了一個陷阱,那就是 GPU 的最大運作功率(TGP)。

NVIDIA 從 RTX 30 系列開始,取消低 TGP 版筆電 GPU 的 Max-Q 標示,標準版的 Max-P 標示也同樣刪除,讓 OEM 廠商可以依據不同產品的設計需求,對顯示晶片的 TPG 進行客製化,為筆電的散熱、外觀、重量和效能間找到平衡。

因此,即便有兩台筆電同樣搭載了 RTX 3070 Ti,但其中一台的最大 TGP 為105W、最大運作頻率1,085MHz,另一台卻能夠達到 150W、1,460MHz,這就直接導致了 GPU 極限效能上的顯著差距。

那麼消費者該如何知顯示晶片真正的效能水準呢?除了直接參考個別產品的評測資料外,NVIDIA 後來也要求 OEM 廠商,必須在產品詳細規格中清楚標示,讓消費者了解筆電 GPU 的實際效能水準。 

NVIDIA 開放 OEM 可配合筆電設計,對顯示晶片的最高功耗做出調整,但也要求廠商必須標明獨顯電源最大支援瓦數,使消費者容易辨別。

AMD、Intel 亦有獨顯產品

至於在 AMD 方面,雖然台灣市場上能見到搭載 Radeon RX 6000M 系列行動顯示卡的產品並不多,但部分電競筆電亦將其當作 NVIDIA 獨顯之外的新選擇。

若單純只論遊戲實際表現,AMD 陣營頂規的 RX 6800M,其客觀效能大致上落於同為筆電版的 NVIDIA RTX 3070 或 3070 Ti 之間,不過後續還有更強悍的 RX 6850M XT 搭載於少數機種,整體來說 AMD 的筆電 GPU 實力仍不容小覷。

此外,Intel 最近也終於推出採用 Xe HPG 架構,遊戲等級的獨立顯示卡 Arc 系列,成為了 NVIDIA、AMD 之外的「新玩家」,但目前實際搭載 Intel Arc 獨顯的筆電產品,在全球比起 AMD RX 系列還要稀少,不僅一般人難以入手,效能上也仍有太多未知數,因此筆者暫時不將其納入討論範圍。 

Intel 近期推出 Arc 系列遊戲級獨顯,成為 NVIDIA、AMD 之外的高效能 GPU 全新競爭者,不過實際搭載 Arc 顯卡的產品目前仍十分少見。

電競筆電應以 GPU 為重

在筆電產品上,消費者無法像桌機一樣,自由搭配喜歡的 CPU 與 GPU 組合,只能將決定權交給 OEM。因此,玩家在挑選電競筆電的核心硬體時,通常都會面臨取捨,究竟是要以處理器為主,還是重點考量獨顯的等級與效能。

筆者認為,電競筆電較少出現「低效能 CPU 搭配高效能 GPU」的組合,再加上執行遊戲時,效能瓶頸通常會出現在顯示晶片上。因此,玩家以 GPU 為重,挑選適合自身常玩遊戲等級的獨顯產品,將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隨著 Intel 引入混合架構設計,處理器實體核心與執行緒數量的意義,已經無法用過去的觀念進行解讀,得從更全面的角度進行效能評估。

MikaBrea
作者

曾任PC home雜誌硬體編輯,負責軟體教學以及產品評測,專注於遊戲/電競與其它有趣的一切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