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蘋果、Google、FB 均捲入行動 AR 戰國時代,最終誰能勝出?

蘋果、Google、FB 均捲入行動 AR 戰國時代,最終誰能勝出?

Pokémon Go 讓許多消費者第一次嘗到了行動 AR 的甜頭,而 Google Tango 引導了高端行動 AR 手機的競爭,Facebook的 AR 平台則實現了在多種硬體上的 AR 大眾化。

蘋果將於今年或明年推出的帶有 AR 功能的 iPhone 或許可以與 Facebook 結合起來,開創一個大規模的行動 AR 市場,也將是開啟下一個重要平台競爭的最後一步。消費者將像往常一樣成為最終的受益者,但這一市場上,即將開始展開一陣廝殺。

平台問題

蘋果、Google、FB 均捲入行動 AR 戰國時代,最終誰能勝出?硬體和軟體工具平台相輔相成,以至於我們很難說出二者的差異,在過去十年中這一點給蘋果的發展帶來了很多幫助。

但是,蘋果、三星等手機製造商如今在硬體方面做得如此出色,這反而可能會對行動AR 造成負面影響。例如,Facebook 的 AR 平台已經證明了社群和訊息平台使用一般的智慧手機相機即可參與遊戲。因此,當裝置製造商推出新的硬體來構建 AR 手機,成熟或新興的社群/訊息平台可以用相對較少的時間和更低的成本構建行動 AR 生態系統和用戶群。社群網站不需要投入硬體的成本,一樣可以把AR玩得很好。

 

什麼是行動 AR?

Pokémon Go 雖然名氣大,卻被一些業界人士稱為「AR 最好的負面案例」,因為它的行動 AR 環境是相當簡陋的。

使用基本的電腦視覺和定位技術,它可以在手機螢幕上顯示現實世界的位置中出現了寶可夢圖案。儘管如此,它做到了使消費者瞭解行動 AR 、並且喜歡這款遊戲。

蘋果、Google、FB 均捲入行動 AR 戰國時代,最終誰能勝出?

Google Tango 則選擇了另一種發展路徑,它發展以硬體為基礎的沉浸式行動 AR,Tango 手機沒有太多雜亂的技術,看起來就和任何其他智慧手機一樣,但它做到了精確的運動追蹤、區域學習和深度感知。這一表現來自於它的運動追蹤相機、深度感測相機、紅外線投影儀、電腦視覺軟體工具。所以當虛擬對象疊加在現實世界中時,看起來就像我們所習慣的真實事物一樣。

但是,由於消費者意識和應用生態系統尚未成熟,屬於 Tango 的時代還未到來(儘管Google、聯想和華碩正在嘗試中)。

Facebook 和 Snap 則是從軟體發展,他們的沉浸式行動 AR 是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透過將基於沉浸式軟體工具的行動 AR 接入到世界上最大的社群平台,他們正在努力使每個人都能免費地體驗行動式 AR。

 

誰是行動AR的主要使用者?

根據至今可以取得最大的人口數據調查,有 68%的Pokémon Go 用戶年齡在13到29歲之間。雖然這一數據的形成,有許多特定的前提,但它已是迄今為止使用行動 AR 的最大樣本數。

蘋果、Google、FB 均捲入行動 AR 戰國時代,最終誰能勝出?

我們拿這個數據來跟主要消費者平台的人口統計比較觀察:88% 的 18 歲到 29 歲之間的美國人使用Facebook(其中三分之二使用 Messenger),76% 的美國青少年擁有一部iPhone(81%希望他們的下一部手機是 iPhone),而 60% 的 Snapchat 用戶在 13 到 24 之間。

發現了其中的模式嗎?行動 AR 將更容易被年輕人所接納。針對 13 歲至 29 歲人群的行動 AR 平台將取得勝利。

 

Apple會怎麼玩AR?

庫克喜歡 AR ,但是蘋果關於 AR 的計劃一直是神秘的。在這次WWDC 2017中,蘋果初次發表了他們的 ARKit

開發者可以利用這個架構把 AR 擴增實境的內容放進 iOS 上,透過相機和裝置上多種感應器的結合,可以在桌面上憑空出現一杯咖啡、路燈或是花瓶,還可以在螢幕上改變燈的亮度、位置,甚至是打造一個遊戲擂台,直接在現實生活的場景進行遊戲,總之開發者可以將原有的 app 套用 ARKit 進行更多的虛實互動。

蘋果在所有主要的科技公司中是最適合發展 AR 的,因為它有硬體、軟體工具、應用商店、開發商和零售通路等點到點的生態系統。

但蘋果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它自己。

蘋果封閉的生態系統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但也是一個弱點。蘋果可以為行動 AR 提供最好和最完整的體驗,但只有購買了新的 AR 版 iPhone 的人們能體驗。

蘋果預計用戶每 3 年更換一次 iPhone,這是每年超過 2 億的銷售額的主要動力。但iPhone 7/7 Plus 只佔總數的三分之二左右。

假設 iPhone AR 能夠開拓更大的市場以刺激銷售增長(可以將 Android 用戶轉換到ios 平台,減少更換週期),我們將在短短幾年內見證 iPhone AR 實現從數以萬計到數以億計的增長。

蘋果、Google、FB 均捲入行動 AR 戰國時代,最終誰能勝出?

但相較之下, Facebook Messenger 擁有 12 億MAU(月活躍用戶),Instagram擁有 4億 DAU,WhatsApp Status 有 1.75 億DAU,Snapchat 擁有 1.6 億 DAU。

這意味著蘋果要向相當於 Facebook 等現有用戶數的消費者提供行動 AR 需要超過五年的時間。

 

Android面對的挑戰

三星和華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 Android 手機製造商,而這兩家公司也有能力開拓基於硬體的行動 AR 市場,以實現更大的Android 生態系統。 

但三星的 S8 和華為 P10 並不支持 AR,也沒有融合 Tango 或者其自有的 AR 平台。因此,看來必須等到 2018 年,才是 Android 硬體的行動 AR 的可能轉折點。

 

微軟:暫時看不出相關利益

微軟至今仍然沒有宣佈任何針對行動 AR 的舉動。雖然他們在混合現實(HoloLens)和VR(Windows VR)領域中已經擁有大量產品,但在行動端暫時看不出有什麼動作,所以這取決於他們是否將自己看作是消費者或企業公司。

鮑爾默最大的遺憾是看錯了手機的發展。希望行動 AR 不會成為納德拉的滑鐵盧。

 

• 本文授權轉載自:36氪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