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在今年德國 IFA 展上 Sony 並未如大家預期的推出 A7 Mark III,而是推出了高倍變焦類單 RX10 Mark IV 以及一台十分特殊的相機「RX0」,這台相機延續了 RX10、RX100 系列的傳統,搭載了一吋感光元件以及等效 24mm 的定焦鏡頭,並且還具備防水、防摔、防壓、防塵的四防特性。說它是傳統數位相機(DC)似乎不太像,但說是運動攝影機(Actioncam)卻又沒這麼精確,那 RX0 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台相機呢?

一吋感光元件黑科技的產物

除了具備等效 24mm、光圈 f/4 的蔡司鏡頭,它可以拍攝 1,530 萬畫素的靜態照片、錄製 Full HD 1080p 1000fps 的超高速影片,還具備 S-Log 2 功能,在官方的應用範例上,更展示了多機協同操作的便利性,使用 Sony 無線電觸發器 FA-WRC1M 可同時控制最多 15 台 RX0 拍攝,而若是使用 PlayMemories 手機 App 則可同步遙控最多 5 台 RX0。

當然 Sony 本身就有推出自己的運動攝影機,反過來看 RX0 的專業性能與可遙控的特性,比較像是具備運動攝影機外型、專業相機性能、強固相機(Tough camera)耐用性的綜合需求相機,筆者將之命名為「極限相機」,取自其可在極限環境下錄影拍攝的能力,亦可表示其遠超市面同級競品的超高規格。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前所未見的「極限相機」

RX0 是一台極為輕巧的相機,單機身僅僅重 110g 而已,尺寸比 GoPro Hero 5 還要小(後面有我們的比較範例),你可以將它放在任何所能想像得到的地方拍攝,並帶來不一樣的拍攝視角。而結合 RX100 與 RX10 所具備的 HFR 高速錄影功能以及 S-Log2 的動態範圍,可提供給專業影片製作者更多樣的視角與內容。

在目前的相機與攝影機市場中仍未有像 RX0 這樣的同級產品出現,那麼 RX0 適合什麼樣的使用者呢?筆者認為,這是一台適合一般消費者的超微型相機,同時也是一台適合業餘與專業使用者拍攝的專業遙控型相機。以下的開箱介紹,將會從 RX0 外型開始,加上與 GoPro 的外觀比較、Sony 原廠配件介紹、實拍表現以及結語,相信看完這篇文章的讀者,也會更加清楚 RX0 的產品定位與各項特色。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Sony RX0 規格表

  • 感光元件:一吋 Exmor RS CMOS 感光元件
  • 畫素:1,530 有效畫素(4800x3200)
  • 感光度:ISO 125~12800,可擴展至 80~25600
  • 鏡頭:Zeiss Tessar T* 鏡頭,採用六枚六群鏡片(含六枚非球面鏡片)
  • 焦距:等效 24mm,實體 7.7mm
  • 光圈:F/4.0,不可調整
  • 快門:1/4s~1/32000 電子快門
  • 對焦距離:50cm 至無限遠
  • 螢幕:1.5 吋(3.8cm)23 萬點 TFT 螢幕,不可觸控
  • 對焦模式:單次、手動、預設對焦
  • 對焦區域:廣角 25 點、中央、彈性定點 S、M、L
  • 錄影:XAVC S HD:50p 50M(1920 x 1080/250 FPS)詳見後表
  • 連接埠:micro USB、micro HDMI、3.5mm mic
  • 無線傳輸:Wi-Fi、藍牙 4.1
  • 電池:NP-BJ1,3.7V 700mAh 電池可更換
  • 續航力:240 張(靜態影像)、35 分鐘(錄製影片)、60 分鐘(影片連拍)
  • 耐候性:攝氏 0~40 度操作、IPX8 防水、裸機 10M 防水、2M 防震、200 kgf 防碰撞
  • 重量:110g(含電池與記憶卡)
  • 尺寸:59 x 40.5 x 29.8mm
  • 建議售價:尚未公佈

Sony RX0 機身介紹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RX0 的外觀非常簡潔,長方體的外觀就如同一具運動攝影機一樣,在正面你可以看到等效 24mm、光圈 F/4、Zeiss 鏡頭的標示,以及側面的小藍標。RX0 的光圈是 F4 固定不可變的,在拍照選單內也沒有 A 模式,僅有 P 與 M 兩種模式。整顆 RX0 握在手裡的手感相當紮實,在鏡頭框等部分亦採用耐用的金屬材質,並且也附上掛繩孔與原廠手腕掛繩方便讓使用者掛在手上。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RX0 在背面搭載了一具 1.5 吋的 TFT 螢幕,解析度稍低僅有 23 萬點且不可觸控。而選單的選擇乃至於對焦點的選擇都須透過周圍的 △▽ / ◁▷ 操作,按鈕頗為迷你,對手大的人來說可能會較不好操作。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左側防水蓋打開可見 micro USB(上)、micro HDMI(中)、3.5mm mic 輸入埠,以及 micro SD 卡插槽。對這種微型化的運動相機來說,加入 3.5mm mic 埠是相當少見的,而這具防水蓋也可以取下,以安裝 RX0 配件內附的線材保護套: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這款線材保護套為 RX0 盒裝內附,可避免線材因拉扯扯落相機或是損壞機身連接埠。除了這具內附的保護套之外,RX0 亦可搭配原廠推出的專用提籠以及纜線保護套來保護各種外接的配件。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右側機身蓋打開為 RX0 可替換的專屬電池。由於 RX0 具備裸機 10M 防水的緣故,這具機身蓋也加上了防水膠圈的設計。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機頂有兩枚操作鈕,分別是開關機與錄影/拍照鈕。鏡頭保護蓋是可以拆卸的,後續我們也會在配件介紹的部分提到。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機底具備一具 1/4" 螺孔可固定。

關於 Sony RX0 的設計與外觀,我們也錄製了一段簡單的影片:

可以錄製 4K,但須使用第三方配件

在錄影能力方面,先前我們的介紹文章曾指出 RX0 具備裸機錄製 4K 影片的能力,但事實上這項資訊有誤,RX0 不加裝配件的話是無法單獨錄製 4K 影片的,雖然機身內建的 micro HDMI 埠可以輸出 4K 解析度,但 RX0 裸機僅能夠錄製 Full HD 1080p 畫質的影片。

實際上要用 RX0 錄製 4K 影片也並非不可能,方法是採用第三方的 HDMI 監視紀錄器(例如 Atomos Shogun Flame 這類同時具有監視螢幕與側錄功能的產品),將輸出的 4K HDMI 訊號記錄成影片。這類錄影方式令人聯想到 A7S 剛推出時的 4K 錄影解決方案,並有可能會將螢幕選單資訊記錄在內(待確認)。雖然不失為 RX0 錄製 4K 影片的方案之一,但若採用此方法則勢必會失去 RX0 輕巧與防水等各項優勢,相信若有後繼機種,裸機 4K 錄影應會是優先改善的規格之一。

RX0 能夠以 Full HD 解析度紀錄各種不同幀率的影片,最高流量則為 50Mbps,在 HFR 高速錄影(慢動作錄影)模式下更可提升幀率至 1000fps,所支援的錄影規格詳見下表:

Sony RX0 支援的錄影格式列表

錄製NTSC/PAL 選擇器:[PAL] 模式 XAVC S HD

  • 50p 50M(1920 x 1080/250 FPS)
  • 50p 50M(1920 x 1080/500 FPS)
  • 50p 50M(1920 x 1080/1000 FPS)
  • 25p 50M(1920 x 1080/250 FPS)
  • 25p 50M(1920 x 1080/500 FPS)
  • 25p 50M(1920 x 1080/1000 FPS)

NTSC/PAL 選擇器:[NTSC] 模式 XAVC S HD

  • 60p 50M(1,920 x 1,080/240FPS)
  • 60p 50M(1,920 x 1,080/480FPS)
  • 60p 50M(1,920 x 1,080/960FPS)
  • 30p 50M(1,920 x 1,080/240FPS)
  • 30p 50M(1,920 x 1,080/480FPS)
  • 30p 50M(1,920 x 1,080/960FPS)
  • 24p 50M(1,920 x 1,080/240FPS)
  • 24p 50M(1,920 x 1,080/480FPS)
  • 24p 50M(1,920 x 1,080/960FPS)

感光元件讀取:有效像素畫質優先

  • 240FPS/250FPS (1,676x942)
  • 480FPS/500FPS (1,676x566)
  • 960FPS/1000FPS (1,136x384)

感光元件讀取:拍攝時間優先

  • 240FPS/250FPS (1,676x566)
  • 480FPS/500FPS (1,136x384)
  • 960FPS/1000FPS (800x270)

與 GoPro Hero 5 Black 外觀比較

雖然就產品定位來說,Sony RX0 並非屬於單純的運動攝影機,而比較接近極限相機,但在產品外型上也不免被拿來與 GoPro 這些老牌的運動攝影機比較,剛巧筆者手邊有一台 Hero 5 Black(與 Hero 6 外型尺寸相同)可拿來比較兩者的不同之處。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正面來看 GoPro Hero 5 較 RX0 稍寬上一截,其中 Hero 5 採用 1/2.3" 感光元件,RX0 則採用 1" 更大的感光元件,但體積仍可以縮減到更小,由此就可看出 RX0 是多麼的精巧。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雖然 Hero 5 Black 最薄處較 RX0 來的薄些,但整體厚度仍然是 RX0 獲勝,而且在高度上 RX0 機身也較低。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從機身後方就可看出兩台機種不同的設計取向,Sony RX0 採用按鈕操作以及 1.5 吋的不可觸控螢幕,GoPro Hero 5 Black 則採用 2 吋觸控螢幕,由於是語音與觸控操作,因此在外觀上沒有明顯可見的操作鈕。

Sony RX0 原廠配件開箱介紹 

VFA-305R1 濾鏡轉接環套件

Sony 賦予了 RX0 相當強大的配件支援性,RX0 同時也是一具可安裝濾鏡與遮光罩的極限相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RX0 出廠裸機是無法直接裝上濾鏡的,需購買 VFA-305R1 濾鏡轉接環套件才可安裝濾鏡以及遮光罩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若欲安裝濾鏡轉接環套件,需使用內附的星形鏍絲板手將原廠鏡頭保護蓋(VF-SPR1)卸下再裝上內建鏍紋的鏡頭保護蓋。這四顆鏍絲是較少見的星形鏍絲,而非內六角鏍絲,在鎖回去的時候也建議注意一下扭力值以免影響相機的防水效果。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除了內附一個 30.5mm 的原廠保護鏡之外,VFA-305R1 也可安裝口徑同為 30.5mm 的各式濾鏡,並且在濾鏡之上還可以安裝方型遮光罩。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但須注意的是這具遮光罩的固定方式是採用螺紋鎖在濾鏡上,因此它僅能在有安裝濾鏡的狀態下才能順利安裝。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VCT-CGR1 提籠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相信只要是有在玩錄影的專業玩家對這類產品一定不陌生,提籠周圍的螺絲孔是設計用來讓使用者在相機身上安裝更多配件,並使之容易安裝在各式各樣的滑軌、搖臂等各種運鏡器材上。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Sony 針對 RX0 所推出 VCT-CGR1 提籠共在四面具備 35 個 ¼” 鏍絲孔(上方 2 個、左右各 9 個、底座 15 個),可提供相當強大的轉接支援。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當 RX0 安裝在提籠身上時,也可以順利操作機頂以及機背按鈕,不需擔心犧牲操控性,收音也幾乎不會受到影響。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使用者僅需透過提籠頂端的旋鈕,就可以將 RX0 穩固的固定在提籠之內。

CPT-R1 纜線保護套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相較於一般的運動攝影機,RX0 提供了相對齊全的連接埠支援,包含 micro USB、micro HDMI、3.5mm mic 等等,其中 HDMI 埠更可輸出 4K 訊源,因此線材的保護與固定就相對重要。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這款纜線保護套可以搭配 VCT-CGR1 提籠使用,本身具備 ¼” 鏍絲孔可固定在提籠身上,避免 HDMI 或是 USB 線材因拉扯而從 RX0 身上脫落。

VCT-55LH 配件支架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L 支架對單眼相機玩家來說應該不陌生,這款 VCT-55LH 配件支架具備一個 ¼” 鏍絲孔以及一個冷靴座,其中 ¼” 可安裝在相機身上,冷靴座則可提供 LED 持續燈、麥克風、外接螢幕或是更多的延伸應用。

安裝範例: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XYST1M 立體聲麥克風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RX0 是相當少見可支援 3.5mm 外接麥克風的運動攝影機之一(雖然它不太算是 Actioncam),因此麥克風應用也是必須介紹的一點。原本安裝在熱靴上的 XYST1M 立體聲麥克風可透過 VCT-55LH 配件支架安裝在冷靴座上,並透過 3.5mm 音源線連接。

(當然,這具麥克風並非是 RX0 的專屬配件,只是在此處用作支援麥克風的範例使用)。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在這張範例中,我們使用了 VCT-55LH 配件支架搭配 VCT-CGR1 提籠以及 XYST1M 立體聲麥克風,這樣的安裝情境可提供給欲使用 RX0 錄製影片的使用者作參考。

ACC-TRDCJ 電池盒配件組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若有長時間的拍攝需求,RX0 的使用者也許會需要這組電池盒配件,它可將 NP-BJ1 電池裝入,並提供一具 micro USB 埠為電池充電,讓 RX0 使用者可以在使用 RX0 的同時也為第二顆電池充電。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這具電池盒可以適用幾乎所有的 micro USB 充電埠,若以 1.5A micro USB 電源供電,約需 120 分鐘可將 NP-BJ1 電池充飽。其實在 Sony RX1 身上我們也看過類似的充電電池盒設計,這對消費者來說不僅等同於座充的概念,同時也可在外出攜帶時保護電池。

NP-BJ1 充電電池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這款充電電池是 Sony 為了 RX0 所獨自推出,並沒有與 Sony 現階段任何一個產品通用,它可提供 3.7V 700mAh 的電力,充飽電可讓 RX0 拍攝 240 張照片、錄製 35 分鐘影片,或是提供影片連拍 60 分鐘的續航力。

以運動攝影機來說這樣的續航力並不算久,與之相較,GoPro Hero 5 Black 的電池是採用 Samsung SDI 製造的 4.4V 1220mAh 電池,相較之下 RX0 的電池無論是在體積、容量或是電壓都較小,這也許是相機小型化的必然劣勢。

MPK-HSR1 防水盒

除了以上的配件之外,Sony 亦針對 RX0 推出專屬可支援 100M 潛水的 MPK-HSR1 防水盒,但由於一些因素這次我們未能借到這項配件介紹給大家。不過 RX0 本身就支援裸機 10M 防水以及 IPX8 防水規格,就一般用途而言已足夠使用。

選單操作

就硬體規格與核心內在來說, RX0 可視為微型化的 RX100,機身選單也與 Sony RX 系列、A7 系列幾乎完全相同,相信熟悉 Sony 相機的使用者對此選單一定不會陌生,但不同的是 RX0 螢幕僅僅只有 1.5 吋大小,且沒有其他 RX 機種所擁有的四向飛梭滾輪,因此在操作上較不直覺且需要適應,尤其過多的拍攝資訊塞在 1.5 吋的螢幕之中,若不透過手機 App 或是外接螢幕,要清楚辨明各種拍攝資訊,對眼力不好的人來說其實並不容易。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以下我們也簡單錄製了一段 Sony RX0 的操作影片,由於是市售前版本,因此選單在影片錄製時仍僅只有英文介面,但若你對 Sony 相機的選單略有所知,對這選單應不會太陌生才是。

實拍表現

以下實拍照片使用 Sony RX0 機身 Jpeg 直出拍攝,除縮圖外未經軟體後製修圖。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錄影表現

以下錄影測試使用 Full HD 60fps 畫質最高流量 50Mbps 拍攝,並經 iMovie 剪輯而成,輸出流量 26.7Mbps,由於 RX0 未搭載防手震功能,在手持移動鏡頭拍攝時鏡頭會較為搖晃。

因測試時間較短之故,本次錄影實測尚未能完整發揮 Sony RX0 輕便與在特殊環境下拍攝的特性,若有機會的話,筆者也很希望能再利用 RX0 拍攝出一些更具參考性的影片。

試用短評

從設計角度來說,Sony RX0 確實體現了 Sony 突破性的設計思維,將一吋感光元件塞進如此小的機身,同時還保有了完整的相機操作邏輯,不僅可發揮強悍的連拍以及高速錄影能力,更具備 Tough Camera(強固相機)的四防特性,使之可適應各種極限拍攝環境。

雖然從規格以及定位來說,Sony RX0 可說是帶有點實驗性質的相機(令人聯想到了 QX1、QX10、QX100),但從 RX0 相當齊全的周邊配件來看,Sony 對 RX0 所針對的市場目標可說是勢在必行,甚至過往由副廠推出的提籠配件也先幫你設計好了,這讓有此需求的使用者也可立即在 RX0 身上享受到 Sony 的各種原廠支援。

掌中的極限相機 Sony RX0 開箱試玩與配件介紹

但反過來說,Sony 並未針對 RX0 過小的機身螢幕重新設計操作介面,光圈僅有 f/4,螢幕過小、未搭載觸控螢幕、裸機無法錄製 4K 影片,且電子快門僅支援到 1/4s,這些都是 RX0 將來能夠改善之處,而從 Sony 往屆機種來看,相信我們也不難等到 RX0 的後繼機種出現,屆時會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有有可能會是 F2.8 大光圈、搭載觸控螢幕、可裸機錄製 4K 的黑科技機種。

回到 RX0 的設計趨向,筆者會認為這是一台消費級與專業級取向各半的機種,然而在影像的世界裡始終是內容取勝,若 RX0 的規格及功能足夠吸引專業攝影師用以創造突破性的影像,那麼 RX0 就足稱為成功的產品,至少就現階段而言 Sony 已端出遠超同級的領先規格,至於能有哪些殺手級應用,仍須視使用者的運用而定,在將來我們也許能見到更多利用 RX0 創作的影像出現,藉此啟發更多製片者的視野與創意。 

Furch
作者

前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現任furch lab 攝影實驗室站長,Canon Taiwan合作講師、Sony Taiwan講座講師、正成貿易合作講師、Sony Pro Support攝影師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