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為何曾被視為Playstation靈魂人物的吉田修平從未成為 CEO?他親揭 Sony 高層真實想法

為何曾被視為Playstation靈魂人物的吉田修平從未成為 CEO?他親揭 Sony 高層真實想法

曾是 PlayStation 品牌靈魂人物之一的吉田修平(Shuhei Yoshida),近日在受訪時罕見鬆口談及自己為何未曾被選為 SIE(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CEO 候選人。他的回應一如過往的誠懇與幽默,也讓外界得以一窺 Sony 選擇掌門人的邏輯與價值取向。

「可能因為他們不信任我能做出最好的商業決策」

這段談話來自《Game File》的「Chain Interview」專題,由 Virtuos 執行長 Gilles Langourieux 發問:「您在 PlayStation 任職這麼多年,為何沒能成為 SIE 的領導人?」

吉田修平的回答既坦率又帶點自嘲:「可能因為他們不相信我能做出最好的商業決策吧。我總是想做些有趣的事、新的點子,或是從沒人嘗試過的創新項目,那種可能改變未來的東西。」

當被追問是否因為個性太「瘋狂」不符高層期待時,他更是笑著回應:「對,沒錯!」

吉田也點出,除了當年帶領初代 PS 打下江山的久夛良木健外,歷任 SIE 負責人如平井一夫(Kaz Hirai)、Andrew House 和 Jim Ryan 都是偏重商務背景的經營者,這已經成為 Sony 對高層領導的篩選邏輯之一。

理想主義者遇上現實主義體系

吉田修平被視為 PlayStation 的創意推手之一,無論是早期在第一方工作室的耕耘,還是後期負責推廣獨立遊戲,他始終致力於為平台注入多元且具實驗性的內容。但這樣的創意導向,也可能與 Sony 在硬體世代轉換期所追求的穩健經營模式有所牴觸。

分析認為,當今的 SIE 雙首長架構——由西野秀明主掌商業營運、Hermen Hulst 負責內容與工作室策略——正好呈現出「商業+內容」並重的路線,也回應了 Sony 對內部角色分工的明確期待。

若吉田主掌 SIE,PlayStation 會怎麼不同?

假如當年吉田接下 CEO 一職,PlayStation 可能會走上一條更開放、更實驗性的路線——不只是 AAA 遊戲主導的平台,也可能對獨立遊戲與新技術抱持更積極嘗試的態度。這樣的可能性雖然未曾發生,但對不少粉絲而言仍是一種充滿想像空間的「平行時空」。

他也曾在其他專訪中呼籲 Sony 應該改變對畫面追求過度極致的思維,將焦點轉向更廣泛的大眾市場體驗。儘管他目前已退休,仍是 PlayStation 社群中最受尊敬的意見領袖之一。

  • 新聞來源:psu
KKJ
作者

快科技成立於1998年,是驅動之家旗下科技媒體業務,中國極具影響力的泛科技領域媒體平台之一。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