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r」這一個角色,從陌生到習以為常後,「VTuber」這一個詞,是否開始逐漸出現在你的網路世界中?
若以字面意思解釋,VTuber 意為「虛擬 YouTuber (Virtual YouTuber )」。最鮮明的代表,就是2016年在日本「出道」,觀眾公認的 VTuber 第一人「絆愛」,打開其 YouTube 頻道「A.I.Channel」,訂閱人數已超過230萬人,比不少 YouTube r 關注度還高。
雖然絆愛看上去和一般動漫角色沒有什麼不同,但最大區別是在螢幕後,有一名「真人聲優」透過「動態捕捉設備」演繹著絆愛,讓她成為一個在螢幕前有自己生活、脾氣、想法的人,透過一場場直播,成為一位活生生的「虛擬偶像」。
東南科大打造台灣虛擬網紅培育基地,推出 VTuber 「楠兒」
因動漫產業盛行,日本自然而然成為 VTuber 的發源國。
根據日本網站CyberV統計,自2017年底開始, VTuber 人數增長的趨勢從未停止;2018年1月 VTuber 總共181名,到了9月卻上升至5,000名,其中除了絆愛這種動漫形象的 VTuber ,像是 Hello Kitty 也開始把角色擴展至 VTuber ,多了一個互動更直接的方式來經營角色。
而台灣這一次也緊追在後,不少動畫公司也開始搭上這一波 VTuber 浪潮,像是 Yahoo TV、KKBOX 等大公司及組織,也都推出自家的虛擬偶像——虎妮及 K’WA。看起來,這是一個剛剛成型的新產業;但對業界的人來說,或許更像產業的轉變——「動漫」、「網紅」、「直播」三個元素,開始緊緊結合在一起。
就在今(28)日,包括動畫、聲優、網紅、經紀、科技近15個業界廠商,宣佈成立台灣第一個 VTuber 聯盟,並和東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學院開建了第一個「台灣虛擬網紅培育基地」,要透過角色建立、動畫等課程,培養 VTuber 主播和 IP 創立人才。
而該學校第一位 VTuber 「楠兒」也橫空出世,下週就要申請領學生證了!
一位 VTuber 是怎麼誕生的?
「我們本來就有很多平面設計的人才,現在是要讓這些平面人物動起來,並推到直播上。」東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學院院長楊靖宇表示。
如果要端出一位 VTuber ,需要什麼?楊靖宇認為,第一步一定是「人物角色設定」,瞭解他的背景、個性,才能設計一款 IP,以東南科技大學的 VTuber 來說,身上的意象都和學校有關。
當人物形象開發好後,緊接著就是製作。得要透過動態捕捉設備,和一套套系統,經過電腦整合,讓螢幕後的真人「演繹」出螢幕前的角色形象。
當然,有了設備、角色,要如何讓人物延續熱度、有生命的感覺,內容仍是關鍵。楊靖宇舉例,若是要讓東南大學的 VTuber 楠兒更有「真實感」,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擁有自己的生活」,到處在各種社群平台上打卡、PO影片,但這也是最難、最麻煩的部分。
「希望2019年,每個學校都有屬於自己的 VTuber ,自己的代言人」,楊靖宇表示。
VTuber 之戰比訂閱數,贏了直接被投資
再把目光拉回台灣 VTuber 聯盟身上,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先讓更多「台灣原產 VTuber 」誕生。細數現在台灣活躍的 VTuber ,可能連10位都不到,但聯盟要透過一場比賽來衝量、衝熱度。
該比賽將於明年1月起開放報名,全台學生皆可參賽,從角色設計、執行、行銷、經營,參賽者得一手包辦,6個月後,在 YouTube 、Facebook、Twitch、Vimeo平台上,依訂閱戶數和觀看次數,選出勝者。
「我們可能會投資勝出的團隊,或是投資IP、讓人物有舞台延續。」聯盟成員之一的羊咩咩整合行銷有限公司協理朱惟慷說道。
另一個聯盟成員甲尚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封平表示,也正積極建議各地政府,對 VTuber 這一個新興產業進行資金贊助,當學生團隊勝出後,要讓IP延續勢必需要資金,若政府能扮演「天使創業基金」的角色,會是一大助力。
「過去新媒體興起時,台灣的企業慣於單打獨鬥,只能顧得上自己溫飽」,陳封平說。而台灣 VTuber 聯盟,就是要串起人才、技術、製作場域、發表舞台跟資金,搭建起台灣自己的 VTuber 產業。
- 本文授權轉載自:bnext(數位時代)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