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配備新一代 USB 3.1 Gen 2 控制器、音效晶片
其 I/O 背板承襲先前產品設計,提供獨立的 BIOS 快速更新與 COMS 清除按鍵,而無線網路模組併入 I/O 背板部位。由於前代產品已經配備 801.11ac 規格無線網路,因此 ROG Maximus IX Formula 並未再大幅度變動,仍然採用 Qualcomm Atheros QCA6174 設計方案,主要規格為 802.11ac、2.4/5GHz 雙頻、2 x 2 天線、支援 MU-MIMO、內建整合 Bluetooth v4.1。
所配備 1 組高速乙太網路,維持採用 Intel 設計方案,配置 I219-V 這款相當常見的實體層晶片,這是由於 Intel 並未推出相對應新產品之故,附加防護設計 LANGuard 也沒缺少。其顯示輸出配置為 DisplayPort 1.2 與 HDMI 1.4 各 1 組,HDMI 礙於所採用 ASMedia ASM1442K 訊號轉換晶片支援規格因素,並無法提供 4K @ 60Hz 訊號輸出。
▲ 已經預載的 I/O Shield,同樣標示出各 I/O 裝置名稱。
▲ 採用 Intel V219-V 乙太網路實體層晶片,附加 LANGuard 防護設計。
▲ HDMI 輸出採用 ASMedia ASM1442K 轉換晶片,故無法支援 4K @ 60Hz 輸出。
I/O 背板上 4 組 USB 3.1 Gen 1 連接埠,有 2 組是 KeyBot 與 BIOS 快速更新功能的指定連接埠,而內部另外有 1 組 19pin 輸出擴充埠,提供總數量為 6 組。至於 USB 3.1 Gen 2,除了背板的 Type-A 與 Type-C 連接埠,亦首度導入前置 I/O 擴充埠。兩端各配置 1 顆 ASMedia 最新 ASM2142 控制器,同時附加 ASM1543 控制晶片,負責 Type-C 裝置偵測辨識與電力輸出調整。
內建音效基礎設計沒有太大異動,仍以 ESS ESS9023P 數位類比轉換器、TI RC4580 運算放大器、高精度時脈來源晶片,以及 Nichicon 電容器等用料構成迴路。變動之一是 HD Audio Codec,換用 Realtek 最新 S1220 晶片(客製化版本),Asus 宣稱植基於 SupremeFX 設計,輸出音質表現優於既有設計。此外以往採用 NEC 繼電器,抑制開、關機所產生這類爆音,換用 MOSFET 用料設計形式。
▲ USB 3.1 Gen 2 換用 ASMedia 最新設計方案 ASM2142,同時附加 ASM1543 這款 Type-C 偵測晶片。
▲ 首度加入 USB 3.1 Gen 2 擴充埠,是由另外一顆 ASM2142 控制器獨立負責。
▲ 音效設計手法與既有產品相近,但是改採用 Realtek 最新 S1220 晶片,降低爆音設計也改成 MOSFET 形式。
SATA Express 正式再見,雙 M.2 配置成為新主力
前代產品所提供 SATA Express、U.2、第三方 SATA 6Gb/s 皆移除,轉將 PCIe 通道資源投放到 M.2,唯一不變的是晶片組所內建 6 組 SATA 6Gb/s。對於高速固態硬碟的支援,是由 2 組供應 PCIe 3.0 x4 通道,同時支援 NVMe 的 M.2 負責。其中位於 ROG Armor 底下那組,可支援 Type 22110 長度模組,兼容 SATA 6Gb/s 介面訊號,使用此規格模組將會關閉 SATA 1 連接埠。
至於第 2 組 M.2 位在主機板邊緣,讓模組站衛兵的設計形式並非第一次出現,得自行上鎖固定支架使用。該支架可支援 Type 2280 長度模組,使用限制為裝配 PCIe x4 模組時,SATA 連接埠 5、6 將會關閉。另外對於 PCIe NVMe 固態硬碟高溫問題,Asus 表示向來避免 M.2 緊鄰顯示卡插槽安排,空氣流通條件比較理想些,因此沒有加入輔助散熱機構設計。
▲ 雖然晶片組已揚棄 SATA Express,還是得留意 6 組 SATA 與 M.2 之間的 PCIe 通道配置規則。
▲ 第 1 組 M.2 插槽位在 ROG Armor 底下,支援模組長度可達 Type 22110,同時兼容 SATA 介面訊號。
▲ 第 2 組 M.2 需搭配固定架使用,模組長度可達主流的 Type 2280。
進一步來看這款產品的 PCIe 通道資源分配,PCIe x16_1、PCIe x16_1 插槽是由處理器負責,故得以排除之。PCIe x16_3 預設配置為 x2 模式,若切換成 x4 將和 PCIe x1_3 共享頻寬資源,至於 PCIe x1_1、PCIe x1_2 看來是獨立自主。參照 Z270 通道配置表來看,2 組 M.2 與 PCIe x16_3,都納入 PCIe Storage RAID 支援內,雖然稍有限制但理應當是足敷使用。
▲ PCIe 插槽僅最後面的 PCIe x1_3 和 PCIe x16_3 有 PCIe 通道配置限制需要留意。至於 2 根主要的 PCIe x16,是得以支援 3 路 AMD CrossFire、2 路 NVIDIA SLI 多顯示卡架構。
電源迴路變動有限,仍主打 Pro Clock Technology
處理器電源迴路設計看來依舊,以自家 Digi+ 數位電源管理晶片為核心,搭配 Infineon OptiMOS MOSFET、MicroFine 合金電感、10K 黑金屬電容等用料,建構出 8(處理器)+ 2(處理器內顯)相迴路。記憶體部分設計手法相當,亦沿用既有的 2 相設計規模,其餘隨處可見用料如自家晶片,包含刻印 ROG 標示與 TPU 等共有數顆。
超頻是 ROG 產品訴求之一,自然少不了有助於時脈提升的設計,在電路板上能找到 IDT 製,型號 6V41638B 這款時脈產生器,理應當是以往所採用 6V41538NLG 的後續產品。與 Asus 自家 TPU 等晶片搭配組合,官方將這設計稱為 Pro Clock Technology,標榜能夠增強電壓和基準時脈超頻控制。除了啟動更快,在極端條件能以低抖動達成高時脈,並增加 BCLK 超頻範圍與穩定度。
▲ 處理器電源迴路設計與用料和前代產品相仿,為處理器 8 相、處理器內顯 2 相配置。
▲ 處理器電源迴路控制核心為自家 Digi+ 晶片。
▲ 記憶體供電迴路設計與用料相仿,為 2 相設定。
▲ Pro Clock Technology 超頻是植基於 IDT 的時脈產生器設計。
UEFI BIOS 新增 AVX 選項,記憶體超頻可達 DDR4-4133
UEFI BIOS 變動微乎其微,沿用既有分類邏輯清晰明確,以及相同樣式的設計。小小不同處如 Extreme Tweaker 群組內,因應新平台特性加入 AVX Instruction Core Ratio Negative Offset 選項,能夠選擇調降 AVX 指令運作期間的時脈,藉以制衡熱量並提升超頻穩定度。另外是記憶體部分,原生支援時脈 DDR4-2400、容量 64GB,超頻時脈最高可以達到 DDR4-4133 或以上。
▲ UEFI BIOS 設計如舊,這代新元素是 AVX Instruction Core Ratio Negative Offset 選項。
▲ 記憶體超頻時脈往上提升,表定可達 DDR4-4133 或以上。
▲ Advanced 項目變動有限,頂多是編排最佳化。
▲ 硬體介紹提到的各式散熱插槽,在 UEFI BIOS 內都可以察看到運作狀態。
▲ 承上,亦能夠針對各個部位進行設置,像是運作模組與策略等等。
▲ Tool 項目一切如舊,這個世代產品 Asus 並未加入新功能設計。
(下一頁還有:軟體層介紹、試用、總評)
全套『sex』服務…高顏值貼心服務給你最大的激情快樂…
三大保證『配合度高\年輕漂亮/技巧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