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ic Games Store 長年來以「每週送免費遊戲」作為平台主打策略,成功吸引大量用戶註冊與綁定帳號。不過,這樣的「喜加一」文化如今卻引發不少玩家的反思——為什麼我領了這麼多遊戲,卻一款也沒玩?
近期 Epic 在中國知乎平台上的一則回應,點出「許多玩家領了免費遊戲後反而沒動力開啟」的現象,意外引發玩家社群熱烈討論。而這不只是中文圈的現象,在 Reddit、PC Gamer 等國際平台,也有許多類似討論,顯示這已是全球玩家的集體行為模式。
領遊戲變成「儀式」,不是為了玩?
在 Reddit 的多個討論串中,不少玩家坦言自己的 Epic 遊戲庫早已超過 200 款,卻可能只實際啟動過其中不到 5%。有玩家自嘲:「我只是每週準時打卡領免費遊戲,從沒打算真的玩。」
更有趣的是,有部分玩家指出:「不只免費遊戲,我連花錢買的遊戲也堆著沒玩。」這種「數位堆積症」讓人聯想到串流平台的內容選擇疲乏:選項太多、反而無從下手,最後選擇去看 YouTube 短片。
也有玩家提到,Epic Games Store 缺乏良好的社群系統、成就機制與介面操作體驗,讓遊玩意願大打折扣。有些人即便領了免費遊戲,最後仍選擇去 Steam 上購買同一款,只為了更好的體驗與朋友互動。
Epic 免費遊戲策略還有效嗎?
自 2018 年底上線以來,Epic 遊戲商城通過贈送包括《GTA 5》和《文明 6》在內的大量免費遊戲吸引 Steam 使用者安裝其啟動器。初期一年就有超過 5.8 億份免費遊戲被領取。儘管每年贈送數億份遊戲需要巨額投入,但EPIC認為這一策略是「非常划算」的用戶獲取方式,同時還能促進遊戲開發者的發展。
從行銷角度來看,Epic 這套策略曾取得極大成功。例如 2020 年送出《GTA V》時,單週就吸引超過 700 萬名新用戶加入。然而隨著玩家「喜加一疲乏症」浮現,許多玩家開始質疑這套模式的長期效益。
一位 Reddit 用戶直言:「我根本不是 Epic 的客戶,我只是來收免費遊戲的。」
玩家為何對免費遊戲提不起勁?
無論是平台設計、遊戲取得方式,或是現代人生活壓力與注意力分散,都是讓玩家「有遊戲卻懶得玩」的可能原因。也許,未來遊戲平台該思考的不只是「怎麼送更多」,而是「怎麼讓人想玩」,從推薦機制、社群設計到遊戲心理學介入,重新打造「打開一款遊戲」的儀式感,才可能讓遊戲重拾吸引力。
玩家不願打開遊戲的原因相當多元,以下列出幾項常見的因素:
- 缺乏動力: 免費或低價取得的遊戲,容易讓人覺得不夠珍貴,缺乏遊玩的動力。
- 平台體驗不佳: Epic商城的介面設計或其他功能,可能不如其他平台完善,導致玩家寧願付費到其他平台購買。
- 生活壓力: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或學業壓力大,回到家後只想放鬆,面對遊戲庫裡眾多的遊戲,反而感到疲憊,最終選擇觀看短影音等更輕鬆的娛樂。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