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GeForce RTX 5070 Ti效能實測:順跑《魔物獵人:荒野》無壓力,RTX 50系最超值的顯卡

NVIDIA GeForce RTX 5070 Ti效能實測:順跑《魔物獵人:荒野》無壓力,RTX 50系最超值的顯卡

ADVERTISEMENT

NVIDIA將於2月20日推出第3款RTX 50系列、Blackwell架構顯示卡GeForce RTX 5070 Ti,讓我們來看看它的效能表現。

70 Ti率先登板

NVIDIA繼先前於2025年1月30日推出GeForce RTX 5090 / RTX 5080等顯示卡後,接著將在2月20日推出GeForce RTX 5070 Ti,並預計於稍後推出非Ti版的GeForce RTX 5070,成為RTX 50系列首款掛上Ti型號的產品。

延伸閱讀:
CES2025:黃仁勳手持「矽盾」演講,發表Blackwell家族顯示卡、顯示晶片,RTX 5090 71990元月底上市
CES 2025:NVIDIA編輯日(上):RTX 50系列顯示卡與Blackwell架構特色解說
CES 2025 - NVIDIA編輯日(下):RTX 50系列顯示卡獨有DLSS 4多重畫格生成超級效能禁藥與Reflex低延遲技術

GeForce RTX 5070 Ti並不會推出等同於公板卡的Founders Edition,筆者這次收到的測試樣品為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ENTUS 3X OC,它採用3風扇配置搭配穿透式散熱設計,並搭載金屬材質背板,確保散熱效果與運作穩定性。

(若下方表格無法完整顯示,請點我看圖片版

GeForce RTX 50系列顯示卡規格簡表         
顯示卡型號 CUDA核心數量 基礎時脈 Boost時脈 Tensor核心 光線追蹤核心  記憶體容量 記憶體類別 顯示卡功耗 發售當時定價(美金)
GeForce RTX 5090 21760 2010MHz 2410MHz 3352 AI TOPS(第5代) 318 TFLOPS(第4代) 32GB 512bit GDDR7 575W $1999
GeForce RTX 5080 10752 2300MHz 2620MHz 1801 AI TOPS(第5代) 171 TFLOPS(第4代) 16GB 256bit GDDR7 360W $999
GeForce RTX 5070 Ti 8960 2300MHz 2450MHz 1406 AI TOPS(第5代) 133 TFLOPS(第4代) 16GB 256bit GDDR7 300W $749
GeForce RTX 5070 6144 2160MHz 2510MHz 988 AI TOPS(第5代) 94 TFLOPS(第4代) 12GB 192bit GDDR7 250W $549

 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ENTUS 3X OC搭載3組Torx Fan 5.0風扇,能提供更強大的氣流與散熱效果。

它為雙槽尺寸設計,厚度為49 mm。

顯示卡採用12V-2x6電源端子,TPD為300W。

VENTUS 3X OC採用金屬材質背板,提供更高的強度以避免顯示卡彎曲。

顯示卡採用穿透式散熱設計,後端風扇之氣流可以直接穿透背板。

顯示輸出具有3組DisplayPort 2.1b(UHBR20)與1組HDMI 2.1b。

測試環境與條件

本次測試過程除了手動開啟EXPO功能,讓記憶體自動超頻至DDR5-6000之外,其餘BIOS / UEFI的設定皆維持預設值,Resizable BAR為開啟狀態。至於對照組部分,則使用先前測試專題之成績,部分新加入項目則會於圖說中說明。

所有成績除了都是進行2輪測試,在確定沒有極端值後取平均,遊戲效能使用遊戲內建的測試模式,而《絕對武力2》為手動操作進行與電腦BOT於Dust 2地圖之對戰,搭配NVIDIA FrameView記錄FPS成績。

遊戲部分在1080p、2K、4K解析度搭配最高畫質設定,若有設定範本則套用最高範本,若無則將所有畫質相關項目調至最高,關閉VRS或動態解析度等設定,並僅進行開、關光線追蹤功能的調整。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7 9800X3D
散熱器:MSI MEG Coreliquid S360
主機板:GIGABYTE X870E AORUS MASTER(UEFI版號N5 – AMD AGESA ComboAm5PI 1.2.0.2a)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5 Neo RGB 16GBx2(@DDR5-6000)
顯示卡:MSI GeForce RTX 5070 Ti 16G VENTUS 3X OC
儲存裝置:Solidigm P44 Pro 1TB(系統碟)、Solidigm P41 Plus 1TB(遊戲碟)
電源供應器:MSI MEG Ai1300P PCIE5
軟體環境:Windows 11專業版23H2(Build 22631.4890),GeForce Game Ready 572.43

測試平台處理器與記憶體之CPU-Z資訊。

測試平台顯示卡之GPU-Z資訊,截稿時最新版本尚未能正確判讀所有資訊。

《魔物獵人:荒野》跑分測試

筆者除了透過《魔物獵人:荒野》的效能測試工具《Monster Hunter Wilds Benchmark》驗證各顯示卡的表現之外,也趁著第2次公開測試的機會實際遊玩,以體驗GeForce RTX 5070 Ti的效能與遊玩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效能測試工具可以開啟光線追蹤,然而公開測試版本尚不支援。

筆者遊玩的設定為4K解析度搭配最高畫質設定,關閉光線追蹤(因公測版不支援),開啟DLSS、畫格生成、Reflex低延遲技術與G-Sync同步的情況,搭配更新頻率為160 Hz的Acer XV272K LV顯示器進行遊戲,在操作過程中並沒有感受到任何操作延遲,畫面顯示也相當滑順流暢且無撕裂,整體體驗讓人滿意,也多次順利狩獵公開測試版最強的魔物「鎖刃龍」。

《魔物獵人:荒野》將於2025年2月28日上市,目前已可下載效能測試工具《Monster Hunter Wilds Benchmark》。

已經結束的第2次公開測試讓玩家可以搶先體驗遊戲內容,但尚不支援光線追蹤功能。

筆者使用GeForce RTX 5070 Ti遊玩的體驗相當理想,畫面流暢顯示,無卡頓也無撕裂,多次順利狩獵公開測試版最強的魔物「鎖刃龍」。

▲《Monster Hunter Wilds Benchmark》效能測試工具展示,影片使用NVIDIA App進行螢幕錄影,將會稍微影響效能,因此實際效能表現請以下方圖表為準。

GeForce RTX 5070 Ti在4K解析度、最高畫質、關閉光線追蹤的設定下執行《魔物獵人:荒野》,平均FPS約為56.9幀。

開啟光線追蹤後平均FPS下降至51.14幀。

不過開啟DLSS升頻(平衡畫質)與畫格生成後,平均FPS可以衝上108.05幀,搭配G-Sync顯示器的視覺體驗相當滑順流暢。

 (下頁還有更多效能測試)

國寶大師 李文恩
作者

電腦王特約作者,專門負責硬派內容,從處理器、主機板到開發板、零組件,尖端科技都一手包辦,最近的研究計畫則包括Windows 98復活與AI圖像生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