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跑之父來台不是要打造第二輛 GT-R,首先要帶著 Luxgen超越歐洲!

日本超跑之父來台不是要打造第二輛 GT-R,首先要帶著 Luxgen超越歐洲!

熱血車迷看到標題第一段後,心應該已經涼了一半,接著念到「Luxgen超越歐洲」的文字時,應該已經不太想點進這篇文章,因為感覺它會是一篇收錢的廣編稿或是盲目吹捧 Luxgen品牌的新聞稿。但它真的是筆者認真編寫出,與大家分享的訊息。如果沒有全程將水野和敏先生的言論聽完的話,或許我也會覺得 Luxgen請了水野和敏卻不做跑車真可惜,而 Luxgen要超越歐洲車款簡直是做夢而已...

日本超跑之父來台不是要打造第二輛 GT-R,首先要帶著 Luxgen超越歐洲!

超跑之父的光環太過強烈,即使水野和敏先生已離開 Nissan汽車,但關於他的話題依舊圍繞在經典超跑 Nissan GT-R上面。也因如此,當我們聽到水野和敏先生將出任台灣華創車電技術中心資深副總一職時,部分人心中便會先入為主地認為 Lexgen納智捷汽車應該就只是要借助水野和敏先生的名氣,推出一些小幅改變的特仕性能車吧?畢竟有些車廠不就是這樣玩的嗎?

日本超跑之父來台不是要打造第二輛 GT-R,首先要帶著 Luxgen超越歐洲!
華創車電資深副總水野和敏(左)、LUXGEN總經理胡開昌(中)、副總經理曹中庸(右)

參與 Luxgen U6 Turbo Eco Hyper記者會之前,對於水野和敏先生的演說或是 U6 本身的變化是沒有太多的期望。提前於電視廣告中預告的 ECO Mode節能模式不就是別家早就有的東西嗎?但在記者會進行到一半,就已被車輛進步的幅度給吸引,而聽完水野和敏先生的看法與願景之後,心中除了對他多了一份尊敬感之外,對於 Luxgen納智捷的未來,更是再度燃起信心。

日本超跑之父來台不是要打造第二輛 GT-R,首先要帶著 Luxgen超越歐洲!

水野和敏先生認為,歐洲汽車品牌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結合了東歐與西歐的優勢。北美與南美也因合作的關係,進而打造出多款價格親民的熱銷汽車產品。要做出有實力又有銷量的產品,就必須找對合作夥伴。如果將世界第一的台灣電子產業與日本造車工藝結合在一起的話,Luxgen納智捷必定能打造出世界級的產品。水野和敏先生對於 Luxgen納智捷車款的第一印象就是電子配備超強,但開起來就像一輛中規中矩的日本車。U6前置引擎前輪驅動(FF)的特性非常明顯。

日本超跑之父來台不是要打造第二輛 GT-R,首先要帶著 Luxgen超越歐洲!

未來每一部 Luxgen納智捷車款除了將通過 ARTC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多項法規測試之外,水野和敏先生還將親自調教它們的底盤與懸吊,找回多數大眾化車款所缺乏的駕馭樂趣。如果國內沒有適合的場地,測試團隊將比照 U6的方式,遠赴日本 Autopolis賽道或是其它賽道進行研究與開發。日本 Autopolis賽道除了設施齊全之外,還擁有類似歐洲高速山區道路、以及都會道路,提供團隊進行多方位的測試。

日本超跑之父來台不是要打造第二輛 GT-R,首先要帶著 Luxgen超越歐洲!

大部份的車廠會將引擎、底盤、以及傳動系統分成不同團隊來研發,甚至會打造出不同測試項目的原型車,增加成本的負擔。水野和敏先生認為要降低成本就該整合研發項目,達到降低開發時間的目的,這就是 GT-R超跑能開出如此合理價格的秘密。可惜這並不是 Nissan汽車想要的。許多車廠更喊出要以降低成本的方式來達到更具競爭性的價格與銷量。許多車廠降低成本的方法就是減少產品配備與剝削零件商的利益,這些都不是水野和敏先生會做的事。

日本超跑之父來台不是要打造第二輛 GT-R,首先要帶著 Luxgen超越歐洲!

在水野和敏先生的帶領之下,Luxgen納智捷汽車與華創車電技術中心將獲得日本與歐州零件廠的支持。開發團隊首先將提升現行產品的品質並完成小改款的工作,之後便會開始全新底盤平台的開發。有了好的平台,未來想要研發房車、跑車、廂型車、或是 SUV都沒問題。至於超級跑車的部分,就必須要看上頭的指示了。Luxgen納智捷汽車還計畫堆出更多車種並提升產品銷售量。

日本超跑之父來台不是要打造第二輛 GT-R,首先要帶著 Luxgen超越歐洲!

汽車製造商必須誠實得拋開各人欲望與利益,打造出以消費者為主的產品。水野和敏先生承諾每年都會讓 Luxgen納智捷的產品進步。至於何時能超越歐洲車,他也不確定,但會盡最大的努力。水野和敏的演說與發問時間,完全沒有腳本與文字稿,與大家分享的想法與知識全都是腦中最即時與真實的東西。無論最後成敗與否,水野和敏真的讓我們看到了他的決心與誠意。

日本超跑之父來台不是要打造第二輛 GT-R,首先要帶著 Luxgen超越歐洲!

[分頁還有 水野和敏詳先生個人簡介與記者會後Q&A完整全文]

Andy Ao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