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前亞馬遜工程總監揭秘:工程師是否能成功升遷,取決於你的主管會不會寫「6-pager」文件

前亞馬遜工程總監揭秘:工程師是否能成功升遷,取決於你的主管會不會寫「6-pager」文件

在高科技產業,工程師的升遷是否真能只憑能力說話?對於在亞馬遜服務超過十年的前工程總監 Dave Anderson 而言,答案可能令許多人意外。他直言:「你能不能升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主管會不會寫文件。」

Dave Anderson最近在《The Pragmatic Engineer》Podcast 中接受採訪時,提到了這一點。

這裡的文件並不是指作文,而是在亞馬遜文化中的「6-pager」,指的是在會議場合要用6張A4大小的文字備忘錄來表達完你所有的事情。而在決定工程師是否調升時,主管也要出一份「6-pager」的晉升報告。Anderson 認為,在亞馬遜,這不僅是晉升的標準化流程,更是公司制度文化的核心投射

「6-pager」:從技術文化走向制度建構

自創辦以來,亞馬遜即以其重視書寫文化著稱。無論是內部會議提案,抑或產品方向決策,一切都必須經過書面形式討論,而非口語表達或圖表主導的簡報。這套書寫文化也同樣延伸到人才管理領域。

就晉升申請的 6-pager來說,文件內容需詳實說明候選人對照晉升等級的表現指標、貢獻案例、跨部門影響力、團隊領導等綜合能力評估。這些文本將由主管起草,並交由更高層級的審查委員會討論與定奪。

Anderson 坦言:「晉升與否,不只是工程師的個人實力,還高度依賴主管能否清楚、有邏輯地書寫這份文件。這是對管理者觀察力與語言組織能力的雙重考驗。」

職級設計:晉升難度如爬升曲線般陡峭

回到亞馬遜的工程師職涯來說,亞馬遜的工程師職級架構從 L4 開始,最高可達 L10。以下為簡要對照:

職級 職位名稱 說明
L4 軟體工程師初級 大學畢業新鮮人起點
L5 中級工程師/初階主管 獨立處理任務,初具技術領導力
L6 資深工程師/團隊主管 領導小型團隊(通常稱為「兩塊披薩團隊」)
L7 首席工程師/高階主管 影響跨團隊技術決策,需展現架構與願景力
L8 資深首席/Director 管理多個產品線或組織,策略層級的決策角色
L10 傑出工程師/副總裁 技術生涯最頂層,極少數人能達成的成就

有趣的是,Amazon 沒有 L9,至今官方未給出明確原因。

Anderson 指出,從 L4 升到 L5 相對順利,但從 L6 要再往上,幾乎是「指數級困難」。

  • L4→L5: 穩定完成任務、達標績效,兩年內通常可晉升

  • L5→L6: 需展現獨立技術判斷與初步領導能力

  • L6→L7: 必須對多團隊有貢獻,具系統設計影響力,還需高階推薦與 精心設計的6-pager 文件

他表示,許多工程師在 L6 停留多年,不是因為不夠好,而是制度門檻極高,沒有正確的團隊與主管資源,很難突破。「L6 往上,已不只是個人表現,而是組織認可。」

根據亞馬遜內部人資制度說法,每往上一級,所需準備的資料、取得推薦的難度與審查標準,均以非線性的方式提升。簡而言之,愈高階的晉升,愈像是在進行一場「結構完整的職涯論文答辯」。

主管的文筆能力,決定員工的命運

然而,這套看似公平的制度,也潛藏不少風險。如果主管文筆有限、不擅敘述、理解不夠深入,可能導致優秀人才無法被正確呈現。

Anderson 指出,部分管理者甚至為了自己晉升資格,會刻意擴編團隊規模,爭取管理人數門檻。這使得原本應該由業務需求決定的組織變動,轉化為職涯策略的延伸工具。

「主管不會寫 6-pager,等於限制了整個團隊的上限。」

Amazon 的晉升文化,是「制度導向」與「文件信仰」的實踐。這裡沒有走廊升遷,也沒有運氣成分,只有文件、邏輯與背書。

正如 Dave Anderson 所說:「這是制度設計下的公平競爭,但也是一場文字的馬拉松。」

在這場沒有舞台的比賽中,別人能把你寫得清楚、講得明白,才是你存在的證據。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