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顏文字、繪文字有何不同?小小表情符號背後的學問

科技考古:顏文字、繪文字有何不同?小小表情符號背後的學問

在我們使用文字進行交流的時候,總會有這樣的感覺:有些微妙的語氣和內涵難以表達出來。在這種自然需求的刺激下,表情符號應運而生。只是表情符號最早在網路上出現的時間遠比我們預期的早,而且,隨著表情符號的發展,也漸漸的形成了一些專有名詞,像是「顏文字」、「繪文字」,一般沒有在玩的人可能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

 1982 年 9 月 19 日,Scott Fahlman 率先於卡內基美隆大學的電腦科學BBS上使用“ :- ) ”和“ :-(” ,這是表情符號在網路的濫觴。Scott Fahlman 也由此成為改變網路世界的 40 人之一。

這種言簡意賅,卻又有內涵的表情符號在傳到日本以後,被冠以「顏文字(Kaomoji)」之名,同時,日本人將顏文字的種類和形式發展變得多樣了起來,在網路上被更大規模地使用,這更加刺激了大家使用顏文字表情的熱情。

科技考古:顏文字、繪文字有何不同?小小表情符號背後的學問

(來自《電車男》,這幅圖雖元素眾多,但仍是典型顏文字)

後來,也是因為顏文字在日本受到歡迎,也就發明了另一種更直觀具象的表情,並率先在日本無線通訊行業中開始使用,這就是繪文字,它還有另一個別名:Emoji。這是約在1998 或者 1999 年,一位在 NTT 工作的雇員栗田穣崇,從兒時的多種元素獲得靈感,創造出了 Emoji。

在被發明的開始,Emoji 主要只在日本國內通訊中使用。2009 年,蘋果和軟銀合作,將 iPhone 帶入日本手機市場。在這場合作中,軟銀要求蘋果將 Emoji 也設計進手機。蘋果一位實習生為此製作了第一套商業化的 Emoji 表情,這套表情有近 500 個。

科技考古:顏文字、繪文字有何不同?小小表情符號背後的學問

(圖為由 Emoji 表情組成的“花癡臉”,來自 fastcodesign.com

2010 年 10 月發佈的 Unicode 6.0 版開始收錄繪文字編碼,Emoji 在電腦網路世界的地位開始正式被確立,眾多非日本的手機也可以使用 Emoji。

2011 年,蘋果在 iOS 5 的內置字元中收錄了 Emoji,這為 Emoji 進軍世界的普及打下了基礎。

而顏文字和繪文字的主要區別在於,顏文字是電腦用標點符號及英文字弄的面部圖案,或者一些更為複雜的情景圖;繪文字則直接是圖案。所以,我們大多數時候使用的表情貼圖,屬於繪文字。

從質樸到內涵

不過就在我們的使用習慣上,似乎不分「顏文字」和「繪文字」,反正通通都叫做「表情符號」。只是,大部分人使用的是表情符號多半都是以「繪文字」為主,喜歡使用顏文字的網友,主要集中在PTT。

事實上,在使用表情貼圖也有不同的進化,早期使用MSN甚至ICQ的時候,大概最多人用的都是MSN內建的「微笑」表情。按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個樸實無華的表情。它不會動,在當時的含義也足夠單純,純粹的微笑示好。

科技考古:顏文字、繪文字有何不同?小小表情符號背後的學問

而在過去這十多年來,隨著網路服務的改變,表情圖案的種類和形式也繁複了不少。比如 gif 圖出現了以後,本來靜止的表情開始動了起來。LINE時代到來以後,熊大與兔兔取代了圓頭笑臉圖。而在臉書上,更多人會貼周星馳的電影畫面,來表達某些特殊意涵。

而這些貼圖也衍生出許多獨特的經濟效益,像是LINE的貼圖經濟就相當可觀。去年LINE光是靠貼圖的營收就將近有10億台幣,吸引全球超過27萬位創作者加入「貼圖經濟」。

科技考古:顏文字、繪文字有何不同?小小表情符號背後的學問

表情符號的新玩法

英國的一家從事銀行軟體研發的公司 Intelligent Environments 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完全使用 Emoji 表情輸入的密碼。因為 44 個表情取 4 位元密碼的排列組合結果能達到 3498308 種。所以用戶帳戶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除此以外,上文已經提到之所以表情在網路交流中如此盛行,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表情背後隱藏的訊息量相當大,Emoji 甚至包括現實生活能夠對應的符號,並有文字所不能表達的微妙含義。於是,市面上就出現了 Emoji 翻譯器等表情新玩法。例如,在你輸入某個詞後,它會自動變成 Emoji 表情,比如輸入「see」,輸入法直接給一雙眼睛的表情。

那麼問題來了,下面這張來自《紐約時報》的表情貼圖作文應該被翻譯成什麼呢?

科技考古:顏文字、繪文字有何不同?小小表情符號背後的學問

  1.  我手機快沒電了,你有充電器嗎?
  2.  手機有輻射,快拔掉。
  3.  快把我從工作拯救出來。
  4.  太好了,舊手機壞了,我可以換新手機了。

 

科技考古:顏文字、繪文字有何不同?小小表情符號背後的學問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