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空間位置決定機殼該要多大
為什麼機殼會是第一個需要決定的要件呢?針對每一個人所在環境的不同,機殼大小將會受制於空間位置。例如空間寬裕的書桌平面上,或者是桌面下,甚至是電腦桌附屬的電腦托架,又或者是極度受限的狹窄環境下,都會造成機殼需要因地制宜的狀況。
機殼形狀上又分為幾種常見形式,分別為塔型、薄型還有立方體等樣式。同時在內部主機板的安裝尺寸,則又分為板型較大的 ATX、Extend ATX,正方形的 Micro ATX,還有時下較流行的 Mini-ITX 這幾種常規尺寸。當然在這之外,仍然有許多非常規尺寸,甚至是被廠商刪減的特殊尺寸,不過這些都不大影響正規尺寸的機殼安裝。
在機殼的大小選擇方面,編輯會建議環境寬裕的使用者,尤其為輕度遊戲玩家,優先選擇能夠安裝 ATX 主機板的機殼。若環境不允許則選擇一般塔型 Micro ATX 產品,若非小型機殼的愛好者則盡量不必要選擇 Mini-ITX 機殼,除了規格限制較多之外,在成本考量上也較一般尺寸要來得高。
而選擇普通 ATX 塔型機殼在後續零組件的維護與選擇性,遠遠較其他產品寬裕,不過前提也得建立在該機殼並非特殊產品上。部分 ATX 機殼空間非常緊湊,如聯力所生產的 PC-A05FN,即是一個常見例子。該機殼的硬碟架緊鄰主機板邊緣,還有方向性的問題,造成即使能夠安裝 ATX 主機板,顯示卡的選擇也非常少,甚至略遜於部分小機殼所能夠安裝的顯示卡長度,同時擴充性也大幅受到限制。
▲這類型電腦桌由於空間已經被制約,選擇機殼必須要衡量尺寸。
另外在 Mini-ITX 機殼,編輯也推薦選擇小塔型產品,或者是扁平型而非深度較足的 SFF(Small Form Factor)機殼。如銀欣的 SG02-F 這類型較矮,但深度較長的產品,除了平面占用面積較多之外,若非高度受限的環境,不如選擇小塔型機殼,會更利於解決散熱面的問題。
聯力 PC-Q33 是新一代產品,採用熱源分層概念,一改舊產品 PC-Q11 等電源位於處理器正上方的位置,轉往下層或者是遠離處理器熱源的設計,這類型產品較易解決小型機殼廢熱問題。
▲銀欣 SG02-F 屬於較矮,但深度很長的機殼。
▲聯力 PC-Q33 為占用面積較小,但較高的產品。
這兩年 Intel NUC 產品大放異彩,體積比 Mini-ITX 更小巧,除了無法安裝顯示卡這個硬體限制外,效能未必比組裝產品差。同時各主機板廠,也針對這個架構進行改造,推出不少同質性產品,如技嘉的 Brix 系列,或者 Zotac Mini-PC 產品,都是針對極小化所設計。由於該類型產品大多屬於準系統(Bare Bone),購入後僅需要安裝記憶體與儲存裝置,即可開始安裝系統,方便程度不亞於筆電。
▲桌上的 Intel NUC 與一個馬克杯差不多大,卻含有完整電腦功能。
下一頁:主機板挑選依功能先決
就我在上班的經驗,消費者通常卡在選機殼卡最久
曾經有客戶為了機殼的選擇,花了半小時在思考...
我在旁邊吃便當
所以寫了一篇 淺談機殼小常識 ...
http://forum.gamer.com.tw/C.php?bsn=60030&snA=294669&tnum=5
PSU 除了總瓦數外最重要的是+12V的總和最大輸出,
那種包裝500W +12V 最大僅350W 不算少見,如果要組3D遊戲機,建議+12V 單路輸出要 400W 左右,雙路建議400W以上,免得日後升級更高階顯卡在發毛
主機版還要注意各介面布局,這點常被忽視,捷果要升級幹啥的就狀況一堆,例如底下各圖
http://i.imgur.com/szRQnrQ.jpg
http://cdn3.techbang.com.tw/system/images/181362/original/804bfe2fb9e72e53003d9d6bb06c5783.jpg
http://i.imgur.com/PDVpf6M.jpg
http://i.imgur.com/c1eOQ07.jpg
http://i.imgur.com/UjAegrd.jpg
其他可以參考
零組件採購攻略:買 CPU、主機板、顯示卡、記憶體必須知道的事
http://www.techbang.com/posts/10686
硬體組裝相關
http://forum.gamer.com.tw/Co.php?bsn=60030&sn=1709703&subbsn=0
項目標題: Windows 眾多版本該選哪一套?
筆誤段落: 而在 Windows 7 的部分,...(略過) 在專業版以下仍然會無法有效使用,造成部分需大量記憶體的專業使用者,必須要花費額外的金錢購買高階版本。
更正內容: 在家用進階版以下仍然會無法有效使用,造成部分需大量記憶體的專業使用者,必須要花費額外的金錢購買專業版等更高階 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