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提議對AI徵收碳排放稅,而不要直接課徵AI稅

IMF提議對AI徵收碳排放稅,而不要直接課徵AI稅

ADVERTISEMENT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一在一份題為《拓展來自生成性 AI 的收益:財政政策的角色》的討論文件中,提出了一種減少人工智慧影響的方式:對為我們提供大量運算能力的電腦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徵收碳稅。

該報告的重點是,生成性 AI 具有巨大的提升生產力的潛力,但也可能帶來不那麼令人愉快的變化。自動化可能會對工作世界帶來根本性的變革,也可能損害國家資金平衡,因為所需工人減少,稅收收入下降。

該文件還指出,過去的自動化浪潮通常會取代低技術和中等技術的涉及例行任務的工作,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能力比過去的自動化技術更加先進,「可能會加劇認知職業的就業損失。因此,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占有率可能進一步下降,進而加劇收入和財富不平等。」

正如該文件的標題所暗示的那樣,IMF的專家認為,財政政策應成為各國應對的一部分——同時還包括社會保障體系(如社會保險、勞動力市場計劃和社會救助)、勞動力市場政策以及教育和培訓政策。

在稅收方面,作者建議重新思考對資本的徵稅政策。資本通常比勞動受到較低的稅收負擔,但如果資本利用人工智慧來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稅收負擔需要轉移。

IMF 的分析師們還擔心「主導企業在贏者通吃的市場中享有的市場權力和經濟租金上升。」雖然文件中沒有提到超大規模營運商,但這類公司已經展示了在 AI 基礎設施上花費數十億美元的能力——這是很少有人能匹敵的數字。

能源是該文件觸及的另一個問題,建議「鑑於 AI 伺服器消耗的大量能源,對相關的碳排放徵稅是一種反映技術價格中外部環境成本的好方法。」

然而,IMF的分析人員並沒有呼籲直接對人工智慧徵稅。他們認為,這種徵稅將阻礙人工智慧的採用,並使採用這種做法的國家落後於競爭對手。

作者還涉足了一些人工智慧烏托邦主義,認為生成式人工智慧「有顯著潛力進一步推進稅務行政實踐,以改善稅收執法。」

「與人工智慧相關的訊息革命最終可以實現稅制重新設計,」該文件熱情洋溢地說,並補充道「生成式AI將顛覆經典稅收理論,迫使我們重新思考老做法。例如,它可能導致個性化累進增值稅的設計、基於終身收入的所得稅或基於即時市場價值的財產稅。」

或者也許不會。該文件還承認,其作者不知道人工智慧會造成何種變化:「引導和緩解人工智慧影響的政策將取決於未來情景如何展開。」

netizen
作者

一個老派的科技媒體工作者,對於最新科技動態、最新科技訊息的觀察報告。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