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Zen 6 升級單 CCD 12 核心,兩個 CCD 終於可以直接互連

AMD Zen 6 升級單 CCD 12 核心,兩個 CCD 終於可以直接互連

ADVERTISEMENT

著名爆料大神 MLID 公布了 AMD Zen 6 在桌機、筆電上的諸多晶片設計細節(不涉及資料中心 EPYC),其中至少兩項變化堪稱 AMD Ryzen 引入 chiplet 系列以來最具革命性的變化。不過注意,MLID 的爆料往往都很勁爆,但是精準度不敢完全保證。

按照他的說法,Zen 6 的桌機版代號為「Olympic Ridge」,不是之前傳聞的「Meduasa Ridge」,主流行動版的代號則確實是「Medusa Point」。

AMD Zen 6 仍將是 CCD+IOD 的組合式設計,其中 CCD 升級為 3 奈米級製程,大概率台積電 N3E(Intel 用的是 N3B)——之前傳聞過 2 奈米,但應該是 EPYC 版本的。

IOD 部分升級為 4 奈米級製程,但不是來自台積電,而是交給三星代工,極可能是 4LPP 版本,用上了 EUV 極紫外光刻。

Ryzen 的 CCD 一直都是單個 8 核心設計,這一次終於升級 12 核心,三級快取將順應地從 32MB 增加到 48MB,因此我們將會在主流桌面上看到 24 核心型號。

如果再疊加 64MB 3D 快取,二級快取維持每核心 1MB,那麼我們將看到恐怖的 184MB 快取,也就是 24MB+96MB+64MB!

同時,以往的 CCD 都透過 Infinity Fabirc 匯流排連接 IOD,而兩個 CCD 之間沒有直接互連,因此如果跨 CCD 的延遲一直比較高。

Zen 6 時代,兩個 CCD 將透過一種新的低延遲橋接匯流排彼此打通,徹底解決這一頑疾。

正因如此,未來的兩個 CCD 之間、CCD 與 IOD 之間將不再相隔一段距離,而是緊緊挨在一起。

IOD 部分除了升級製程,也會升級 GPU、記憶體甚至是 PCIe。

記憶體現在可以支援 DDR5-8000 甚至更高,但需要 1:2 分頻,否則的話甜點頻率在 DDR5-6200/6400 左右,而下代分頻的話可以達到甚至超過 DDR5-10000,不分頻也會更高但暫無具體數字。

GPU 方面,有望升級到 RDNA4 架構,計算單元最多還是 16 個,搭配大容量二級快取。

PCIe 方面不確認,可能升級 PCIe 5.0,也可能增加更多通道。

AMD Zen 6 升級單 CCD 12 核心,兩個 CCD 終於可以直接互連

行動版的 Medusa Point 也將是 chiplet,共享同樣的 CCD、IOD,不過是單個 CCD 配單個 IOD,也就是最多 12 個核心。

CCD、IOD 二者同樣肩並肩,但是 AMD 並沒有可以增加填充模組,將它補為方形。

最後,NPU AI 引擎當然也會在現有全球最強的基礎上,繼續加強,但具體情況不詳,猜測桌機端有望達到目前的 50 TOPS。

AMD Zen 6 升級單 CCD 12 核心,兩個 CCD 終於可以直接互連

 

KKJ
作者

快科技成立於1998年,是驅動之家旗下科技媒體業務,中國極具影響力的泛科技領域媒體平台之一。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