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上班族,應該有不少人每天都是被大大小小的會議塞滿行程吧!在開會過程中有時候可能會因為走神漏掉了會議內容,或是未參與的會議還要事後聆聽會議錄音檔,就算使用倍速播放也是得花一段時間,若是身為會議記錄負責人就更辛苦了,得要將會議過程有條有理的整理後再寄發給與會者,既然身在 AI 時代,就應用 AI 工具來解決這些問題吧!不只是上班族可以應用在會議紀錄上,學生族群也可以將這篇介紹的 AI 工具應用在小組討論、採訪或是課堂筆記上,讓這些日常瑣碎的工作更有效率的完成。
文章目錄
線上會議善用內建的 AI 摘要功能
隨著越來越多公司導入混合辦公或遠端工作型態,不少會議改為線上進行,也有些課程改為遠距上課型態,目前不少會議軟體陸陸續續導入 AI 會議摘要功能,自動整理會議中的重點,比方說 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s、Zoom、Webex 等熱門會議工具,在今年都加入了 AI 來幫助使用者簡化工作流程,雖然這三大熱門會議工具的 AI 會議摘要功能現階段僅提供給付費方案或是特定方案使用,不過隨著需求越來越多,相信未來可能會下放更多功能給免費版的使用者。
Google Meet 和 Gemini
若是公司有加入 Google Workspace 方案,現在在 Workspace Labs 中提供使用Gemini AI 幫忙做會議筆記的功能,不只可以自動擷取會議重點,整理成一份會議筆記後還能透過 Google 文件和與會者分享,此外還可以建立不同與會者的待辦事項方便追蹤完成度,若是會議中途有人加入,則可使用「目前為止的摘要」功能,迅速掌握會議情況,目前此功能限定以英語進行的會議可使用,中文何時開放尚未公布。
微軟 Teams 和 Copilot
無獨有偶地,微軟也在旗下的 Teams 中導入 Copilot 來幫助會議紀錄,只要符合使用資格,在會議開始時就可以透過語音轉文字功能,將所有與會者的發言以文字形式記錄,接著可以透過 Copilot 針對會議內容提問,例如請 Copilot 列出討論中的主要重點、依照不同主題列出觀點,或是請 Copilot 找出會議中意見分歧的時刻、討論中可能出現的漏洞等等,會議完成後還能建立重點回顧索引,幫助快速找到不同內容。
Zoom 近期也導入了 AI Companion 會議摘要功能,付費後就可以透過 AI 使用會議轉錄文字功能,也能產生會議摘要,而且 AI 還能根據內容自動辨別可能需要採取的下個工作或是待執行的事項,方便與會者分配任務,目前已提供 32 種語言,包含繁體中文。
Android 手機:AI 語音轉文字並摘要
按照傳統作法,會議記錄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與時間,不僅要全神貫注聽取會議內容,還得一邊手忙腳亂地打字。隨著 AI 手機風行,許多品牌在手機中放入小型 AI 語言模型,將繁瑣的會議記錄工作簡化為幾個簡單的步驟。使用者只需開啟錄音 App,將整場會議的語音內容完整錄下,接著,AI 模型便會自動將語音轉換成文字,並進一步萃取出重點內容,生成一份精簡的會議摘要。會議摘要的精準度則是端看手機品牌採用的語言模型以及有沒有針對特定語言最佳化而定。
會議摘要方式各不同
有些品牌例如三星、小米、華碩等可以分辨不同講者的語音,並以不同的代號或顏色標註,方便使用者快速篩選特定人士的發言內容,有助於釐清責任歸屬;不少 AI 手機已支援多種語言的語音辨識,即使在會議中中英文夾雜,也能提供一定的準確性,對於跨國會議或多語言交流情境而言,極具實用性;透過 AI 模型的分析,在生成摘要後,手機還能自動標註出會議中的關鍵字、決策事項或待辦事項,讓使用者一目了然,甚至是直接匯出成文字檔或 PDF 檔,方便會議記錄負責人分享資訊。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 AI 錄音功能時,過多的背景噪音可能會影響語音辨識的準確性,建議選擇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進行錄音,某些 AI 功能需要連接網路才能正常運作,因此建議在使用前確保網路連線穩定。
iPhone:語音辨識 App 搭配 AI 工具
蘋果在 iOS 18 上搭載了 Apple Intelligence,其中一項功能就是會議摘要功能,透過蘋果的 AI 技術可以快速將整場會議或是演講轉換成重點摘要供使用者參考,不過由於現階段此功能僅限英文可用,中文要等到 2025 年後才會推出,因此現階段還無法享受到蘋果原生 AI 的便利性。
語音辨識 App 搭配 AI 工具
那如果是 iPhone 的使用者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完成會議紀錄呢?筆者個人覺得最好用的方式就是使用語音轉文字 App 搭配 AI 聊天機器人使用,在 iOS系統中最推薦「雅婷逐字稿」和「Good Tape」這二款 App。
雅婷逐字稿特色在於由台灣團隊開發,因此的不只可以辨識中文、英文,甚至連台語也能辨識,而且對於不同發言者的辨識度頗高,即使是你一言我一語的來回對話,大部分情境下也能準確辨識,如果會議內容夠長的話,可以自動生成標籤,可以幫助使用者快速找到關鍵字,現階段雅婷逐字稿提供每月 300 分中的免費語音轉文字額度,超過就需購買付費方案。Good Tape 則是由丹麥開發的語音辨識軟體,串接 OpenAI 旗下的 Whisper 語音辨識技術,以支援包含中文在內的數十種語言,每月有免費三次的使用額度,超過就須付費。
辨識完成後,就可以輸出文字檔,複製貼上到 Gemini 或是 ChatGPT 等 AI 工具後後,下指令請 AI 工具提供會議摘要就可以了。
線上、實體會議兩用的 Vocol.ai
前面針對線上會議以及實體會議分別提供了不同的方案來解決快速產出會議記錄的需求,那有沒有一套軟體是適用於不同會議情境的呢?當然有囉,目前比較熱門的 AI 會議筆記軟體就是「Vocol.ai」,不只可以使用在實體會議上,線上會議已支援 Google Meet 和微軟 Teams 兩套線上會議工具。
Vocol.ai 是一套 AI 語音協作平台,透過多種語言模型和 AI 技術,可以把語音轉文字後,透過 AI 生成逐字稿,並提供摘要和重點內容,應用於會議上就可以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目前支援語言包含中文、英文、日文等常用的語言,即使同一場會議中有多種語言交錯,也能準確辨識,生成逐字稿後也能翻譯為更多不同語言,此外,Vocal.ai 還可以辨識不同的講者發言,也支援一鍵修改姓名,這樣就能快速分辨是哪位與會者的發言。
在會議結束後,Vocol 會透過 AI 分析會議中的重點並提供摘要,還會抓出會議中提到的待辦事項,生成清單方便工作分配,同時提供待辦事項和當下會議記錄逐字稿的連結,這樣就能掌握當下的對話情境。現階段 Vocol.ai 提供免費版,每月可免費使用 60 分鐘,付費版則是每月 11 美元起。
LINE 開發的 AI 會議工具 CLOVA Note
國人愛用的 LINE 在日本推出了 CLOVA Note 線上語音轉文字工具,也很適合應用在會議記錄上,雖然目前網頁介面是日文,但介面設計的滿簡單的,即使看不懂也可以輕鬆操作,或是使用瀏覽器翻譯功能翻譯成中文使用。
CLOVA Note 目前可以辨識中文、日文、英文、韓文,在上傳音檔時需先選擇語系,並提供 CLOVA 參考錄音情境(例如會議、日常對話、通話錄音等)來提高辨識成功率,可惜目前還無法辨識中英混合的情境,辨識完成後 CLOVA 會自動依照會議中的不同發言者區分對話內容,查看不同與會者的發言比例,也可以設定常用詞彙,例如公司名稱、專有名詞等,來讓會議語音轉文字內容更順暢,此外,也可以將其他與會者加入此份會議紀錄中共同編修,讓會議共享的內容更方便。
可惜目前尚未提供 AI 摘要功能,透過 CLOVA Note 語音轉文字後的內容需複製或下載為文字檔(支援 txt、docx、xlsx、srt 等格式)提供給 AI 聊天機器人來整理為摘要,目前 CLOVA Note 提供每月 600 分鐘的免費使用時數,對於大多數上班族來說應該算夠用了。
AI 筆記工具 NotebookLM 也能做會議紀錄
近期非常熱門的 AI 筆記工具 Notebook LM 也是套非常好用的會議紀錄工具,NotebookLM 由 Google 所開發 ,搭載 Gemini 1.5 Pro 語言模型,現階段提供免費使用,不過之後應該會有付費訂閱計畫,提供使用者付費使用更新的語言模型或是解鎖不同功能。
如果要使用 NotebookLM 作為會議紀錄工具,首要步驟就是要先將整個會議錄音,上傳到 NotebookLM 後,它會自動將語音轉換為逐字稿,即使內容有 AI 聊天機器人來整理為摘要,目前 CLOVA Note 提供每月 600 分鐘的免費使用時數,對於大多數上班族來說應該算夠用了。
中英文交錯也能準確辨識,辨識完成後會提供會議重點摘要,讓與會者快速掌握會議內容。
最特別的是,由於直接結合了 Gemini,因此可以透過問答的方式詢問NotebookLM 會議中的任何問題,它會根據前面做好的逐字稿回答,並標註位置,讓使用者可以對照逐字稿內容,更了解當下對話情境。
不過由於 NotebookLM 定位是筆記工具,因此現階段無法辨識不同與會者的發言,比較適合用在只有一人說話的情境,但換個方向思考,NotebookLM 既然是套筆記軟體,所以它也可以用來整理多個會議紀錄資料,例如同一個專案可能開了四五次會,就可以請 NotebookLM 整理散落在不同會議紀錄檔案裡的資料,更快速的掌握專案進度。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 延伸閱讀:Google AI 筆記本NotebookLM免費教學:如何結合PDF、Youtube,打造高效學習筆記
- 延伸閱讀:Google 推出AI 記事本 NotebookLM:升級 Gemini 1.5 Pro、更高效率的整理各種圖文筆記
- 延伸閱讀:Google 偷用 Anthropic 的 Claude 訓練自家的 Gemini AI?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