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好的主管就從每天在臉書上發正能量「心靈雞湯」開始?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想當好的主管就從每天在臉書上發正能量「心靈雞湯」開始?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者,或者試圖成為一個領導者,那麼某種程度上在臉書等社群平台上進行「個人品牌」經營是不可避免的。這通常會給你的社群媒體表現行為帶來一些心理上的壓力,甚至促使你發表一些具有「激勵性」的東西,而這些內容恰恰會適得其反——這就是問題所在。Fastcompany 的專欄作者 Judith Humphery 就此提出了建議。

「激勵」,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分享簡單又有力的口號,傳達快速的靈感。畢竟,作為領導者或有抱負的領導者,你的工作是激勵他人,對吧?沒錯!但是,日常我們在推特上常見的#早安星期一#標籤,或 Instagram 上分享的甘地名言,效果可能適得其反,而且,你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犯錯。這就是為什麼要、以及如何避免這些不知所云的表達。

要想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深刻想法,可要比在推特上發一條馬克·吐溫的名言難得多了。不過,真正具有領導力的人的發文,本就不該像是一本寫滿了金句名言的心靈雞湯大全集。

 

錯誤的心靈雞湯:缺乏明確內容

你很難每天或每週都發表深刻的言論。

如果要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概括,就更難傳達深刻的內涵了。以下面這條致力於激勵別人的 Instagram 來舉例吧:

想當好的主管就從每天在臉書上發正能量「心靈雞湯」開始?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以上述這個帳號為例,在主圖中寫的是一句「如果你不實踐他們,這些網路上引用的名人金句就不會成真。」

---而在主文則說:努力工作,不要等著事情自行發生

這是什麼?在這種雙重否定的聲明之下,還有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這裡的「工作」意味著什麼?你應該如何「應用」這個金句?

同一帳號還發表了另外一條模棱兩可的 Instagram:

想當好的主管就從每天在臉書上發正能量「心靈雞湯」開始?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每次犯錯誤的時候都要記筆記,並學習如何避免重複犯錯。

誰也不能反駁這句話的正確性——確實,從每一個錯誤中吸取教訓是很好的、很重要的。但即使是這句長度相當不短的話——指導你「學習避免重複錯誤的方法」——也沒有明確告訴你該怎麼做。

像這樣模棱兩可的Instagram可能會收到其他忙碌的「專業人士」在無所事事瀏覽網頁時點的贊,但你並不會因此得到那些能夠幫助你提升職業生涯的人的關注。

領導者確實需要激勵和激勵,但他們從不透過滔滔不絕的「名人金句」來取得成功。能夠激勵其他人採取行動的言論必須是清晰的、精確的。人們不採取行動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對現實中應該做什麼感到困惑或不確定。如果你堅持模糊的陳詞濫調,你就不能激勵任何一個人——更不要說激勵每一個人——去採取富有成效的、任務驅動型的行動。

 

那些膚淺的評論可能會掩蓋你最好的想法

不管是你發文是希望獲得其它專家的注意、或為你的想法贏得支持,你需要提供一個獨到的見解,或者提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解決方案。

膚淺的內容、膚淺的評論則不屬於上述兩種情況。以這條推文為例:

想當好的主管就從每天在臉書上發正能量「心靈雞湯」開始?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就會打開另外一扇門…

任何失去朋友、家庭成員甚至寵物的人都會很高興聽到這句話。不過,說深的,這是否意味著你痛失愛犬以後下次一定會得到一條更好的狗?或者,如果你已經失去了一個重要客戶,你能肯定自己會得到另一個客戶嗎?顯然不是。

正如這條推文的原文所指出的,「沒有什麼比改變更確定的了」,但並不是所有的損失都能帶來比以前更好的機會。這種毫無根據的樂觀主義暗示了其背後膚淺的、毫無意義的思考——當你想要在專業上取得進步時,這樣肯定不行。

下面這條po也是這樣:

想當好的主管就從每天在臉書上發正能量「心靈雞湯」開始?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魔法」?「宇宙」?這些真的是一個專業領導人該寄予希望之處嗎?

專業工作者需要的是知道如何將不必要的風險降到最低,避開成本誤區,減少損失,這樣他們就能把精力轉移到更值得投入精力的地方。也許這是一個不那麼「鼓舞人心」的想法,但它(而不是你一顆「堅韌的大心臟」)反而能顯示出更強大的技能、智力和策略,更可能會吸引你的同事、僱主或者商業夥伴。

最困難的挑戰——那些需要強大領導力才能克服的挑戰——是複雜的。因此,儘管在談論複雜的話題時,說話的藝術可以不讓他們失望,但你真正的目標應該是激勵其他人參與到那些複雜的事情中,而不是迴避它們。

 

恰當的修辭和華麗的辭藻應使言論更有意義,而不是適得其反

許多最常被分享和喜歡的「激勵性」的社群金句都使用了時髦短語。也許聽起來很俏皮可喜,但往往真正的意義被犧牲了。換句話說,修辭學隱藏了實質。

一個特別常見的手法是「反轉」。約翰·甘迺迪在他就職演說的最著名的一句台詞中使用了這種手法:「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問一下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在這案例中,這是一種用反轉的修辭手段表達公民服務理念的方法。但如果你不謹慎使用,就會適得其反。以這條推文為例:

想當好的主管就從每天在臉書上發正能量「心靈雞湯」開始?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一方面,認知程度和關心程度是相互排斥的嗎?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你可能會覺得這兩者實際上是緊密相連的。畢竟,沒有建立在認知基礎上的關心意味著無意義的情緒——如果你對某件事一無所知,那麼你怎麼能真正關心它呢?更不用說如何最好地表達你的關心了。此外,如果沒有理解,人們很難建立對別人的同理心。總之,我很難同意基於這種不可靠前提的觀點。

修辭本身是空洞的。只有當它被用來壓縮和銳化一個基本概念時,它才有效。否則它只會讓人們懷疑你對自己的言論一無所知,並試圖掩飾這一點。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