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任天堂 Switch 2 發表會實機公開:規格、底座、全新手把、上市日期以及價格揭曉

任天堂 Switch 2 發表會實機公開:規格、底座、全新手把、上市日期以及價格揭曉

任天堂終於在 Switch 2 的專屬發表會「Nintendo Direct」中,正式公開了眾所矚目的 Switch 2 規格細節。這款次世代主機預計於 2025 年 6 月 5 日上市,勢必將為玩家帶來全新的遊戲體驗。

螢幕與效能全面升級

Switch 2 搭載 7.9 吋 LCD 螢幕,解析度提升至 1080p,並支援 HDR 與最高 120Hz 的更新率,提供更細膩流暢的視覺效果。此外,內建儲存空間也從初代 Switch 的 32GB 大幅提升至 256GB,讓玩家能儲存更多遊戲與內容。

任天堂 Switch 2 發表會實機公開:規格、底座、全新手把、上市日期以及價格揭曉

Joy-Con 控制器進化,新增滑鼠模式

新款 Joy-Con 控制器尺寸加大,L/R鍵也更大更好按。

任天堂 Switch 2 發表會實機公開:規格、底座、全新手把、上市日期以及價格揭曉

並採用磁吸式設計,連接更穩固。

任天堂 Switch 2 發表會實機公開:規格、底座、全新手把、上市日期以及價格揭曉

最令人驚豔的是,Joy-Con 新增了滑鼠模式,讓玩家能以更直覺的方式操作遊戲(僅限支援遊戲)。關於滑鼠模式的用法,直面會上有搭配多款遊戲介紹,我們會另外寫一篇說明。

任天堂 Switch 2 發表會實機公開:規格、底座、全新手把、上市日期以及價格揭曉

如果你對於螢幕上的1080p覺得不滿意的話,可以把主機透過底座連接到電視上。連接底座後,Switch 2 將支援 4K 解析度與 60fps 的遊戲畫面輸出,提供更震撼的視覺體驗。當然對於效能來說也更耗資源,因此任天堂表示,底座內建風扇,強化散熱效果,確保主機在高負載運作下也能維持穩定。

任天堂 Switch 2 發表會實機公開:規格、底座、全新手把、上市日期以及價格揭曉

另外,主機現在有兩個USB插槽,一個在上面一個在下面,所以現在你除了充電之外,可以用另一個USB插槽連接周邊。

任天堂 Switch 2 發表會實機公開:規格、底座、全新手把、上市日期以及價格揭曉

 

手把新增 C 鍵與 GameChat 功能

新款 Pro 控制器新增 C 鍵,可用於啟動聊天選單,方便玩家在「GameChat」語音通話中進行靜音等操作。任天堂表示,麥克風支援抗躁功能,就算你身處周圍有噪音,也不會影響到你的通話品質。

任天堂 Switch 2 發表會實機公開:規格、底座、全新手把、上市日期以及價格揭曉

麥克風

任天堂同時表示,GameChat支援家長保護功能。如果未經家長的同意,孩童無法與朋友利用GameChat通話。

任天堂 Switch 2 發表會實機公開:規格、底座、全新手把、上市日期以及價格揭曉

Switch 2 Camera

任天堂 Switch 2 發表會實機公開:規格、底座、全新手把、上市日期以及價格揭曉

值得一提的是,任天堂也同步推出Switch 2 Camera(選購),可以讓你在遊戲過程中,透過Camera捕抓你的影像。你可以把這個攝影機單純當作遊戲時視訊會議的作用,不過任天堂也有展示一些小遊戲,讓你透過Camera可以出現在遊戲之中。

說實話,這個功能讓小邊想起以前xbox360+kinect的體感遊戲時代,當時也想過搭配相機功能來與遊戲互動。

任天堂 Switch 2 發表會實機公開:規格、底座、全新手把、上市日期以及價格揭曉

 

其他亮點

  • Switch 2 遊戲卡匣改為紅色。
  • 支援 MicroSD Express 記憶卡,但不相容初代 Switch 的 MicroSD 卡。
  • 任天堂將推出付費數位遊戲《Nintendo Switch 2 歡迎之旅》,協助玩家熟悉新主機功能。

任天堂 Switch 2 發表會實機公開:規格、底座、全新手把、上市日期以及價格揭曉

上市日期以及價格

任天堂 Switch 2 的規格公布後,立即引起熱烈討論。玩家們對於新主機的效能提升、Joy-Con 的創新功能以及 4K 輸出等亮點都感到相當興奮。預期 Switch 2 上市後,將再度掀起一波遊戲熱潮。

任天堂 Switch 2 的規格升級,不僅提升了遊戲體驗,也展現了任天堂在遊戲主機設計上的創新。相信 Switch 2 將為台灣玩家帶來更多元的遊戲樂趣。這款次世代主機預計於 2025 年 6 月 5 日上市,勢必將為玩家帶來全新的遊戲體驗。至於價格,日本專用機的建議售價分別為 49,980 以及 53,980 日圓,而多國語言對應版建議售價為 69,980 日圓。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