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Intel Atom在2008年正式在市場上銷售,最先出現的系列為Atom Z5xx系列,目標市場為當時的MID。接著出現Atom N2xx與2xx系列,主要搭載在小筆電上;當年年底則是推出了Atom 330,除了是雙核心的之外(2顆CPU晶粒封裝在一起),更支援了64bit。
貧弱的顯示效能
另外一方面,Intel在前幾代Atom搭配的GPU一直都處於貧弱的狀態,剛開始的Atom根本無法順暢播放1080p的影片;後來升級了PowerVR核心的GPU,支援1080p影片播放,但3D繪圖能力還是「幻燈片」狀態,幸好NVIDIA的ION彌補了Atom的空缺。
失去了小筆電這塊餅,自然要去找其它食物來吃;其實近年來Intel為了防範ARM進入低階伺服器、網路儲存裝置的市場,推出Atom上陣殺敵,除了節能效果逼近ARM的處理器之外,更可直接沿用為x86架構撰寫的軟體,減少轉換陣痛期。
Atom的新戰場
跟消費市場比較相關的,就是近期蓬勃發展的手機與平板裝置。搭上微軟的Windows 8上市,各家廠商也都推出所謂的「變形筆電」,螢幕與鍵盤可分離,欲在iOS與Android市場中分1杯羹。可惜市場對Windows 8的市場接受度不高,加上變形筆電雖比傳統筆電續航力長、平板模式比筆電輕盈,但價格偏高、運算效能不夠的情況下,市場反應冷淡。若是Atom搭上Android系統呢?這樣子有搞頭嗎?依照Android對於硬體需求不大的情況來說,似乎是合理的行為。好吧!筆者承認Android日益肥大也是事實。
Atom手機反應普通
採用Atom的Android手機,其推出時間比Windows 8版本還要早,早在去年4月就與印度電信商Lava合作推出XOLO 900。說是合作,其實就只是拿Intel的公版機印上XOLO的圖案就拿出來賣了,外型十分的有「工程」感。
另一台Intel手機就是聯想所推出的K800,外型上雖也是菱菱角角的設計,但至少是重新設計過的產品,就筆者曾經握過的手感來說,的確是款成熟產品。可惜K800僅限中國地區販售,Andorid介面也深度客製化,有點認不出這是款Android手機,內部也沒有Google Play軟體商店。
今年3月中旬,Lava開始發售XOLO X1000手機,採用4.7吋1280 x 720螢幕,以及Atom Z2480 2.0GHz的版本,價格約369美元左右,折合新台幣約11,000元出頭,價格上十分具有吸引力。
▲Lenovo K800從裡到外全部自行設計,連Android介面也被改到爹娘認不太出來。
▲Lava所推出的XOLO 900,外型相當的一般,推出時價格只要22,000盧比(約新台幣萬元出頭)。
FonePad內藏Intel
本年度的MWC世界通訊大會上,華碩除了如各界預料的推出PadFone Infinity之外,還推出1款phoneblet(可以講電話的平板、螢幕很大的手機),稱之為FonePad,內部主要處理核心為Intel Atom Z24x0。Intel與華碩合作有許多策略意義,包含擴大出貨地區,突破以往Atom手機僅在部分區域販售的限制,同時FonePad也將成為在台灣第一台正式販售的Intel Android裝置。
就華碩的訂價策略來說,與FonePad正面衝突的平板,反而是自家與Google合作推出的Nexus 7,筆者當然也會就此部分進行全面性的比較,但是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Intel Z24x0的CPU硬體架構。
Z24x0系列有3種
到目前為止,Intel Z24x0系列共推出3款型號,分別為Z2420、Z2460、Z2480,標準時脈為1.2GHz、1.3GHz、1.3Ghz,藉由Burst Mode可達1.2GHz、1.6Ghz、2.0Ghz。後兩者較早推出,搭配Intel XMM6260基頻處理器,平台代號為Medfield;而Z2420較晚推出,搭配Intel XMM6265基頻處理器,平台代號為Lexington,但三者的核心代號皆為Penwell,在CPU架構上是相同的。XMM6265最大的改變就是能夠支援雙SIM功能,Lexington平台最主要針對150美元以下的手機市場。
在封裝上為了符合行動產品的要求,此3款產品的封裝面積只有12 x 12(mm),也支援常見於行動產品的PoP封裝(Package on Package,將記憶體以錫球直接焊在SoC上面),最高可支援1GB的LPDDR2。
▲FonePad採用整套的Atom平台,所以擁有3G網路連線能力。
CPU功能不刪減
為了將晶片的耗電量降低,除了一般想得到降頻,以及使用更小、更新的製程之外,有時還會將不必要的功能砍掉,藉以縮小晶片面積。但Atom Z24x0系列的功能相當完整,規格與一般桌上型Atom看齊。
Atom Z24x0部分尚未導入Intel新一代的製程,僅使用32nm製程Hi-K LP(高介電係數金屬閘極,低功耗),Tri-Gate 3D電晶體就更不用想了。L1指令快取為32KB、L1資料快取為24KB,L2快取則是512KB。
▲Penwell內部區塊圖,可以看到雙解碼器和HT功能的Thread 0和Thread 1部分。
延伸閱讀:
Windows 8、RT 同門生死鬥:x86 對決 ARM、Atom Z2760 對決 Tegra 3 效能實測
(後面還有更多內容!)
應該是2685和3311
> "第一站來到Quadrant Standard,Z2420和Z2460的分數為3311和2697分,差距不小"
>
> 應該是2685和3311
感謝讀者指正, 內文已修改
這個INTEL其實最大的缺陷就是顯示運算很爛
其次就是耗電量滿高的
這兩點就是INTEL目前最大的通病吧!
不過不管他會不會改,我未來會以資訊人的道德與尊嚴為榮,盡量不買INTEL,這個公司已經快要OP了,而且INTEL至今仍舊相對於過去的AMD沒有創新能力,很多技術拿人的,到頭來還消滅人家,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這家公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