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很專業的可變光圈,能否讓三星 Galaxy S9 拍照獲得質變?

聽起來很專業的可變光圈,能否讓三星 Galaxy S9 拍照獲得質變?

在智慧手機的拍照技術愈發提升的今天,使用手機拍照已經是日常操作,而擁有一部旗艦手機——尤其它還處於智慧手機拍照評比前幾名的情況下,更是會讓拍照變得非常舒服自在。

如今各大手機廠商都在更好的拍照體驗上不遺餘力,只是當「像素越高拍出來的照片越好」這個宣傳概念逐漸被越來越多的用戶識破後,光圈大小、感測器體積等專業規格也成了現在購機的重要考量指標。

聽起來很專業的可變光圈,能否讓三星 Galaxy S9 拍照獲得質變?

從近幾代三星 Galaxy S 系列的拍照表現來看,其素質之優秀也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元件用料還是演算法優化上,都是相當出色。而為了跑在前面,幾代 Galaxy S 手機也一直在挑戰手機光圈的極限:S6 上我們看到了 f/1.9 光圈,到了 S7 上變成 f/1.8,S8 上為 f/1.7,到了 S9 進一步發展到 f/1.5。

聽起來很專業的可變光圈,能否讓三星 Galaxy S9 拍照獲得質變?

雖然單從外觀上說,今年的三星 Galaxy S9 系列和去年的 S8 並沒有什麼大變化,但拍照依舊是本次最大的升級。Galaxy S9 和 S9+ 兩款手機的 1200 萬像素主鏡頭均配備了可變光圈結構,其中 f/1.5 適用於弱光環境,f/2.4 則適用於強光環境,兩個檔位自動切換,以便更好地對應不同情境下的拍照需求。

聽起來很專業的可變光圈,能否讓三星 Galaxy S9 拍照獲得質變?

大光圈的優勢自然不必說,光圈越大,同等曝光時長情況下不僅快門速度更快,還能夠獲得一定的淺景深以突顯主體;另一方面,手機大光圈的價值更多是為了提升暗光條件下的亮度和出片率,對於手機樣張尤其是暗光場景來說,如果連人臉都看不清的照片,就算噪點控制得再好,意義也不大。所以大部分人現在在對於手機在暗光情境下拍照的建議是:「拍得清不如拍得亮」。

但在光線條件非常好的情況下,如果想要整張照片都非常清晰,小光圈反而是更好的選擇。所以本次三星也選擇引入了一個小光圈來應對日間情境的拍攝,也是對大光圈的一個互補。

聽起來很專業的可變光圈,能否讓三星 Galaxy S9 拍照獲得質變?

從 JerryRigEverything 和 iFixit 的拆解報告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觀察到本次三星 Galaxy S9 系列可變光圈的內部結構,它的後置 1200 萬像素主鏡頭使用的是 C 型環狀雙葉片結構,通過獨立模組來驅動孔徑大小的改變。但因為裝配在鏡頭中的葉片數量較少,這也大大降低了光圈的變化自由度。

從原理上來說,鏡頭中可調整的葉片越多,能夠實現的光圈孔徑大小也有更多的選擇,結構上也要更為複雜,反之亦然。所以在雙葉片結構下,三星 Galaxy S9 只能在 f/1.5 和 f/2.4 光圈這兩個固定檔位進行切換,並非在一段光圈值範圍內實現自由變化。

聽起來很專業的可變光圈,能否讓三星 Galaxy S9 拍照獲得質變?

三星 Galaxy S9 系列並非是第一款使用可變光圈的手機產品。在去年的三星 W2018 中,我們便已經看到了三星在可變光圈上所做的嘗試;追溯到更早一點,諾基亞時代的 N86 也曾配備過三檔可變的光圈。

但和日漸普及的雙鏡頭相比,可變光圈在主流品牌上的使用案例非常少,這可能依舊和手機內部緊缺的空間有關。出於節約內部空間的考慮,智慧手機更傾向於採用定焦定光圈,所以光圈和焦距都是固定的;就算是選擇了可變光圈的三星,雙葉片結構也同樣沒有做得太複雜,相對在體積和厚度上也變得更容易控制。

此外,一些手機產品為瞭解決光圈不足的問題,也催生出類似「電子光圈」這種依靠多幀合成的方式,來實現小光圈長曝光的拍攝效果。但軟體模擬自然有不足的地方,像景深這種效果就無法很好模擬出來。

聽起來很專業的可變光圈,能否讓三星 Galaxy S9 拍照獲得質變?

從用戶層面來說,用戶並不在意新功能是如何實現的,而更在意功能表現是否令人滿意,所以,能夠滿足一些小眾玩家的需求固然是錦上添花,但是否有更廣泛的應用價值,這還需要從實用性角度來看。

以近兩年最受歡迎的雙攝結構鏡頭來說,雖然這同樣需要對手機的內外部結構進行一次重新調整,但我們還是看到有越來越多的手機先後用上了雙鏡頭。這顯然不是因為「鏡頭越多看起來就越厲害」,而是雙鏡頭確實衍生出很多大眾喜愛的新玩法。

聽起來很專業的可變光圈,能否讓三星 Galaxy S9 拍照獲得質變?

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就有包括圖像增強、黑白組合、AR 遊戲等基於雙攝衍生出來的新特性,但要說應用最廣泛的,還是背景虛化了。經過這一兩年的發展,如今用手機拍虛化照片已經變得十分輕鬆,而且帶來的用戶體驗並不差。

尤其是在人像拍攝上,基於雙攝虛化的人像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的提升,消費者可以很輕鬆的拍出「媲美單眼效果」的淺景深效果,在拍攝的題材上也多了一項可選玩法,這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是以往靠單顆鏡頭所無法實現的。

聽起來很專業的可變光圈,能否讓三星 Galaxy S9 拍照獲得質變?

另外在去年的 OPPO R11s 上,我們也看到了名為「根據光線不同,智慧切換不同規格鏡頭」的用法,和現在三星 Galaxy S9 可變光圈所追求的目的十分相似。OPPO 的做法是在白天選用 1600 萬像素的鏡頭,暗光環境則會切換使用另一顆 2000 萬像素的鏡頭,依賴「像素合成」這種類似多幀合成的技術重新生成一張新的照片,帶來更好的成像效果。

但可變光圈能夠帶來類似雙攝鏡頭一樣給整個產業的改變嗎?可能還談不上。從下面為三星 Galaxy S9 拍攝的樣張情況看,暗光環境下 f/1.5 的大光圈已經可以保證足夠穩定的成像表現,所以我們一般不會去選用更容易拍糊的 f/2.4 這一檔。而在光線條件足夠好的環境下,三星 Galaxy S9 則會自動切換為 f/2.4 的光圈進行拍攝,以保證足夠的銳度。

聽起來很專業的可變光圈,能否讓三星 Galaxy S9 拍照獲得質變?

聽起來很專業的可變光圈,能否讓三星 Galaxy S9 拍照獲得質變?

但對比日間樣張看,這兩檔光圈值的小圖觀感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只有放大對比才能看出對景深範圍的影響,可如果追求的是更好的虛化效果,在 S9+ 上完全可以直接使用雙攝模式進行拍攝。

這種變化不大的情況很難不讓人產生一種觀點,即在手機感測器體積過小的情況下,比起花大精力解決結構問題,倒不如將成本用在演算法上:比如色彩表現,比如白平衡準確度,比如 HDR 成像品質等,用戶應該會更關注這些方面的進步。哪怕是只依靠 f/1.5 這一檔光圈值進行拍攝,我相信也不會讓三星 Galaxy S9 的成像表現就此退步。

聽起來很專業的可變光圈,能否讓三星 Galaxy S9 拍照獲得質變?

但對於注重手機攝影的用戶而言,專業模式下靈活選擇兩檔光圈值,的確可以在一些特殊環境中拍得更好。比如在微距題材中,如果當時場景光線足夠好,換用小光圈可以讓食物等這些主題更清晰,又或是配合三腳架用小光圈去拍攝一些長曝光的車流夜景。

至於對大部分用戶來說,三星 Galaxy S9 的可變光圈在普通模式下則是全自動切換的,這種既不需要犧牲其它體驗作為代價,多加一檔光圈又可以帶來一些進步,何樂而不為呢?

最重要的是,本次三星 Galaxy S9 的可變光圈是靠物理層面實現的,這種結構上的精密變化讓我們看到了消費手機進一步接近微單相機性能的可能性,相信也會對以後的手機鏡帶來一點新的啟示和想法。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