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臉書是最熱絡的社群網站,每分每秒都有新的言論出現,其中自然包含那些攻擊性言論。攻擊性言論經常造成我們的不快,但是臉書在這方面卻十分被動,只會接受檢舉來處理個案,而無法具體幫助用戶遠離攻擊性言論。難道臉書真的打算放手不管,任憑我們暴露在攻擊性言論的危險中嗎?
攻擊性言論是臉書的老問題,過去臉書總想置身事外,不過這個想法已經漸漸產生改變。臉書目前正在規劃一些方案,希望能夠抑制在網路上蔓延的攻擊性言論。
舉例來說,歐洲的臉書上面經常能看到用難聽字眼辱罵難民的言論,最近的難民潮又讓這些言論更為招搖。許多臉書用戶希望臉書能夠主動出面,制止這些攻擊性言論的流傳,不過臉書完全不予理會。
▲臉書根據回報,被動刪除難民的不堪照片,卻無法主動阻止照片的蔓延。
直到今年九月,幾位德國的大法官要求臉書遵守德國法律,移除臉書上加諸於難民身上的種族歧視言論,臉書才承諾展開行動。
繼以色列、法國、澳洲之後,德國也加入了約束臉書的大國陣線,要求臉書刪除那些具攻擊性、危險性與不法要素的言論。臉書為了延續自己的影響力,勢必將採取新的策略方針,而他們的目標顯而易見:管制攻擊性言論。
根據目前的資料,臉書的活動用戶數量超過10億人,企業市值大約是2450億美金。為了確保臉書能夠通行無阻,臉書總是盡量避免干涉用戶的內容與言論,並全力抵抗來自世界各國政府的法律壓力。臉書宣稱他們容許用戶進行「激烈的」討論與爭辯,而不喜歡以刪文來維持秩序。
▲用戶可以利用回報機制檢舉攻擊性言論。
站在臉書的角度來看,他們必須調整源自美國的開放言論政策,符合海外各國干涉主義者的規範。隨著管制攻擊性言論爭議逐漸增溫,臉書得在成千上萬的圖文資訊中找出攻擊性言論,並展開其對應行動,根據該國法律來彈性調整介入的程度,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謂樹大招風,臉書面臨了尷尬的處境,他們夾在用戶與各國政府之間,必須找出一條難以存在的中庸之道。無論臉書怎麼行動,都會或多或少得罪其中一邊的勢力。
臉書比較希望找出一個理想的使用者規範,讓用戶自行管理希望看到的言論,將不喜歡的內容遮蔽或刪除,而不是扮演拿藤條的老師,用懷疑的眼光不斷檢查每一位學生。
▲具有性別爭議的專頁就算內容沒問題,仍舊經常被檢舉與封鎖。
倘若臉書真的找出一套滴水不漏的管制措施,可能會發生下面的情況:當用戶看見一個符合臉書規範,卻不符合當地法律的內容,就會被「這個內容不是和您所居住的區域」的訊息給遮蔽,這種措施簡直和中國的言論管制如出一轍。更何況,這些管制措施無助於根除攻擊性言論,反倒降低了網路的公開度與透明度。
▲垃圾資訊該怎麼判定令人傷透腦筋。
那麼,如果臉書修改自己的使用者規定,限制用戶講出攻擊性言論,結果又是如何呢?我們可以從中國的言論管制,以及韓國的網路實名化政策結果看出端倪。這種做法不僅限制了用戶的言論自由,也無助於改善網路環境秩序,反而讓網路文化變得更為病態,使得狀況更加惡化。
▲中國禁止使用臉書,卻無助於維護他們的網路秩序。
(後面還有:臉書面對攻擊性言論的其他議題)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